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騰股份(300363.SZ)2024年5月5日發布消息稱,2024年4月28日博騰股份接受機構調研,董事長、總經理:居年豐;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陳暉;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皮薇;獨立董事:袁林;獨立董事:曹國華;獨立董事:龐金偉參與接待,并回答了調研機構提出的問題。
調研主要內容:
公司與投資者交流情況(問題來自全景網文字實錄)Q1:居總您好,這幾年公司二級市場給投資者帶來極不好的體感,一方面宏觀大環境上公司估值疫情紅利到現在價值回歸,公司盈利和股價波動巨大;另一方面影響二級市場上的大股東大比例質押、轉融通交易、融券等衍生工具操作,加大公司做空,讓投資者失去信心。現在政府部門引導和督促上市公司強化回報投資者意識,希望公司跟投資者相向而行,而不是所謂市場上說的是來賣公司。
A1:投資者您好,感謝您的寶貴意見。首先我要代表管理團隊向投資者、股東致歉,因為博騰上市以來首次在財報上出現虧損。我們當下也在積極主動應對和適應當前的經營環境,對公司業務組合、資產組合、成本費用結構、組織流程等進行優化調整,全面評估風險與機遇,持續提升市場份額和管理能力。
同時,我們也在積極通過現金分紅、回購等舉措,切實做好投資者回報。公司上市以來累計現金分紅(含回購及2023年度利潤分配預案金額)超13億,占累計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比例超過30%。
Q2:領導,您好!我來自四川大決策公司海外業務占比多大,美國若制裁公司,對公司業績有何影響?
A2:您好!公司收入結構以海外客戶為主,占比約70%。由于公司業務以出口為主,業務的開展受到海外監管法規等影響,因此不能排除海外相關監管政策發生重大變化從而影響業務開展的可能性。但是從目前的經營來看,公司與海外客戶業務開展正常。
Q3:一季度毛利凈利為什么下降這么多?
A3:您好!公司2023年上半年仍有大訂單交付,2024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與2023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幅度下降,另外受公司產能利用率、市場競爭、新業務等因素的持續影響,一季度的凈利潤有較大幅度下降。公司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通過降本增效舉措對費用進行控制,從費用端來看,今年一季度有一定的成效,目前公司也在持續推進相關舉措,希望在后面幾個季度能夠有所體現。
Q4:公司年報財務表現不佳,今年一季度又什么樣的改善?
A4:你好!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已于2024年4月27日在巨潮資訊網上披露,2024年一季度公司實現收入6.78億,扣除大訂單后與去年同期持平,但由于規模擴大,新業務投資速度過快,公司的相關運營費用及固定資產折舊費用保持在高位,2024年一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為-9487萬。公司將根據年度經營計劃,持續優化新業務發展的布局和資源配置結構和節奏,壓實降本增效舉措,提升運營效率,力爭在2024年內實現資產、成本、費用的結構化調整,逐季改善盈利水平,提升可持續經營能力。
Q5:您好!公司23年現金流大幅下減是否有現金流風險,貴公司是如何應對的?
A5:你好!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近18億元,目前公司現金儲備較為充足。未來公司將積極采取相應舉措,壓實降本增效,從收入端和回款端等方面提升經營性現金流。
Q6:您好,貴公司過去一年營業收入、凈利潤、現金流量凈額都在下降,請問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及公司未來如何改善這樣狀況?
A6: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6.78億元,與2023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2023年上半年仍有大訂單交付;扣除大訂單影響后,收入較2023年同期基本持平。然而,受公司產能利用率、市場競爭、新業務等因素的持續影響,一季度虧損約9,487萬元。現金流的變動原因與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變動原因類似。公司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通過降本增效舉措對費用進行控制,從費用端來看,今年一季度有一定的成效,目前公司也在持續推進相關舉措,希望在后面幾個季度能夠有所體現。
Q7:您好,我發現路孚特給貴公司的ESG評級為C,好像并不是很理想。請問公司是否計劃通過增強社會責任來提升總體ESG評級?貴司將如何加強人力資源開發與培訓,改善員工勞動條件,并積極參與慈善捐贈及社區共建等活動呢?
A7:公司將ESG作為推動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2023年是博騰股份ESG治理元年。我們完成“治理層-管理層-執行層”三層ESG治理及管理架構搭建、實質性議題識別、工作計劃制定等工作,從頂層規劃到落地執行,逐步推進ESG各項工作。其中,人力資本發展、社區溝通與發展等議題均在公司識別的ESG重要議題中。公司具體的ESG工作和表現可以查閱與2023年報同時披露的公司首份ESG報告。
Q8:除了公司現在的產品應用,以后還有其他的應用領域出現嗎?
A8:您好!公司主要為全球制藥企業、生物科技公司、科研機構等提供所需的小分子藥物、大分子藥物及基因細胞治療等不同類型的藥物及療法的醫藥定制研發生產(CDMO)服務。目前來看,公司仍將繼續聚焦深耕CDMO行業。
Q9:公司目前現金流怎么樣?
A9:你好!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近18億元,目前現金儲備較為充足。未來公司將積極采取相應舉措,從收入端和回款端等方面提升經營性現金流。
Q10:公司的在產品質量控制方面做了什么工作?
A10:您好!公司質量管理體系按照ICH系列要求,由質量系統、生產系統、設備設施系統、物料系統、包裝與貼簽系統和實驗室系統六大管理系統組成。公司在同一個質量管理體系下,根據產品性質和GMP要求的不同,建立了分級管理系統,既使產品質量得到絕對保證,也使效率得到最大優化。
Q11:一季度虧損的原因是什么?
A11:您好!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與2023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2023年上半年仍有大訂單交付;扣除大訂單影響后,收入較2023年同期基本持平。然而,受公司產能利用率、市場競爭、新業務等因素的持續影響,一季度虧損約9,487萬元。公司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通過降本增效舉措對費用進行控制,從費用端來看,今年一季度有一定的成效,目前公司也在持續推進相關舉措,希望在后面幾個季度能夠有所體現。
Q12:最近訂單情況怎么樣?
A12:從2024年第一季度的情況來看,我們在亞太、歐洲、美國市場看到的情況總體是比較積極的。
Q13:公司的客戶是哪些群體?
A13:您好!公司的客戶主要包括全球制藥企業、生物科技公司、科研機構等。
Q14:公司今年分紅情況怎么樣,未來三年呢?
A14:公司已于2024年4月27日在巨潮資訊網披露2023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公司擬以扣除公司回購專戶上已回購股份后的總股本542,755,476股為分配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4.87元(含稅)。未來公司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從公司盈利情況和戰略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兼顧股東的即期利益與長遠利益,注重對投資者的合理投資回報并兼顧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制定利潤分配方案,感謝您的關注!
Q15:請問公司去年的業績如何?
A15:你好!公司已于2024年4月27日在巨潮資訊網上披露2023年年度報告,關于公司2023年度經營及業績情況請見公告。
Q16:請問新業務是什么業務,一季度下滑的是海外多還是國內多,跟集采有關系嗎?
A16:公司新業務包括小分子制劑、多肽與寡核苷酸、基因細胞治療、大抗體及ADC等板塊。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6.78億元,與2023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2023年上半年仍有大訂單交付;扣除大訂單影響后,收入較2023年同期基本持平。
Q17:海外定單表現如何?
A17:您好!從2024年第一季度的情況來看,我們在亞太、歐洲、美國市場看到的情況總體是比較積極的。
Q18:公司是怎么通過客戶的資質認證的,有難度嗎?
A18:公司在開發新客戶時,一般需要經過供應商資質審核,認證為合格供應商,后續通過項目交付和持續的溝通合作,常態化接受客戶在質量、EHS、IP等方面的審計,建立良好的交付記錄,進而成為客戶的優選或者戰略供應商。
Q19:公司是不是在外國也有拓展業務?
A19:公司約70%的收入來自海外市場。
Q20:請問公司今年一季度業績怎么樣?
A20:你好!公司已于2024年4月27日在巨潮資訊網上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關于公司今年一季度的相關情況請見公告。
Q21:公司去年大訂單完成后,對于2024年新客戶開發以及盈利可持續性有沒有什么舉措。
A21:公司從去年開始持續推進營銷變革,就是旨在幫助公司擴大訂單漏斗、提升贏單率,全面優化客戶開發策略,從商機到詢盤到訂單,整個過程有一個非常好的管理和策略,建立有競爭力的前端組織。這個工作也是我親自負責,目前看到了階段性的一些成果。在盈利端,我們一方面加強前端市場開拓,同時,公司也在持續推進降本增效舉措,力爭在今年完成相應的調整。
Q22:公司在今年有什么經營計劃嗎?
A22:你好!2024年公司將重點圍繞如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1、深入推進前端市場銷售體系變革,提升市場拓展及獲單能力;2、聚焦核心業務板塊,全面壓實降本增效舉措,提升運營效率;3、著重加強海外子公司管理和運營提升;4、以ESG為契機,全面加強公司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公司2024年度經營計劃具體請見2024年4月27日公司在巨潮資訊網上披露的2023年年度報告。
Q23:公司去年研發投入多少?
A23:2023年公司研發投入4.5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12%。
Q24:請問能介紹一下公司的產品嗎?
A24:您好!公司主要為全球制藥企業、生物科技公司、科研機構等提供所需的小分子藥物、大分子藥物及基因細胞治療等不同類型的藥物及療法的醫藥定制研發生產(CDMO)服務。
Q25:公司有沒有創新藥研發?
A25:你好,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是在全球范圍內為制藥企業、生物科技公司、科研機構等提供全類別、端到端服務的醫藥研發生產服務(CDMO),包括小分子藥物、大分子藥物及基因細胞治療等不同類型的藥物及療法提供CDMO服務。
Q26:請問公司目前有多少專利?
A26:截至2023年底,公司有效發明專利89項(其中79項國內專利,10項國外專利);PCT專利14項;正在審查中的發明專利104項。
Q27:公司的訂單現在是以國內為主還是以國外為主
A27:您好!公司業務以海外客戶為主。
Q28:公司在減肥藥方面有無進展?
A28:公司是一家在全球范圍內為制藥企業、生物科技公司、科研機構等提供全類別、端到端服務的醫藥研發生產外包組織(CDMO),能夠為小分子藥物、大分子藥物及基因細胞治療等不同類型的藥物及療法提供CDMO服務,服務的藥物適應癥視客戶管線而定,范圍較廣。
Q29:公司和諾和諾德禮來或其他公司有減肥藥多肽類訂單嗎?
A29:您好,公司是一家在全球范圍內為制藥企業、生物科技公司、科研機構等提供全類別、端到端服務的醫藥研發生產外包組織(CDMO),能夠為小分子藥物、大分子藥物及基因細胞治療等不同類型的藥物及療法提供CDMO服務,服務的藥物適應癥視客戶管線而定,范圍較廣。
Q30:第一季度虧損除了海外訂單結束,擴大投資規模也是原因之一嗎?
A30:您好!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與2023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2023年上半年仍有大訂單交付;扣除大訂單影響后,收入較2023年同期基本持平。然而,受公司產能利用率、市場競爭、新業務等因素的持續影響,一季度虧損約9,487萬元。公司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通過降本增效舉措對費用進行控制,從費用端來看,今年一季度有一定的成效,目前公司也在持續推進相關舉措,希望在后面幾個季度能夠有所體現。
Q31:請問公司的產品市場定位是怎么樣的?
A31:您好!公司主要為全球制藥企業、生物科技公司、科研機構等提供所需的小分子藥物、大分子藥物及基因細胞治療等不同類型的藥物及療法的醫藥定制研發生產(CDMO)服務。
Q32: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是什么?
A32:我們的戰略是通過全球化運營和能力布局,為全球客戶提供高效、可靠的CDMO服務。短期來看,我們整體的經營方針是積極主動應對和適應當前的經營環境,對公司業務組合、資產組合、成本費用結構、組織流程等進行優化調整,全面評估風險與機遇,持續提升市場份額和管理能力。
Q33:這個行業的人才資源情況怎么樣?
A33:CDMO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樣化的,比如化學、化工、藥學、工程、環境工程、物流管理、管理等等,總體來說,我們能夠通過校招和社招、內部培養和外部招聘等方式,滿足公司人才資源需求。
Q34:今年后面幾個季度,虧損力度能不能有明顯縮小,甚至扭虧?
A34:公司將根據年度經營計劃,持續優化新業務發展的布局和資源配置結構和節奏,壓實降本增效舉措,提升運營效率,力爭在2024年內實現資產、成本、費用的結構化調整,逐季改善盈利水平,提升可持續經營能力。
Q35:1季度美國業務占比多少?生物安全法通過會對公司有影響嗎?
A35:今年一季度,公司北美市場收入占比約30%。目前,盡管行業會對法案相關進展表示持續關注,目前未對公司訂單和業務開展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Q36:公司生產的產品品種一般產量多少噸/kg?某些品種的產量能達幾百噸以上?是屬于什么類型的藥物?專利期的藥物?
A36:公司服務的項目類型較多,所處臨床期不同,以創新藥為主。
Q37:公司的產品是應用在什么地方的?
A37:您好!公司主要為全球制藥企業、生物科技公司、科研機構等提供所需的小分子藥物、大分子藥物及基因細胞治療等不同類型的藥物及療法的醫藥定制研發生產(CDMO)服務。
Q38:請問公司去年市場開拓有沒有什么進展?
A38:2023年至今,公司將營銷變革作為重要的變革項目,旨在加強前端市場開拓能力。2023年,原料藥CDMO業務引入新客戶105家,其中,中國區55家,美國區46家,歐洲區2家,其他亞太區2家;制劑CDMO業務引入新客戶56家;基因細胞治療CDMO業務引入新客戶54家;多肽、寡核苷酸等新業務也實現從0到1的突破,為10個客戶的14個項目提供服務。
Q39:去年四季度虧損的原因是什么?
A39:公司在去年三季度完成大訂單交付,但受產能利用率、市場競爭、新業務等因素的持續影響,公司相關的運營費用和成本仍處于高位,出現虧損。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公司已通過降本增效舉措對費用進行控制,從費用端來看,今年一季度有一定的成效,目前公司也在持續推進相關舉措,希望在后面幾個季度能夠有所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