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郭凈凈
“公司總體的業務和經營情況正常,沒有受IPO撤回材料的影響,公司正在積極推進第二輪融資,以能夠對后續幾年的產品研發和公司經營給予更好的資金保障?!?/p>
4月1日,由上汽集團(600104.SH)實際控制的氫燃料電池代表公司上海捷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捷氫科技”)撤回上交所科創板IPO上市申請,引起市場極大關注。4月3日,捷氫科技總經理盧兵兵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表示,公司正在積極推進第二輪融資工作,加快新產品研發及市場拓展。
第五代電堆將適時推出
出生于1971年的盧兵兵,稱得上是浸淫汽車行業28年的“老兵”。他于1996年便進入上汽集團,曾任上汽通用東岳汽車有限公司/上汽通用東岳動力總成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黨委書記。2018年5月至今,盧兵兵任捷氫科技董事、總經理和黨總支書記。
盧兵兵對界面新聞透露,2001年,上汽集團就開始關注氫能車,并布局相關技術。2017年,集團認為氫燃料電池將逐步具備市場化條件。
2018年,捷氫科技成立,公司主營燃料電池電堆、系統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及工程技術服務。此前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上汽集團直接持有捷氫科技4.62%的股份,上汽集團直接持股及通過動力新科、常州創發間接持股的方式合計持有捷氫科技68.31%的股份,為捷氫科技間接控股股東之一。
“相對來說,捷氫科技在三個方面更有優勢。”盧兵兵對界面新聞指出,主要是:一是我們成功打造出燃料電池正向開發的體系、流程、標準和規范,在各個環節都能夠按照車規級要求持續推進;二是擁有縱向一體化技術研發體系,把最具核心技術和成本載體的產品掌握在自己手中;三是公司團隊擁有整車量產和燃料電池技術研發的深厚經驗,人員擁有高學歷、高素質、高競爭力等特點,且人數較為合理和精簡,研發人員占比約50%。
目前捷氫科技已建成膜電極、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系統、整車動力系統集成與適配開發在內的縱向一體化自主研發和規模化生產能力,功率覆蓋1.5kW-270kW,產品應用于乘用車、城市公交、團體客車、輕卡、中重型卡車等多種車型,在15省23市開展商業化推廣,同時探索輕型載具、工程機械、叉車、機場行李拖車及分布式發電等應用場景。公司是2021年度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聯合體的牽頭單位之一。


“更具性能競爭力和成本競爭力的第五代電堆正在研發中,會適時推出。”盧兵兵對界面新聞透露,P5燃料電池系統平臺樣機已經做出來。
盧兵兵還指出,基于后續國家氫能高速公路規劃,捷氫科技旗下M4燃料電池電堆平臺的P4燃料電池系統產品將可以滿足商用車在高速公路行駛下的長程重載需求。據了解,該公司重點打造的P4X燃料電池系統額定功率230kW,最大功率可達270 kW,設計壽命達到2萬小時。
“最痛苦的還是沒有規?!?/strong>
當前,我國氫能產業尚處于發展初期。
“現在,最痛苦的是沒有規模?!辈贿^,盧兵兵對界面新聞表示,大家普遍認為,當前整體“雙碳”戰略推進,氫能領域中行業發展趨勢和大方向是確定的?!艾F在隨著市場新變化,氫能行業這個發展路徑可能更曲折一些,實現時間也可能比預期要長一些?!?/strong>
盧兵兵稱,從目前情況來看,氫燃料電池還是從商用車領域率先切入,借此將氫氣的制儲輸用等各個環節能夠實現全產業鏈打通。同時,通過商用車應用,能夠將氫燃料電池技術打磨得更成熟;商用車市場需求規模上去后,也可以把氫燃料電池的成本競爭力進一步提升。“等到加氫站網絡化鋪設更成熟、氫氣使用成本足夠低等各方面條件具備,氫燃料電池使用可以更快從商用車進一步切入乘用車。”
氫能行業發展與相關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成熟度、氫氣的制儲輸用各個環節如何打通等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在盧兵兵看來,技術、成本、規模、加氫站、氫源等這些要素是互為影響的,有些時候甚至是互為因果的關系;“氫能產業就相當于一個房子有六根柱子,只拉高一根柱子并不能改善整體房子的情況,而是要把這六根柱子都同步提高,才能整體拉升產業發展。并不是說加氫站建了1000座,整體產業就起來了?!?/strong>
近來利好政策頻出。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產業發展”,這是氫能產業首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2月29日,工信部等七部門發布的《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業綠色化發展的指導意見》;3月22日,國家能源局印發《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快編制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政策,有序推進氫能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穩步開展氫能試點示范,重點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拓展氫能應用場景。
吉林、遼寧、陜西等各地出臺氫能產業相關發展規劃。其中,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山東省發改委、山東省科技廳聯合發布《關于對氫能車輛暫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費的通知》。盧兵兵對界面新聞表示,山東省政策力度比較給力,如果在應用端等方面能夠打通,這將對整個氫能行業發展產生比較大的促進作用;“對于從事運輸車輛的公司來說,過橋過路費在整個營運成本中占比約20%左右。如果這一塊費用能夠減免,那對氫能產業發展的促進會非常大”。
“希望后續有更多地區推出相關氫能支持政策。”盧兵兵進一步指出,當前捷氫科技跟各地政府溝通還是比較密切的,對于那些氫能資源稟賦高、氫氣成本更有競爭力、應用場景比較豐富的地區,公司希望能搶先布局,獲得更多合作潛力。
需要關注的是,盧兵兵認為,越來越多的地區把非化工區的制氫和加氫一體化給予許可,這對于氫能行業也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以前,氫氣被定義為危化品,這就導致氫氣只能在化工區域生產,而氫氣運輸成本較高。如果氫氣后續給予非?;贰按觥保貐^限制也會大大減少,將有利于擴大加氫站的鋪設,推進整體氫氣產業鏈基礎設施的完善和普及,并增加消費者的氫氣使用便捷度,將進一步減少用氫成本,最終增加氫能產業的市場需求。
對于氫能車來說,加氫成本主要來自三大塊,分別是氫氣出廠成本、運輸成本和加氫站運維成本,這三塊各占三分之一左右。如果成功突破制氫、加氫一體化運作,省去了占三分之一成本的運輸環節,這將大大節省用氫成本。
不過,相對于已熟知的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大眾對氫氣安全性有更多擔憂。對此,盧兵兵對界面新聞指出,氫氣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氣體,這就決定它有很強的逃逸性,在非密閉空間里氫氣不會聚集,不會聚集就不會有大的風險。該人士表示,氫氣應用實際上已經十分普遍,氫氣用于車上可能是最近二十多年的事情,但氫氣作為化工原料,其實是一直在用;“因此,從氫氣的制備、儲存、運輸、使用等各個產業鏈環節都形成了比較完整且完善的行業規范和安全生產規定,按照安全生產規范和標準來操作,氫氣應用風險是完全可控的。”
值得一提的是,推進國產化是捷氫科技成立以來持續努力的方向。盧兵兵對界面新聞稱,這主要基于兩點需求:一是國產化才能保證國家氫能領域產業鏈發展的安全,二是核心技術及零部件國產化將大大降低氫能產業的成本。
據介紹,該公司以“大國產化”為核心理念,提升自主研發實力和技術水平,并推動和培育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國產化進程,逐步實現核心原材料、關鍵零部件、電堆、系統、研發和制造裝備、測試設備100%國產化。
界面新聞結合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等了解到,單一氫燃料電池系統的單個電堆組件中,燃料電池電堆成本約占燃料電池系統成本的63%,是燃料電池系統的關鍵零部件。在燃料電池電堆中,雙極板成本約占燃料電池電堆成本的27.5%,膜電極成本約占燃料電池電堆成本的61.8%。在膜電極結構中,主要包括質子交換膜、催化層和氣體擴散層三部分;其中催化劑是最大的成本項目,約占整個膜電極成本的39.8%。

“這三塊核心材料短板補齊后,基本上國內氫燃料電池產業鏈就完整了?!北R兵兵指出,以前氫燃料電池系統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等都需要進口,現在國內行業公司逐步實現國產化,部分技術已經逐步具備規模化生產的條件,但目前還處于小批量替代狀態,整體規?;l展還需要一段時間。
“目前,國內氫能產業方面的國產化進展還是蠻快的?!北R兵兵對界面新聞表示,公司準備上百套這樣全國產化的膜電極、氫燃料電池電堆和氫燃料電池系統,給國產材料和零部件進入實際應用環節的應用機會,實際應用后給相關公司反饋更多應用數據,讓國內公司基于這些應用數據不斷迭代研發、提高技術水平。
2027年將是盈利臨界點?
“我們有個目標,就是到2027年左右,氫車整體擁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簡稱:TCO)能夠與燃油車用車成本持平?!痹诒R兵兵看來,這將真正解決氫能車的高成本難題。
弗若斯特沙利文預估,2018年至2022年,燃料電池系統成本由9600元/kW降至3200元/kW;預計到2027年其成本將降至1000元/kW。盧兵兵對界面新聞透露,目前燃料電池系統成本大約在3000元/kW左右。
照此理解,2027年將是氫能產業可能實現盈利的臨界點。也就是說,2024年到2027年,將是中國氫能產業發展的極為關鍵的三年。
“目前整個政策在向有利于氫能產業發展方向走,希望最終能將應用需求拉起來?!北R兵兵進一步對界面新聞表示,希望政府相關部門及市場能夠激發出更多應用場景,持續推進氫能產業基礎設施完善,已經提出的產業規劃方案能夠加快節奏,場地、位置等與使用環境不匹配的可以適時調整,加氫站的審批、建設等流程能夠更公開透明以便促進加氫站投資。
盧兵兵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資本市場發生的變化對整個氫能產業發展多少會有一些影響,融資情況可能不如2021年、2022年火爆?!安贿^,還是有不少投資機構看中這個賽道?!?/p>
2021年12月,捷氫科技啟動上交所科創板IPO上市;并于2022年6月正式提交IPO申請材料。2024年4月1日,該公司撤回上市申請材料?!肮境坊乜苿摪錓PO上市申請,也是因為當前整個資本市場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北R兵兵對界面新聞表示。
目前,該公司正在推進第二輪融資。盧兵兵透露,捷氫科技總體的業務和經營情況正常,沒有受IPO撤回材料的影響,公司正在積極推進第二輪融資,以能夠對后續幾年的產品研發和公司經營給予更好的資金保障?!澳壳跋嚓P融資工作在正常推進中,公司正在和老股東與一些新的投資機構進行溝通,進展還不錯,多家機構表態樂意繼續投資捷氫科技?!?/p>
隨著A股IPO收緊,多家氫能產業鏈公司紛紛轉戰港股上市。對此,盧兵兵對界面新聞表示,捷氫科技不排除到港股等其他資本市場上市的可能,但目前公司主要將第二輪融資按計劃推進。“下一步公司持續關注國內A股IPO情況,最理想的還是在A股上市,畢竟A股對氫能產業公司的認知度、交易和流通情況都更有保障;如果A股這邊持續收緊IPO,那么,公司也會考慮到海外上市?!?/strong>
“對于捷氫科技來說,目標還是要把產品開發得更有競爭力,也就是性價比更高,把核心性能提升上去和成本降下來?!北R兵兵對界面新聞進一步指出,未來,如果氫能車能夠和其他能源車的用車成本持平,那后續推氫能車的阻力就沒那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