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搏爾(300681.SZ)2024年4月1日發布消息稱,2024年4月1日英搏爾接受廣發證券等機構調研,董事、總經理:賀文濤;獨立董事:齊娥;副總經理、財務總監:梁小天;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鄧柳明;保薦代表人:張曉平;投資者關系總監:盧平參與接待,并回答了調研機構提出的問題。
調研機構詳情如下:
廣發證券;瑞華投資;西部證券;上銀基金;東吳證券;華創證券;正圓投資;英大保險;中信證券;博時基金等機構。
調研主要內容:
說明:
本次會議就行業和公司的基本情況進行介紹,并與投資者進行了關于公司2023年度業績及相關問題的溝通交流,在此將會上的問答環節做如下記錄。
Q&A
■Q:公司對電驅動行業未來的競爭格局是如何判斷的?
■A:從客觀的角度來看,車企在電驅動系統的自研投入上持續加強,尤其在中高端車型領域,它們對掌握核心技術的渴望更為迫切。與此同時,第三方供應商憑借全面的產品矩陣和靈活多樣的供應形式,也在市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電驅動系統逐漸朝多合一方向發展,車企完全自主生產多合一產品的概率相對較低。因此,車企與零部件廠商之間的長期深度合作、共同開發產品的形式,預計將成為市場的主流趨勢。
在這個背景下,公司的“集成芯”平臺化方案在產品設計和技術創新方面均展現出顯著優勢。公司致力于提供質量可靠、交付優質的產品,為車企創造價值,并最終為消費者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通過不斷優化和創新,公司期待在電驅動系統領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成功。
■Q: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在營業收入增長的情況下,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環比下滑,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環比下降,具體原因是什么?
■A: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環比出現下滑,這主要是由于信用減值損失和資產減值損失的計提,對盈利能力產生了一定影響。
另外,2023年第四季度作為公司全年的銷售旺季,單季度營業收入達到了7.03億元,創下了歷史新高。
然而,由此形成的應收賬款需要在2024年一季度回款,這導致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環比下降。同時,為了保障2023年第四季度生產旺季以及2024年更好的訂單需求的物料供應,公司進行了充足的存貨儲備,因此支付給供應商的貨款也相應增加。
但從全年來看,公司通過加強信用管理、供應鏈管理以及流動性管理,現金流的改善趨勢仍然較為明顯,凈現比處于較好水平。公司判斷這一趨勢將會持續,展現出穩健的財務態勢和良好的發展前景。
■Q:公司對現有產品矩陣如何定位?電源系統產品的訂單情況和價格趨勢如何?
■A:公司始終堅持以客戶需求為核心,精心構建了平臺化、貨架式的產品矩陣,憑借成熟的產品應用基礎,能夠精準滿足客戶在動力系統產品配置上的多元化需求。對于致力于自研電驅動系統的車企,公司在電源系統、電機、電機控制器等部件產品方面同樣展現出了卓越的配套能力。
在電源系統領域,公司提供DC-DC轉換器、充電機、高壓配電盒單體和電源總成等多種形式的產品,同時電源總成也是公司多合一驅動系統產品的核心組成部分。盡管市場競爭激烈,產品面臨一定的年降壓力,但公司通過優化生產管理、與供應商聯合開展器件開發、研發技術創新降本等多項舉措,有信心保持合理的利潤空間,持續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與服務。
■Q:公司產能建設方面進度與規劃情況如何?產能的陸續轉固對公司利潤端是否產生較大壓力?
■A:2023年,公司山東基地成功建成并投入運營,珠海總部自動化產線建設也在順利推進,同時珠海那洲動力總成智能工廠項目已完成了主體建設。這些高標準廠房和自動化產線的建設,不僅顯著提升了公司的產能儲備和裝備自動化能力,更成為公司獲得現有客戶高度認可并吸引潛在客戶項目定點的重要因素。它們不僅是公司提升生產效率、增強盈利能力的關鍵手段,更是實現大客戶戰略的重要支撐。
在產能建設和轉固對公司利潤端的影響方面:山東基地的投產將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同時使生產基地從租賃場地轉變為自有物業,減少了租賃費用;珠海總部在扁線電機產線、三代電源自動化產線等先進設備方面的投入,將大幅提升公司的生產自動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工依賴,滿足高端車型動力系統的高標準需求,從而能夠供應附加值更高的產品;珠海那洲動力總成智能工廠項目,預計今年將具備整體使用條件,但公司會根據客戶的訂單情況,逐步投入所需設備。
基于當前客戶拓展的積極趨勢和營收增長的穩健態勢,公司堅信,公司的產能建設和轉固對公司后續利潤端的壓力相對較小。展望未來,公司有信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更加穩健和可持續的發展。
■Q:公司2023年度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5,409.67萬元,其中包括信用減值準備2,345.76萬元和資產減值準備3,063.92萬元,請問具體構成是什么?
■A:在信用減值準備方面,公司根據賬齡組合對應收款項進行了合理的計提。同時,對于威馬汽車和雷丁汽車的應收賬款,公司在2022年已根據預期的信用風險損失計提了70%的減值準備;進入2023年,考慮到相關風險因素,公司又進一步計提了10%的減值準備。在整個過程中,公司始終遵循一貫的會計政策進行減值準備的計提,確保了計提的充分性和科學性。
2023年,公司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和公司會計政策,對于存貨基于可變現凈值進行了相應的減值測試,計提了3,063.92萬元的存貨減值準備。這一舉措不僅有助于真實反映公司的資產狀況,更進一步夯實了公司的資產質量,為公司的穩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Q:公司2023年年報內容里披露,公司產品拓展的應用領域除商用車、非道路車輛以外,也提及了農機、船舶、低空飛行器電動化趨勢,請問公司如何把握多個領域的電動化趨勢?
■A:公司的愿景中明確闡述了公司的發展方向——專注于新能源產業。在深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同時,公司積極布局其他細分領域,包括非道路車輛領域的叉車、舉升車、高爾夫球車等,同時在電動船舶領域也實現了少量供應。公司依托驅動產品的小型化、輕量化、高度集成化等顯著特征,形成了覆蓋A0至C級車型的30kW至180kW功率段平臺化解決方案。為了更好地把握市場機遇,公司從研發端和市場端出發,建立了相應的組織架構,以確保公司在新能源產業領域的持續發展。
在低空飛行器領域,公司積極與具有車企背景的主機廠以及通航企業展開方案的分析與深入探討。鑒于當前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且低空飛行器應用場景呈現顯著的差異化特點,導致方案迭代相對頻繁。為此,公司緊密圍繞科技項目攻堅和電驅動系統產業化落地兩大核心方向,不斷優化和提升自身能力,緊跟行業發展。
■Q:請問公司未來3-5年的發展目標是什么?
■A: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電動化方向要實現彎道超車,需要在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領域實現自主可控。除車身和電池外,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主要集中在電驅動系統和電源系統。公司專注于電機、電機控制器、車載充電機等核心部件的創新研發,進而在驅動總成、電源總成等集成產品上形成系統級的優勢。
已建成可覆蓋新能源汽車A00至C級全系列車型的貨架式產品矩陣,“集成芯”技術平臺為公司驅動系統產品和電源系統產品走向標準化供應及其他應用領域拓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公司將聚焦于做好新能源汽車動力域配套產品,核心任務就是為整車廠提供質量可靠、成本可控、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動力系統關鍵零部件。在保障主營業務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公司將前瞻布局新興領域,謀求新的業務發展增長極。
未來3-5年,公司將專注于新能源產業,成為新能源汽車及其它電動化領域的動力域整體解決方案的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