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孟寶樂
日照,日出初光先照。
當一輪紅日緩緩從廣闊的海平面上升起時,第一縷陽光會先灑向這一片土地。
提及日照,很多人便會想起藍天、碧海、金沙灘……這個鑲嵌在黃海之畔的美麗濱海城市,令無數人心生向往。
事實上,日照的城市魅力不止于此。港口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平臺和聯通世界的窗口,亦是日照這座城市最重要的屬性。
日照因港設市,依港而興。作為世界最年輕的5億噸大港,山東港口日照港擁有石臼、嵐山兩大港區,吞吐量居沿海港口全國第6位、全球第7位,是全球大宗原材料、能源、糧食等的供應鏈樞紐。

肩負著“經略海洋”“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神圣使命,山東港口日照港蘊藏著實現經濟更高水平發展的澎湃動能。
據新華社消息,5月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日照市考察調研,第一站來到日照港,了解當地推進港口智慧化綠色化建設、擴大對外開放情況。
山東港口日照港又一次進入大眾視野,讓人們深刻感受到新時代港口建設迸發出的嶄新活力與蓬勃脈動。
加速智慧港口建設,驅動新質生產力
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港口的智慧化建設已成為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在山東港口日照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橋吊林立,無人駕駛的集裝箱卡車往來穿梭,一派繁忙,卻鮮有工作人員的身影。

跟大多數港口的自動化碼頭不一樣的是,這里是全球首個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目前,全球主流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多采用垂直布局模式。山東港口日照港化“差異”為“優勢”,提出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建設方案,將傳統碼頭改造升級為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成功破解了無人集卡作業通常需要“安全員”監督的難題,并首次將“北斗+5G”、國產碼頭操作系統TOS應用到全自動化集裝箱作業全過程,打破國際自動化碼頭技術壟斷,實現了自動化軌道吊“少跑路”、集卡車在堆場“自由行”。
自2021年10月9日建成啟用以來,該碼頭擁有多項創新技術,創下了一系列紀錄:單機平均效率提升50%,單機效率最高達到每小時58自然箱,碼頭綜合成本降低70%。
憑借“自主創新+國產技術”的實力擔當,山東港口日照港已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可商業化運營的中國“智”造之路。
事實上,全球首個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建設,只是山東港口日照港智慧港口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山東港口日照港始終堅持科技引領,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加快實施港口流程化、無人化、智能化改造,全面推動傳統港口向智慧港口迭代升級。
開創全自動化智慧綠色大宗干散貨碼頭作業新模式,全員勞動生產率為傳統作業區的3倍;
攜手百度智能云,探索件雜貨大模型技術應用,研發“全要素+動態可視化”的可交互式件雜貨數字化堆場;
研發國內首臺新型螺旋帶斗卸船機、國內首套筒倉全自動移動裝車平臺,打造行業規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集疏運體系,生產效率提升20%……
在新技術加持下,山東港口日照港轉型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年吞吐量居全國沿海港口前列,成為我國沿海集裝箱內貿樞紐港。
2023年,山東港口日照港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7.9%。今年一季度,山東港口日照港集裝箱量同比增長15.3%。
堅持智慧賦能、創新驅動,如今的山東港口日照港正不斷“進化”,逐步成為智慧港口的典范,展現了新質生產力的巨大潛力和無限可能。
數智賦能,繪就綠色發展“新畫卷”
當前,綠色正成為新時代中國的鮮明底色,綠色發展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顯著特征。
一直以來,山東港口日照港錨定國際領先智慧綠色港建設,加快綠色科技創新技術推廣應用,推動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和諧共進,為港口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增添一抹“靚麗綠”。
山東港口日照港大宗散貨吞吐量超過總吞吐量50%,如何加強散裝物料堆場的揚塵管控,成為山東港口日照港實現綠色發展的一道“必答題”。

然而,傳統抑塵方式存在諸多不足:噴淋灑水,治標不治本,還會影響貨物水分含量;密目網苫蓋,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存在二次污染隱患。
為此,山東港口日照港開始自主探索適合港口不同貨種、不同屬性的散貨抑塵劑的配比、制備,對港區內51個品類的礦石、13個品類的煤炭及6個品類的其他礦物進行充分實驗分析,不斷優化抑塵劑配方、持續改良工藝,相繼成功研制出鐵礦石、煤炭、石油焦等抑塵劑產品,并完成“山港潤”商標注冊,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7項、國際專利兩項。
與傳統苫蓋模式相比,使用“山港潤”抑塵劑噴灑抑塵方式存在諸多優勢:抑塵效果更明顯,在使用過程中,“山港潤”散貨抑塵劑呈現出結膜快、結膜厚、硬度高、風蝕率低等優勢,有效避免了大風條件下的貨垛風蝕起塵,極大降低了粉塵排放,綜合抑塵率達99%以上。
2022年6月,山東港口日照港會同日照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有限公司編制的團體標準《港口散裝物料堆場抑塵劑及應用規范》(T/ESSD001-2022)發布,成為國內港口行業首個散裝物料堆場抑塵劑標準,為大宗干散貨粉塵治理再添新利器。
如果說抑塵劑的應用只是單點突破,那么實現全流程、立體化、系統性的環境管控就是港口綠色發展的要義所在。
在山東港口日照港石臼港區南區,利用物聯網技術聯動的環保設備可實時監測粉塵濃度,實現堆場智慧噴淋;大機自動上水,通過懸臂噴灑抑塵劑;皮帶智能清掃,全過程控制粉塵源;高大的防風抑塵墻,為露天堆場織滿綠色屏障……
通過一系列舉措,山東港口日照港逐步構建起全流程、立體化智能環保管控體系,推動環境管理不斷向智能化、集約化、精細化轉變,用“智慧”讓港口綠意更濃。
開放強港,打開港產城融合新局面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市場一體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不斷加強,不斷擴大開放步伐,更好服務新發展格局,顯得愈加重要。
作為連接全球貿易的重要交通運輸節點,港口既是開放門戶,也是暢通國內國際循環的關鍵。

山東港口日照港是“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擁有瓦日鐵路、新菏兗日鐵路兩條千公里以上鐵路直通港區,是連接中西部的關鍵交通樞紐之一。
其腹地輻射全國16省市,航線覆蓋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通達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這座年輕的港口,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長期以來,山東港口日照港充分發揮港口“供應鏈樞紐”功能,不斷加大與上下游客戶深度合作,“朋友圈”直通黃河流域、中原和關中城市群,成為中西部便捷“出海口”。
暢物流,促貿易,山東港口日照港準確把握經濟全球化新趨勢,開放的步伐越走越實,深度融入中國加快對外開放和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宏大發展棋局。
在此基礎上,日照市委、市政府將港口定位為“最核心的戰略資源”,全力完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共強大港口,聚力打造黃河流域陸海聯動轉換樞紐、北方能源樞紐、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三大樞紐”,推動日照更好地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依托港口,日照市不僅成為我國“西煤東運”和“北煤南調”的能源動脈、煤炭運輸的重要樞紐,而且以先進鋼鐵制造、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等為主導的日照臨港優勢產業愈發繁榮,一箱箱貨物由日照港漂洋過海,走向世界,也有一箱箱貨物由此搭車上路,深入腹地。
2023年,依托山東港口集裝箱一體化運營,山東港口日照港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7.9%,外貿同比增長123.6%,集裝箱航線新增俄羅斯、日韓、東南亞航線6條和水生活體進口業務,不斷賦能港口服務日照經濟的發展。
從單一的煤炭輸出港,發展成為全球大宗原材料、能源、糧食等的供應鏈樞紐,“一帶一路”重要樞紐,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山東港口日照港,正助推著日照市不斷把區位優勢轉變為開放優勢,向陸、向海,擁抱世界。
當東方潮涌,長風浩蕩,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的山東港口日照港,勢必將在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區域發展中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