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獵云網 王非
自動駕駛行業,熱度陡然攀升。
4月底,伴隨馬斯克“旋風”訪華,特斯拉FSD入華的消息,引發行業普遍關注。
緊隨其后,就在五一假期結束后的第二天,中外自動駕駛圈,不約而同傳出融資消息。
其中,L4自動駕駛卡車服務提供商主線科技完成數億元融資;英國人工智能公司Wayve完成的10.5億美元C輪融資,則成為今年自動駕駛行業最大融資,僅次于2021年6月,谷歌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完成的25億美元新融資。
值得一提的是,繼微軟后,Wayve更是在本輪融資中,吸引軟銀集團和英偉達,兩大重量級巨頭下場押注。
三則行業內的“大消息”,無一不在說明,自動駕駛行業,正在開啟“全員加速”模式。
超10億美元!微軟軟銀英偉達共同押注
Wayve創立于2017年,是第一家在公共道路上開發和測試端到端(e2e)深度學習自動駕駛系統的公司。
成立至今,Wayve幾乎保持著一年一輪融資的節奏。
2022年1月,據路透社消息,伴隨Wayve完成2億美元B輪融資,該公司總融資額達到2.58億美元,投資方包括微軟、維珍、Baillie Gifford、D1 Capital Partners、Moore Strategic Ventures、Linse Capital等。
背靠微軟,無疑給Wayve帶來了諸多好處。除“糧草彈藥”支持外,該公司還與微軟合作開發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動駕駛軟件。
2023年3月,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的試乘,更是讓這家公司名氣大增。
在試乘結束后,比爾?蓋茨難掩興奮用“That was fantastic!(這太棒了!)”的評價,對Wayve的表現大加贊賞。
自此,光環加身的Wayve,在自動駕駛領域,已然不可小覷。
時隔一年多,Wayve完成的10.5億美元C輪融資,不僅獲得微軟方面的追加投資,更是吸引了軟銀領投,英偉達跟投。同時,作為交易的一部分,軟銀也將加入Wayve的董事會。
在大模型熱潮洶涌的當下,Wayve也成為在自動駕駛領域進行具身智能探索的頭部企業。
目前,Wayve正在構建自主性的基礎模型,類似于“駕駛的GPT”,可以使任何車輛能夠看到、思考和駕駛在任何環境中。
此次完成的C輪融資,也將幫助Wayve前面開發和推出第一批用于生產車輛的具身智能產品。
同時,隨著Wayve核心人工智能模型的進步,這些產品也將使OEM(原始設備制造商)能夠有效地將車輛升級到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實現從L2+輔助駕駛到L4自動駕駛的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Wayve的C輪融資,也是英國人工智能領域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融資活動。即便是把范圍擴大至全球,其排名也能挺進前20。
于是,伴隨Wayve新一輪融資的完成,英國首相里希·蘇納克也親自來為本國企業站臺,他表示,“我感到無比自豪的是,英國是像Wayve這樣先驅者的家園。一家英國本土企業在英國人工智能領域獲得迄今為止最大的投資,也恰恰證明了我們在該行業的領導力。”
國內億元級融資頻發,FSD即將入華
與近期自動駕駛行業熱鬧的景象不同,全球自動駕駛行業近年來曾一度面臨瓶頸,近一年多來僅美國就有Embark、Locomation、Quanergy、Argo AI等多家自動駕駛公司宣布破產或倒閉。
國內層面,僅就投融資熱度來看,自動駕駛行業曾在2021年創下129起融資超870億的巔峰,此后便連年呈下滑趨勢。
當然,好消息也在不斷醞釀發生。以2023年為例,伴隨小鵬、理想、蔚來、毫末智行等加速城市NOA布局,這一年也被稱為主機廠落地城市NOA的元年。
時間來到2023年底,伴隨多份相關文件的發布,中國自動駕駛行業,更是加速駛入發展快車道。
其中,交通運輸部網站公布的《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首次明確劃定自動駕駛落地準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大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則標志著L3、L4自動駕駛車能上路的文件正式下發。
進入2024年,億元級融資頻發,且幾乎成為“行業標配”。據不完全統計,僅在今年4月,國內自動駕駛行業就公開了17起重要投融資事件,毫末智行、葦渡科技、寅家科技、此芯科技均獲得數億元、超億元融資,當月披露的融資總金額超15億元。其中,葦渡科技獲得的1.1億美元B輪融資,也成為當月單筆融資最大金額。
進入5月,就在Wayve官宣C輪融資的幾乎同一時間,主線科技宣布獲得數億元融資,由產業資本民航投資基金以及政府基金順創產投、常州鐘樓金控聯合投資。
巧合地是,主線科技與Wayve一樣,也成立于2017年。主線科技致力于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為客戶提供全場景智能運輸解決方案和服務。目前,該公司已研發三款L4級自動駕駛卡車,聚焦港口和干線物流兩大場景,每年數億元收入。
稍早之前,特斯拉FSD入華的消息,更是引發行業廣泛關注。
據悉,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軟件FSD已在美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開放。根據特斯拉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FSD已經累計行駛了超13億英里。
馬斯克不止一次地提到,FSD是未來特斯拉利潤最高的產品。中國作為特斯拉全球第二大市場,馬斯克想讓FSD入華的心思不可謂不強烈。
伴隨馬斯克訪華,即有消息傳出,特斯拉中國版FSD,將采用百度提供的高級輔助駕駛地圖,這意味著FSD入華的封印已經被解除。
市場也在期待,就像特斯拉曾經是中國汽車市場的一條鯰魚一樣,FSD入華,能夠成為自動駕駛行業的鯰魚。
就在FSD入華消息傳出后,何小鵬就發文表示歡迎,他認為,“無論是Tesla的FSD,還是小鵬的NGP,還是友商的NOA,這些都是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之一,應該支持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