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安晶
編輯|劉海川
在本輪巴以沖突中,沒有直接參與沖突的埃及成為最受傷的“躺槍”國家。
2024年5月27日,一名埃及士兵在加沙拉法邊境中槍身亡,目前拉法邊境的巴勒斯坦側由以色列控制。
埃及是第一個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系的阿拉伯國家。自1979年在美國撮合下簽署和平協議以來,埃及與以色列在經濟、軍事、能源等各領域展開合作。
本輪巴以沖突不僅考驗著埃以40多年來的合作關系,還給埃及帶去了實打實的損失。
埃及旅游業成為巴以沖突的連帶犧牲品。該國毗鄰紅海的旅游勝地沙姆沙伊赫位于與加沙接壤的西奈半島,標普全球預計巴以沖突將讓埃及的旅游收入下降10%到30%。
也門胡塞武裝對紅海商船的襲擊已經導致埃及蘇伊士運河收入下降超過40%。以色列一度暫停向埃及運輸天然氣還造成埃及對歐盟的液化天然氣出口下跌,影響埃及外匯收入。
對于巴以沖突持續以及以色列執意進攻拉法,埃及多次抗議,甚至威脅要考慮降級與以色列的外交關系。
雖然埃及很生氣,但鑒于該國與以色列的密切合作、埃及政府對哈馬斯的提防等因素,本次槍擊事件不會成為埃及與以色列大打出手的導火索。
巴以沖突惹埃及不滿
對于周一的交火到底發生了什么,埃及和以色列官方均未提供詳細說明,但措辭都保持了克制。以色列國防軍聲明僅稱在埃及邊境發生了“槍擊事件”,以色列正在展開調查并與埃及保持溝通。
埃及國防部做出了類似表態,稱一名埃及安全部隊成員在“槍擊事件”中犧牲,當局正在展開調查。
埃及安全部門官員接受路透社采訪時透露,槍擊發生前,一輛載有以色列士兵的裝甲車追捕巴勒斯坦武裝分子越過了邊境線。以色列士兵與巴勒斯坦武裝交火,多名巴勒斯坦人被打死。
在邊境守衛的埃及士兵做出反應,一名埃及士兵開火后被以色列士兵打死。隨后埃及和以色列方交火,多名以色列士兵受傷,最終以軍撤出埃及邊境。交火也造成一名埃及士兵受傷。
此前,以色列與埃及也發生過類似事件。去年底,以色列坦克在邊境誤擊埃及崗哨,造成多名埃及士兵受傷。以色列向埃及致歉,憤怒的埃及曾拒絕接受道歉。
本輪巴以沖突剛開始時,埃及就對以色列的動機提出質疑。
埃及官員一直擔憂以色列有意將加沙民眾趕入埃及的西奈半島,從事實上讓加沙去巴勒斯坦化并把難民問題甩鍋給埃及。埃及總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去年10月警告,埃及不允許以犧牲第三方利益的方式來解決巴勒斯坦問題。
以色列總理本杰明·內塔尼亞胡還宣布,為了確保加沙地帶的去軍事化,以色列必須控制拉法與埃及交界的費城走廊。加沙地帶唯一一個繞開以色列的通關口岸拉法口岸就位于費城走廊,內塔尼亞胡的計劃直接威脅到埃及對拉法口岸的控制權。
費城走廊也是對埃及安全至關重要的緩沖區,以色列曾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占領與費城走廊相鄰的西奈半島。埃及與以色列達成的和平協議中對費城走廊周邊的軍事部署有嚴格規定。
以色列在本月占領了拉法口岸的巴勒斯坦側之后,埃及關閉了拉法口岸的埃及側。為報復以色列,埃及還宣布加入南非,在聯合國國際法院起訴以色列在加沙實施種族滅絕。
除了國家安全問題,本輪巴以沖突也讓埃及的經濟危機雪上加霜。受新冠疫情、俄烏沖突、美聯儲加息的多重影響,埃及陷入嚴重通脹、外匯短缺和債務問題。本輪巴以沖突開始后,埃及的旅游業、2022-2023財年創造94億美元收入的蘇伊士運河以及對歐盟的液化天氣出口進一步遭打擊。
為叫停巴以沖突,埃及與卡塔爾已經多次斡旋臨時停火談判,但僅有一次成功。本周,埃及繼續展開斡旋。
埃以難撕破臉
雖然埃及有諸多不滿,但鑒于該國與以色列的密切合作、埃及政府對哈馬斯的防備、埃及有意保持在巴以問題上的特殊影響力,以及埃以兩國共同盟友美國的利益,本次槍擊事件不會讓埃以撕破臉。
自達成和平協議后,埃及與以色列在經濟、軍事、旅游、天然氣等諸多領域成為合作伙伴。新冠疫情前,西奈半島是以色列游客的熱門旅游地,2019年有150萬以色列游客前往埃及。以色列軍方還為埃及在西奈半島打擊“伊斯蘭國”(ISIS)等極端武裝提供過協助。
經濟上,兩國在2005年簽署合格工業區協議,共同生產商品以免稅進入美國市場。埃及與以色列目標到2025年,將除旅游業和天然氣之外的雙邊貿易從目前的每年3億美元提高到7億美元。
天然氣是兩國合作的重點。以色列沒有液化天然氣出口終端,埃及則擁有兩座液化天然氣工廠。
俄烏沖突開始后,急需天然氣替代來源的歐盟與以色列和埃及簽署三方協議,以色列天然氣通過管道運至埃及,經埃及液化天然氣廠處理后再運至歐盟。連同以色列的天然氣一起,目標成為地區天然氣樞紐的埃及加大了液化天然氣出口。2022年,埃及的液化天然氣出口收入漲至84億美元,天然氣出口也成為埃及的重要創匯來源。
本輪巴以沖突開始后,以色列一度中斷向埃及的天然氣運輸一個多月。國際能源署今年第一季度發布的報告顯示,去年第四季度,由于以色列對埃及的天然氣出口驟降、埃及國內天然氣生產縮水、國內需求上漲,埃及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同比下降超過50%。
在政治上,雖然埃及民間對以色列的不滿聲強烈,但對現任埃及政府而言,哈馬斯是更危險的存在。
哈馬斯的創始人和精神領袖謝赫·艾哈邁德·亞辛曾加入埃及的穆斯林兄弟會。亞辛創立哈馬斯時,哈馬斯被視為穆兄會在加沙的政治分支。歷任埃及政府對待穆兄會的態度也存在區別。
埃及“國父”賈邁勒·阿卜杜勒·納賽爾偏向世俗主義,曾遭穆兄會成員暗殺未遂,穆兄會被列為非法組織。2007年哈馬斯控制加沙后,埃及與以色列聯手對加沙實施了封鎖。
來自穆兄會的穆罕穆德·穆爾西2012年出任埃及總統后,埃及政府與哈馬斯交好。而現任埃及總統塞西推翻穆爾西后把穆兄會定為恐怖組織,穆爾西還被控讓哈馬斯介入埃及內部事務以進行恐怖活動。
塞西剛上臺時對哈馬斯重拳出擊。為阻止哈馬斯走私武器,埃及政府摧毀了拉法的上千條地道,還在加沙與埃及之間修建新的緩沖帶。但在ISIS崛起時,塞西政府與哈馬斯達成了短暫合作,以共同阻止ISIS在西奈半島和加沙擴張勢力。
埃及政府在防范哈馬斯同時與哈馬斯保持溝通,再加上埃及與以色列的合作關系,讓埃及成為巴以沖突中擁有特殊影響力的斡旋方。埃及對拉法口岸的掌控更成為對哈馬斯施壓的籌碼。正是由于此,埃及在多輪巴以沖突中都扮演了關鍵斡旋人,美國也數次稱贊埃及發揮的作用。
而無論以色列還是埃及都是美國援助接收大戶,是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兩國撕破臉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埃及與以色列就費城走廊控制權問題發生分歧時,美國出面調停,提議由美國出資新建高科技邊境墻。
對于埃及士兵被打死一事,美國政府尚未置評。但埃及官員最新接受西方媒體采訪時已經展示出低調處理的姿態。該官員稱槍擊事件是一次“小事故”,“不會產生重大政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