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又一光伏跨界者深陷危局,產能淘汰賽仍在上演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又一光伏跨界者深陷危局,產能淘汰賽仍在上演

聆達股份停產、終止項目、延期披露業績。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YXX

文|華夏能源網

光伏行業的洗牌仍在加劇,眾多的跨界光伏企業面臨生死考驗。最近又有一家典型跨界企業聆達股份陷入了危機。

華夏能源網(公眾號hxny3060)獲悉,3月19日,光伏電池片生產商聆達股份發布公告,終止建設銅陵年產20GW高效光伏電池片產業基地項目。該項目原計劃投資91.50億元,包括15GW的TOPCon電池片產線和5GW的HJT電池片產線。

同日,聆達股份還公告稱,原定于3月26日披露的年度報告,延期至4月23日。

雪上加霜的是,這家企業幾日前剛剛卷入停產風波中,據稱,占公司業務收入超過90%的電池片生產線目前已停產。可以說,這家跨界廠商已身處被行業淘汰的邊緣。

在行業周期下的淘汰賽中,聆達股份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跨界三年,持續虧損

聆達股份成立于2005年12月,公司曾用名“連易世達新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余熱發電相關業務。2010年10月13日,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2020年4月,易事達更名為聆達股份。

2020年之后,光伏行業日漸景氣。聆達股份看準時機,進軍光伏產業鏈。2020年11月以2.87億元收購了金寨嘉悅新能源(下稱“嘉悅新能源”)70%股權,并于2021年7月實現了對嘉悅新能源100% 控股。

據財報數據,聆達股份2023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約為7.7億元。其中,來自嘉悅新能源貢獻的營收就有7億元,占比超過90%,已經成為聆達股份絕對的業務支柱。

但是,光伏并沒有成為聆達股份的“搖錢樹”,反而導致了持續虧損。

在收購嘉悅新能源之前的2019年,聆達股份尚能實現1613.96萬元的歸母凈利潤。但2020年、2021年、2022年,聆達股份分別虧損5601.67萬元、7102.94萬元和1692.80萬元。聆達股份日前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其虧損繼續擴大,2023年度預計虧損1900萬元至3800萬元。

進入2024年,情況更加糟糕。先是媒體報道,生產PERC電池片的嘉悅新能源已于2023年底停產。不過在3月15日聆達股份發布的公告中,說法為“臨時停產”。上述公告稱,“受技術迭代、近期光伏產業鏈價格整體呈波動下行態勢等多種因素影響,金寨嘉悅為減少損失及整體經營風險的角度考慮,于近日對其高效光伏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線實施臨時停產,停產時間至2024年4月15日。”

緊接著,3月18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出關注函,要求聆達股份說明停產的主要原因等事項。至今,聆達股份尚未對此進行回復。

光伏行業技術迭代之際,舊有PERC產能停產已是普遍問題,但聆達股份的“先進產能”——N型電池片產線的建設也遭遇困境,令人唏噓。聆達股份在公告中坦言,嘉悅新能源新建TOPCon生產項目進展緩慢;此后,其又在19日公告中披露了另一N型項目——即銅陵的20GW N型電池片產線建設項目被迫終止的消息。

華夏能源網梳理發現,銅陵項目一期原計劃2023年6月開工建設,12月建設完成。但據聆達股份3月初披露的進展,該項目一期仍在建設中。一期原本計劃總投資41億元,恐已有大半資金投入進去。

規劃產能遲遲無法落實為實際產能,已令聆達股份深陷危局,貨款收不回更讓其雪上加霜。3月9日,聆達股份發布的關于債務重組的公告顯示,其銷售給客戶隆輝光電的電池片,金額約為835萬元。但由于遲遲收不到貨款,最終雙方協定進行債務重組,聆達股份只收回了貨款的一半,約為418萬元。

業內人士認為,光伏產業鏈價格下跌和行業內卷加劇,令拖欠貨款等現象增加,加重了企業的財務負擔。

重重壓力下,聆達股份已經一只腳踩在了懸崖邊緣,或離淘汰出局不遠了。

“淘汰賽”也是“晉級賽”

近期,除聆達股份外,還有多家光伏企業宣布終止正在建設中的項目。

3月19日,海源復材發布公告稱,公司經與全椒政府友好協商后簽訂《解除協議書》,決定終止項目合作;并將滁州能源全部股權以38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浙江愛旭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該項目始于2023年1月,預估總投資約為80.2億元。

2月8日,沐邦高科發布公告,公司年產5GW N型高效電池片、5GW切片生產基地項目(一期)因項目投資金額遠高于公司賬面貨幣資金水平,目前公司尚未明確具體資金來源安排,項目的實施存在因國家或地方有關政策、環評、項目審批、融資環境等實施條件發生變化,出現順延、變更、中止或終止的風險,能否順利推進不確定性較大。

2月2日,向日葵發布公告,公司與項目合作人擬簽訂《<投資合作協議>之終止協議》,決定終止10GW TOPCon電池線建設項目,并對項目公司予以解散和清算,以及注銷項目公司。按照向日葵此前的規劃,該項目首期擬投建5GW TOPCon電池生產線,計劃投資額約為15億元。

此前曾有業內人士向華夏能源網透露,“去年以來,光伏項目延期的實際情況比預期的要嚴峻的多。” 另據行業媒體統計,去年至今,已有超過1200億元的規劃項目終止或延期。

這其中包括大批跨界者,多數是在光伏行業的景氣上行期蜂擁而至。上述企業中,海源復材本是復合材料生產商,2020年開始進入光伏行業;沐幫高科本是玩具生產企業,2022年進入光伏行業;向日葵來自醫藥行業,此前曾多次跨界光伏,但均未有所斬獲,2023年又再次回歸光伏。

隨著行業淘汰賽加速,跨界者恐怕是最先頂不住的。

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去年就曾在行業大會中表示,“客觀說,跨界跨行,現在挑戰還是比較大的。因為要從一些領先企業挖一些團隊或者一些技術,重新開始。但現在的行業競爭是高強度競爭,一些跨界跨行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可能還沒有來得及完全構建起來,就要面對挑戰。”

每年的3月行業本該進入“回暖期”,4月行業將進入旺季。但今年情況大不相同,行業至今也沒有“回暖”跡象。業內普遍預計,行業淘汰賽還將持續下去,“聆達股份”的故事還將陸續重演。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經歷了殘酷的淘汰賽,光伏行業才能不斷進步和成熟。隨著優質產能對落后產能的淘汰,經營實力更強的企業有望獲得“晉級”,一些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能夠脫穎而出,行業的市場份額將向此類企業集中,行業良性發展秩序也才能真正建立起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聆達股份

  • ST聆達(300125.SZ)2024年凈利潤為-9.50億元,同比虧損放大
  • 重整事項仍未啟動 ST聆達新增與銅陵一開發區管委會3000萬元合同糾紛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又一光伏跨界者深陷危局,產能淘汰賽仍在上演

聆達股份停產、終止項目、延期披露業績。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YXX

文|華夏能源網

光伏行業的洗牌仍在加劇,眾多的跨界光伏企業面臨生死考驗。最近又有一家典型跨界企業聆達股份陷入了危機。

華夏能源網(公眾號hxny3060)獲悉,3月19日,光伏電池片生產商聆達股份發布公告,終止建設銅陵年產20GW高效光伏電池片產業基地項目。該項目原計劃投資91.50億元,包括15GW的TOPCon電池片產線和5GW的HJT電池片產線。

同日,聆達股份還公告稱,原定于3月26日披露的年度報告,延期至4月23日。

雪上加霜的是,這家企業幾日前剛剛卷入停產風波中,據稱,占公司業務收入超過90%的電池片生產線目前已停產。可以說,這家跨界廠商已身處被行業淘汰的邊緣。

在行業周期下的淘汰賽中,聆達股份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跨界三年,持續虧損

聆達股份成立于2005年12月,公司曾用名“連易世達新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余熱發電相關業務。2010年10月13日,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2020年4月,易事達更名為聆達股份。

2020年之后,光伏行業日漸景氣。聆達股份看準時機,進軍光伏產業鏈。2020年11月以2.87億元收購了金寨嘉悅新能源(下稱“嘉悅新能源”)70%股權,并于2021年7月實現了對嘉悅新能源100% 控股。

據財報數據,聆達股份2023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約為7.7億元。其中,來自嘉悅新能源貢獻的營收就有7億元,占比超過90%,已經成為聆達股份絕對的業務支柱。

但是,光伏并沒有成為聆達股份的“搖錢樹”,反而導致了持續虧損。

在收購嘉悅新能源之前的2019年,聆達股份尚能實現1613.96萬元的歸母凈利潤。但2020年、2021年、2022年,聆達股份分別虧損5601.67萬元、7102.94萬元和1692.80萬元。聆達股份日前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其虧損繼續擴大,2023年度預計虧損1900萬元至3800萬元。

進入2024年,情況更加糟糕。先是媒體報道,生產PERC電池片的嘉悅新能源已于2023年底停產。不過在3月15日聆達股份發布的公告中,說法為“臨時停產”。上述公告稱,“受技術迭代、近期光伏產業鏈價格整體呈波動下行態勢等多種因素影響,金寨嘉悅為減少損失及整體經營風險的角度考慮,于近日對其高效光伏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線實施臨時停產,停產時間至2024年4月15日。”

緊接著,3月18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出關注函,要求聆達股份說明停產的主要原因等事項。至今,聆達股份尚未對此進行回復。

光伏行業技術迭代之際,舊有PERC產能停產已是普遍問題,但聆達股份的“先進產能”——N型電池片產線的建設也遭遇困境,令人唏噓。聆達股份在公告中坦言,嘉悅新能源新建TOPCon生產項目進展緩慢;此后,其又在19日公告中披露了另一N型項目——即銅陵的20GW N型電池片產線建設項目被迫終止的消息。

華夏能源網梳理發現,銅陵項目一期原計劃2023年6月開工建設,12月建設完成。但據聆達股份3月初披露的進展,該項目一期仍在建設中。一期原本計劃總投資41億元,恐已有大半資金投入進去。

規劃產能遲遲無法落實為實際產能,已令聆達股份深陷危局,貨款收不回更讓其雪上加霜。3月9日,聆達股份發布的關于債務重組的公告顯示,其銷售給客戶隆輝光電的電池片,金額約為835萬元。但由于遲遲收不到貨款,最終雙方協定進行債務重組,聆達股份只收回了貨款的一半,約為418萬元。

業內人士認為,光伏產業鏈價格下跌和行業內卷加劇,令拖欠貨款等現象增加,加重了企業的財務負擔。

重重壓力下,聆達股份已經一只腳踩在了懸崖邊緣,或離淘汰出局不遠了。

“淘汰賽”也是“晉級賽”

近期,除聆達股份外,還有多家光伏企業宣布終止正在建設中的項目。

3月19日,海源復材發布公告稱,公司經與全椒政府友好協商后簽訂《解除協議書》,決定終止項目合作;并將滁州能源全部股權以38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浙江愛旭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該項目始于2023年1月,預估總投資約為80.2億元。

2月8日,沐邦高科發布公告,公司年產5GW N型高效電池片、5GW切片生產基地項目(一期)因項目投資金額遠高于公司賬面貨幣資金水平,目前公司尚未明確具體資金來源安排,項目的實施存在因國家或地方有關政策、環評、項目審批、融資環境等實施條件發生變化,出現順延、變更、中止或終止的風險,能否順利推進不確定性較大。

2月2日,向日葵發布公告,公司與項目合作人擬簽訂《<投資合作協議>之終止協議》,決定終止10GW TOPCon電池線建設項目,并對項目公司予以解散和清算,以及注銷項目公司。按照向日葵此前的規劃,該項目首期擬投建5GW TOPCon電池生產線,計劃投資額約為15億元。

此前曾有業內人士向華夏能源網透露,“去年以來,光伏項目延期的實際情況比預期的要嚴峻的多。” 另據行業媒體統計,去年至今,已有超過1200億元的規劃項目終止或延期。

這其中包括大批跨界者,多數是在光伏行業的景氣上行期蜂擁而至。上述企業中,海源復材本是復合材料生產商,2020年開始進入光伏行業;沐幫高科本是玩具生產企業,2022年進入光伏行業;向日葵來自醫藥行業,此前曾多次跨界光伏,但均未有所斬獲,2023年又再次回歸光伏。

隨著行業淘汰賽加速,跨界者恐怕是最先頂不住的。

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去年就曾在行業大會中表示,“客觀說,跨界跨行,現在挑戰還是比較大的。因為要從一些領先企業挖一些團隊或者一些技術,重新開始。但現在的行業競爭是高強度競爭,一些跨界跨行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可能還沒有來得及完全構建起來,就要面對挑戰。”

每年的3月行業本該進入“回暖期”,4月行業將進入旺季。但今年情況大不相同,行業至今也沒有“回暖”跡象。業內普遍預計,行業淘汰賽還將持續下去,“聆達股份”的故事還將陸續重演。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經歷了殘酷的淘汰賽,光伏行業才能不斷進步和成熟。隨著優質產能對落后產能的淘汰,經營實力更強的企業有望獲得“晉級”,一些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能夠脫穎而出,行業的市場份額將向此類企業集中,行業良性發展秩序也才能真正建立起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冈山市| 旅游| 双桥区| 海原县| 吴旗县| 溧水县| 卓尼县| 崇明县| 湖口县| 贵港市| 沧源| 云霄县| 临澧县| 奇台县| 乌拉特前旗| 清流县| 博乐市| 河东区| 克什克腾旗| 洪江市| 蓬安县| 达孜县| 怀远县| 分宜县| 丹阳市| 漳平市| 长岭县| 庆安县| 天峻县| 玉屏| 哈巴河县| 通辽市| 芮城县| 沽源县| 呼和浩特市| 大埔区| 金湖县| 繁峙县| 勐海县| 平乐县| 长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