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橙財經 青白
編輯|六子
3月28日盤后,微盟集團發布了2023財年業績。過去一年,微盟營收22.82億元,同比增長21.1%,兩大核心板塊均有新的突破。
與此同時,“增收不增利”持續困擾著微盟。去年內,微盟歸母凈虧損7.58億元,經調整凈虧損3.88億元。盡管年報中說著大幅“收窄”,但還是遮不住上市后還未盈利的尷尬。
事實上,微盟的成立趕上了國內移動互聯網興起。在那個后來者極度向往的2013年,創業之初的微盟果斷入局2B賽道,借微信的超級入口乘勢而上。
后來,微信朋友圈廣告推出,眼尖的微盟又瞅準機會,開始轉型“SaaS+營銷”。再之后,小程序、視頻號逐步推出,微盟踏準節奏,漸漸和“頭部”這個詞掛上了鉤。
但國內SaaS角逐場里生存并非易事。每隔幾年迎來一波投資高峰,很快又消失不見,玩家們想盡辦法才能活下去。
自然,沖得高、走得快的微盟也不是沒有隱憂。
01 彈雨如雪齊飛揚
作為“新經濟SaaS第一股”的掌門人,四年之前,孫濤勇親自率領微盟沖擊港交所。“三十歲之前不去敲一次鐘,人生不完整”,孫老板的話不是夸下??凇?/p>
德意志銀行集團和海通國際作為聯席保薦人,中金公司擔任聯席全球協調人,上海文棠、丙晟科技和匯付天下為基石投資者。這樣的陣容,羨煞多少人。
那時的微盟,憑借對社交電商和云服務雙重風口的敏銳捕捉,已經在微信生態中牢牢站穩腳跟?!白畲蟮闹行∑髽I第三方服務提供商”不是誰想伸伸手就能夠到的。
在申請IPO前,微盟就已經獲得騰訊投資、新加坡政府主權基金、SIG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青睞”。上市儀式上,孫濤勇將滿腔熱忱一吐為快:
五年圓一夢,五年再造一夢。未來五年,我們不再是成為中國版某某某,我們希望成為世界的微盟。
孫老板的話,投資者會豎起耳朵聽,并盡情想象擁有資金加持的微盟會演繹出怎樣動人的情節。
但美好的故事就像一場童話。隨后幾年,微盟始終都沒將“虧損”這個詞甩下馬。
2020年至2022年,微盟歸母凈虧損分別達到11.57億元、7.83億元和18.29億元,盈利難題就像達摩之劍高懸頭上。
來源微盟集團2023年業績公告
2023年,微盟還是虧了,這次收窄至7.58億元。
四年時間,虧損超過45個“小目標”,微盟的情況談不上樂觀,兩塊核心業務也就被外人放在聚光燈下審視。
訂閱解決方案是“基本盤”,微盟起家的SaaS部分,負責給零售、酒店、餐飲等細分領域商家提供產品服務;商家解決方案是“增長盤”,補充基本服務,給予客戶或潛在客戶以精準營銷式的增值服務,大體上可以想象為“廣告中介”?,F在,微盟的基本盤正在被增長盤追著跑。
來源微盟集團2023年業績公告
一個基本事實是,截至去年末,微盟的訂閱解決方案收入仍占60%的份額,但在微信視頻號等業務強勢追擊下,商家解決方案同比增速約為60.5%,遠超前者4.5%的水平。業務增速變化反映市場需求調整。
來源微盟集團2023年業績公告
還有一個真相。廣告業務強勁復蘇之下,微盟商家解決方案付費用戶數和客單價都有所提升;訂閱解決方案中,新增付費用戶、總體付費用戶數據在下降,客戶流失率抬頭,想增加收入就只能提升單價。微盟從單一用戶身上賺到了更多錢。
在開源上,孫老板的微盟揮舞鐮刀向“大客”跑去。
02 拔劍四顧心茫然
元代小令《醉太平》中有這么幾句: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
狠起來的微盟,除了向外求存,連自己也不放過,刀刃以更快的速度刺向身體內部。
為了啥?還不是想穩住業績,跑出正向現金流。
降本增效,應該是2023年微盟上下的核心詞匯,多塊業務做了大的“犧牲”。
比如,光超過億元的開支節省就有三大部分:
一般及行政開支由2022年的9.95億元減少28.2%至2023年的7.14億元,少了2.81億元;經調整研發開支由2022年的8.13億元減少28.3%至2023年的5.83億元,少了2.3億元;經調整員工成本由2022年的10.12億元減少至2023年的8.36億元,少了1.76億元。
三項開支合計節省6.87億元,數字不小了吧?
甚至年內還傳出“微盟將解散武漢公司”的消息,只是隨后被“轉變經營模式、推出超級合伙人計劃”的漫天官方口徑覆蓋。
為什么大動干戈最后還是虧了?結合微盟近幾年利潤表來看,高企的銷售費用應該脫不開干系。
來源微盟集團2023年業績公告
比如2022年,微盟兩塊核心業務的毛利之和約為10.9億元,但銷售及分銷開支高達16.37億元。2023年,毛利增至14.84億元,銷售及分銷開支降至15.52億元。情況看似有所緩解,但費用高企還在。
有人會說,貴也有貴的道理吧。孫老板應該也這么認為。
憶往昔時,孫老板總是把微盟沒選擇自建銷售體系當成創業初期的一步高招。誠然,那個時候選擇渠道代理商的模式,不僅減少了微盟的資源消耗,更為未來長期發展及規模擴張掃清了堵點。
但時間一長,一些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SaaS產品后起之秀越來越多,同質化問題顯現。微盟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還像以前一樣好使嗎?如果答案否定,是否要靠銷售手段砸更多錢才能激勵?
還有,市場環境決定單純做SaaS不如以前賺錢了。微盟另一手功夫是做營銷,但互聯網廣告也逐漸和高增長說再見,這些想要業績的代理商日子會好過嗎?
再者,微盟賴以生存的代理體系曾長期野蠻生長,效率問題被拔出蘿卜帶出泥。當務之急,不全面提質增效,這個體系還立得住嗎?
這幾年,微盟掏出不少家底主攻WOS,號稱是“業界首個面向去中心化的商業操作系統”。
2023年,微盟自稱憑借這一系統,將眾多創新性業務研發成本縮減八成以上,上線耗時縮短三分之二。
想要長成一個完整生態,WOS還要一些時間沉淀。但這也是孫老板手中不多的籌碼了。
03 倒海翻江立乾坤
今年1月16日,微盟對外披露公告,稱要將上海微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微盟)50%以上的股權進行轉讓,該公司整體估值不低于36億元,因此涉及股權現金對價不低于18億元。
之前介紹,微盟的兩塊核心業務,基本可以等同于SaaS和營銷,SaaS是基本盤面,營銷的增速肉眼可見之快。這家上海微盟正是其營銷業務的實體運營公司。
是什么讓微盟甘愿自斷拉動業務引擎的臂膀?
用公告的話來說,“其一,降低微盟營銷營運資本對集團現金流的影響;其二,利于上海微盟作為獨立實體獲得融資”。
一旦出售落定,來自商家解決方案的收入將不再并表,微盟的收入組成將只保留SaaS部分,這就動了股東們的利益蛋糕。至于后續會不會通過在A股“買殼”的方式實現并表,這又是一個新故事了。
總之,微盟一招,背后是很強的“丟卒保車”意味。
怎料,事情的反轉來得太快。1月21日,微盟再發公告,稱“收到股東提出的一系列建設性反饋意見”,經審慎考慮后決定終止潛在交易。
一番折騰下來,微盟的潛在交易八字還沒一撇,股價卻已應聲倒地。在1月17日以1.98港元/股收盤并跌超11%后,孫老板還試圖用連續增持安撫市場情緒,但投資者并不買賬。
對于是否選擇割舍營銷業務,可以明顯感覺到,微盟的態度不堅定。
伴隨資本燒錢成長的SaaS大塊頭們,正面臨留存和盈利雙重難題,其背后籠罩的也是行業大勢映襯下的迷茫。
但好在,微盟還沒躺平?!爸厝紕摌I激情”是微盟給自己的強心劑。
去年10月,微盟開啟組織變革,事業群制轉為業務子集團制,微盟企服、微盟營銷、微盟國際各占三分天下。孫老板在全員信中堅定看好行業未來,決心去做“時間的朋友”。
實際上,微盟在已經覆蓋大部分優質客群基礎上,正全力布局“SaaS+AI”,用AI產品與服務覆蓋商家,并用文生圖、文生視頻上的突破縮減傳播內容制作成本,用質優突破量增束縛。順勢而為,今年3月,微盟還通過戰略性投資并購“拌飯科技”正式進軍短劇賽道,在原有業務版圖基礎上橫向拓展了新的場景。
國際化也是微盟自詡的“第三增長曲線”。借助SuperAPP技術出海,微盟的經驗被搬到海外?!皵U大海外投流規模并試水海外短劇賽道”,微盟夢想抓住每一個機會。
在去年9月的一場發布會上,微盟喊出過“讓增長持續發生”的全新口號。
從宿松小城走出的孫老板也說,一個企業只有足夠聚焦、足夠專注,才能享受時間和周期帶來的復利。
至少他眼中的微盟,應該是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