界面新聞記者 | 鄒文榕
沉寂4個多月,券商資管公募化進程又有新的消息。
3月21日,證監會就安信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安信資管)申請公募基金管理資格下發了反饋意見。并要求安信資管在30個工作日內對相關問題逐項落實并提供書面回復和電子文檔。
這也是安信資管在去年7月公募管理人資格申請材料獲接收后的首次獲得書面反饋。

證監會要求安信資管就公司與安信基金管理、國投瑞銀基金開展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的發展定位差異進行說明;同時對公司2023年資產管理業務開展情況進行說明。
公開資料顯示,安信資管于2020年1月16日成立,并于同年6月取得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公司注冊資本為10億元,注冊地為深圳市。公司為國投證券(原名“安信證券”)全資子公司,前身為國投證券資產管理部。
2023年12月,國投資本(600061.SH)公告稱,安信證券基于其戰略定位、品牌規劃與自身發展的需要,現將公司名稱由“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國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國投資本是一家業務覆蓋證券、信托、公募基金、期貨等多個金融領域的上市金融控股公司。公司全資或控股安信證券、國投資本控股、國投泰康信托、國投瑞銀基金、國投安信期貨、安信投資、安信國際、安信乾宏、安信資管、安信服務等公司,參股錦泰保險、國投財務、國彤創豐、安信基金,受托管理中投保、渤海銀行、國投融資租賃。
2013年,國投集團收購安信證券控股權,并通過重大資產重組置入國投資本。國投資本直接持有安信證券99.9969%股份,并通過全資子公司上海毅勝持有安信證券0.0031%股份,合計100%。
安信證券退出歷史舞臺之際,旗下全資子公司安信資管何時更名?相關知情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更名或將在公募管理人資格獲批之后。
國投資本2022半年報顯示,安信證券除全資持有安信資管股權外,還參股安信基金,持有后者股權占比33.95%;同時,安信證券母公司國投資本通過孫公司國投泰康信托持有國投瑞銀基金51%股份。

就公募業務而言,wind統計,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國投瑞銀基金、安信基金和安信資管管理的基金資產凈值分別為2716.34億元、1185.84億元和109.99億元。

國投瑞銀基金和安信基金從旗下基金投資類型可以發現,二者側重存在不同。
其中,國投瑞銀基金管理的前兩大基金類型為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基金規模分別達到1233.96億元和1023.14億元;而安信基金對權益的布局占比相對較高,前兩大投資類型由混合類基金規模和債券型基金構成,規模分別為502.75億元和469.93億元。
安信資管方面因目前尚未獲批公募牌照,公司旗下7只產品實際上全部為參公改造的集合資產計劃。因公司長期以來深耕固收領域,目前,7只大集合產品也由貨幣基金和債券型基金構成。
私募業務方面,中基協披露,截至2023年末,安信資管私募月均管理規模達到1434.47億元,在行業私募管理規模仍在壓降之際,安信資管私募實現逆勢增長,較2022年末提升21.14%,增速位列前20強之首,排名也從第15名升至第11名。
國投資本披露的國投證券2023年未經審計財報顯示,2023年,國投證券資產管理業務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2.57億元,同比下滑10.14%。
2022年,《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發布,券商資管及各類資管機構在公募化轉型方面迎來“一參一控一牌”的紅利開拓期。
此后券商資管界開啟“公募化”狂歡,招商資管、廣發資管、興證資管、光大資管、安信資管和國金資管相繼向證監會遞交公募管理人業務資格申請。招商資管和興證資管率先獲批,成為“一參一控一牌”后首兩家拿到公募牌照的券商資管機構。
界面新聞記者從業內獲悉,招商資管和興證資管均已完成場檢工作,目前正等待換發許可證,此后將正式獲準開展公募基金業務。
另據證監會披露,安信資管為四家遞交材料的券商資管中唯一獲受理機構,其余三家仍處于材料接收后的補正通知階段。
若能順利獲批,安信資管也將成為業內第15家公募持牌的券商/券商資管公司。
公募基金管理人資格獲批后,公司還將有哪些業務布局?安信資管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力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后續,安信資管將依托母公司安信證券綜合金融平臺優勢,積極服務安信證券零售客戶以及機構客戶,并發揮公司固定收益投資的優勢,重點發展固定收益類公募基金,快速做大公司公募業務管理規模。在前述發展基礎上,進一步重點布局權益類等產品,完善公募產品品類布局,滿足客戶多樣化投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