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易生活
作為如今全球最富有的企業家之一,埃隆·馬斯克給外界的印象無疑非常復雜,他既用天才的創意、超人的精力同時管理著包括特斯拉、SpaceX、Neuralink、Boring在內的諸多公司,也會不時因為荒誕不經的言行讓人大跌眼鏡。特別是入主社交媒體X(原推特)之后,馬斯克隔三差五在這個平臺上“發神經”,更是已經讓吃瓜群眾見怪不怪了。
去年秋季馬斯克曾突然表示,X將開始向新用戶收取每年1美元的費用,新用戶只有付費后才能發文、回復、引用、轉發等關鍵功能。起初,外界以為馬斯克此舉只不過是借此再一次吐槽X泛濫的機器人賬戶。但沒想到的是,時隔半年多時間后,馬斯克居然要來真的。
日前有用戶發現,X平臺悄然更新了部分條款,其中就包含新用戶要訪問該平臺需要支付小額年費。相關條款顯示,目前X方面正在新西蘭和菲律賓進行試點,當地用戶需要分別支付0.84美元和0.75美元的年費,才能讓賬號具有這些功能。此外,這一新政策僅限于當地新注冊的賬戶,現有用戶不需要額外付費,仍可繼續免費使用除Premium訂閱服務之外的所有功能。如果用戶不愿付費,那么在注冊賬號三個月內僅可以瀏覽平臺中的內容,滿三個月后才可進行點贊、評論、轉發等操作。
緊接著馬斯克轉發了這條推文,并表示,“非常遺憾,遏制僵尸賬號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向新用戶的寫入權限收取少量費用。目前AI可以輕松通過‘你是機器人嗎’的測試”。看起來,他篤信只有讓用戶付費才能有效遏制X平臺上的“機器人賬戶”,而不是通過發掘新的強制付費手段來改善X這家公司的財務狀況。
新用戶需要為平臺的基本功能付費,這毫無疑問稱得上是罕見。通常軟件行業的付費模式有兩種,即買斷制和訂閱制。付費一次、永久使用,這就是買斷制的特點,但劣勢就是需要消費者一次性付出一筆相對可觀的費用,訂閱制則是用戶需要周期性地持續購買商家提供的服務或商品。
只不過由于互聯網強大的規模效應,廠商們發現免費向用戶提供基礎服務,再遴選出愿意為增值服務付費的用戶,能夠挖掘出更大的商業價值,所以也就有了如今大行其道的“免費+訂閱制”模式。
免費為用戶提供產品的基礎功能,再吸引有付費意愿的用戶購買進階服務,無論是國內大廠、還是海外巨頭,其實都是在這樣做。可現在,X的這一做法顯然就是“壞規矩”了。
那么問題來了,馬斯克為什么要挑戰用戶的習慣呢?當然是因為“機器人賬戶”讓X的商業價值受到了巨大的挑戰。當初以440億美元價格收購時,馬斯克曾毫無征兆地宣布收購暫時擱置,原因就是X平臺的機器人與虛假賬戶占了用戶總量的20%以上,與推特方面當時宣稱的5%可謂是天差地別。
只可惜收購協議已經簽訂,馬斯克口中的平臺上機器人賬戶泛濫即使是真的,也只能說明他的背景調查出了問題。不過,X上“數字生命”泛濫成災卻是不爭的事實,甚至于作為該平臺最知名的網紅,馬斯克賬號關注者中也有超過40%既未發表過內容、也沒有關注者。事實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數字生命”的泛濫是所有帶有社交屬性的平臺都會有的“寄生物”。
自從互聯網廠商發現了流量變現這個生意經后,流量在哪里也就意味著著用戶的關注點在哪里。當用戶的注意力有了價值,流量就成為了所有互聯網產品都會追逐的東西。更何況在輕資產的互聯網行業,如何對一家公司進行估值,除了特殊的商業模式之外,用戶規模也是如今通行的評判標準。例如字節跳動何以成為全球互聯網行業獨角獸之首、擁有2250億美元估值,靠的就是抖音和TikTok分別在國內和海外擁有數以億計的日活。
如此一來,互聯網廠商也就有著充足的理由,無視機器人賬戶的存在。況且不止是廠商,希望在互聯網上掘金的第三方,同樣也是購買機器人賬戶的主力軍。諸如網紅、YouTuber、UP主、帶貨主播等,衡量他們價值的就是粉絲規模。畢竟同樣一個廣告,投給腰部創作者可能只需萬元,但頭部網紅就會將報價翻數十倍。
當然,無論互聯網廠商、還是網紅,他們縱容機器人賬戶的行為往往發生在草創時期,在“上岸”后,機器人賬戶就免不了兔死狗烹。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機器人賬戶背后即沒有對應活生生的人類,所以它們只能是內容的生產者,永遠成不了消費者。到了變現環節,機器人賬戶就成為了負資產,比如機器人賬號顯然不會點開廣告,更不會訂閱X Premium。
問題在于,機器人賬戶的運營者也不會引頸就戮,他們同樣也在逐步升級技術。特別是隨著近年來AIGC相關技術的成熟,以ChatGPT為代表的聊天機器人之所以會走紅,靠的就是它們對自然語言的理解可以媲美人類,同時也有輸出更像人類的內容,因此AIGC正在污染互聯網的原因,就是由于其所產出的信息已經與普通人沒有區別了。在這種情況下,也導致通過技術手段識別機器人賬戶的難度變得越來越高。
如此一來,用付費區分真實用戶和機器人賬戶就成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雖然每年不足1美元的年費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只是九牛一毛,但對于機器人賬戶的運營者,在規模效應的作用下,他們要面對的可能就是天價賬單了。事實上,在技術層面識別機器人變得愈發困難后,通過削減正常用戶的權益來遏制機器人賬號幾乎是業界的共識。
例如暴雪旗下的熱門MMORPG《魔獸世界》,就在本月初更新了一條新政,即注冊時間不滿30天新賬號的角色不能交易、不能使用拍賣行、不能發郵件(包括郵寄金幣)。這一舉措被玩家解讀為暴雪在打擊工作室打金所需的腳本機器人,是通過抬高使用腳本機器人的成本,來將這些工作室擠出玩家群體。
只是《魔獸世界》從二十年前就是月卡收費,可馬斯克的X卻一直都是免費的,所以暴雪說服玩家可能并不困難,但馬斯克又要如何說服X平臺的用戶每年多花一杯咖啡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