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DoNews 張宇
編輯 | 楊博丞
5月30日,百度召開了以“讓智能體人人可用”為主題的2024百度移動生態萬象大會。在會上,百度搜索、文心一言APP、百度文庫、百度電商、文心智能體平臺、百度APP等百度移動生態業務都發布了基于大模型和智能體的能力升級,全面降低大模型應用門檻。
其中,百度文庫經大模型重構為“一站式AI內容獲取和創作平臺”,匯集12億優質文檔資源,發布上百項多模態AI功能,AI用戶數超1.4億,AI功能使用次數超15億,成為“學習辦公神器、家庭教育利器和兼職賺錢暗器”。同時,基于AI能力重構的百度新搜索,目前已有11%的搜索內容由AI生成,智能體數量較上個月環比增長267%。
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組總經理何俊杰表示,大模型不應該只向內卷算力、卷參數,更應該向外卷場景、卷問題,才能充分釋放大模型潛力和價值。他認為,智能體將成為商業經營的標配和基建,不僅是面向用戶,大模型正在為眾多行業帶來業態模式和商業邏輯的變革,尤其是供需對接、降本增效和內容創新。
不難發現,百度的重心正轉向大模型的應用和落地場景,然而,智能體的發展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比如如何確保技術的安全性、隱私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在處理復雜任務時,如情感理解、創造性思維等方面,智能體仍面臨巨大的提升空間。
一、智能體人人可用并不容易
智能體是在大模型基本的對話能力基礎上增加了插件工具調用等功能,其可以調用其他應用層軟件和服務,然后統一處理用戶需求,完全可以勝任自然語言界面下的個人助理工作。
“這是一個人人都有機會拿到一張船票的時代——人人可參與、人人可創造。”在2024百度移動生態萬象大會上,何俊杰強調了大模型技術對于AI普惠的顯著意義,“讓智能體人人可用,智能體就是生產力,這是每一個人放大杠桿,撬動紅利,成為超級個體的時代機遇。”
基于文心大模型及全行業數據生態資源,智慧體可實現快速推理需求、整合信息,直接獲得分析后的答案,比如日常創作或PPT制作需要配圖,可以使用“百度AI圖片助手”,實現“一句話P圖”,人人都能當設計師;再比如,創作者們想寫篇蘇州游記,要用一張蘇州園林的圖。如果對搜到的圖片不滿意,它可以按照你的要求涂掉路人,還能讓畫面里的天空變藍,把寫實的照片變成動漫風格。
事實上,為了讓智能體人人可用,此前百度已推出了三款輕量AI開發神器:智能體開發工具AgentBuilder、AI原生應用開發工具AppBuilder、各種尺寸的模型定制工具ModelBuilder。其中,AgentBuilder可以幫助開發者快速構建、訓練和部署智能體,AppBuilder可以幫助開發者快速構建AI原生應用,而ModelBuilder可以幫助開發者定制個性化的模型。
“今天的中國,有10億互聯網用戶,有強大的基礎大模型,有足夠多的AI應用場景,有全球最完備的產業體系,國家也在大力鼓勵和支持‘人工智能+’行動。每一個人,每一家企業,只需要充分利用這些工具,就可以釋放無限的創造力和生產力。”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認為,“AI正在掀起一場創造力革命,未來開發應用就像拍個短視頻一樣簡單,人人都是開發者、創造者。”
但不容忽視的是,“讓智能體人人可用”這一理念實現起來卻并不容易。
首先,智慧體涉及到大量的個人數據和隱私信息,智慧體需要整合不同平臺或應用的數據,實現信息的共享和互通,如何保障這些數據的安全和隱私,防止數據泄露和濫用,是用戶普遍關心的問題。如果無法有效解決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意味著智慧體將難以“人人可用”。
其次,智慧體需要依賴技術和智能設備來實現,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還處于探索階段,并且穩定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同時不少智能設備也難以針對AI技術進行擴展和升級,導致智能體的普及面臨挑戰。另外,當前大多數人對于AI的潛力和應用了解有限,這也導致智慧體的普及度不高。
二、AI尚未重構百度
百度喊出“讓智能體人人可用”的口號,意在借助大模型占據主導地位,并且完成一次業績的向上突破。
5月16日,百度發布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盡管總營收達到315.13億元人民幣,同比微增4%,但歸屬百度的凈利潤卻同比下降6%,僅為54.48億元。
然而在非在線營銷收入方面,百度實現了68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6%,這主要得益于智能云業務的快速發展。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李彥宏披露了多項AI驅動業務增長的數據:百度智能云營收同比增長12%,其中AI帶來的收入占比為6.9%;百度搜索持續推進AI重構,已有11%的搜索結果由AI生成;蘿卜快跑在武漢地區運營面積擴大超一倍,第一季度全無人駕駛占比超過55%,并在3月初實現全天候運營。
顯然,盡管百度AI技術已經具備足夠的知名度,但目前還不足以化解百度的競爭焦慮。
文心一言官網顯示,會員連續包月費用為49.9元,李彥宏曾在Create 2024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透露,文心一言和文心大模型的用戶數突破了2億,API日均調用量也突破了2億,服務的客戶數達到了8.5萬。雖然百度并未公布文心一言相關收入情況,但如果按客戶數和會員費計算,文心一言的收入情況并不是特別樂觀,短期內無法給百度帶來可以量化的業績增長。
不過,高盛認為,百度將繼續朝著以通用人工智能為中心的營收/利潤結構邁進,隨著企業用戶和廣告商采用其通用人工智能解決方案,這可能為百度在2024年帶來約30億至60億元人民幣的增量收入。
從第一季度財報角度來看,AI尚未重構百度。百度想利用AI重構其產品和服務,不僅是推出幾款產品或者大模型這么簡單,而是對產品邏輯徹底變革,尤其是百度需要構建一個完善的AI生態,包括技術開發者、內容創作者、廣告主等各方參與者。
此外,將AI技術深度融入百度的現有產品和服務中,需要解決技術接口、數據互通、算法適配等一系列問題,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技術投入和研發工作。對于百度而言,推出基礎大模型、低門檻甚至零門檻的開發工具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借助AI實現業績的向上突破,仍然充斥著艱難險阻。
三、卷入大模型“價格戰”
從OpenAI過去一年的動作來看,降價一直是其主旋律。5月13日,OpenAI發布了GPT-4o,不僅在功能上大幅超越GPT-4 Turbo,而且價格也只有一半。據統計,從2023年至今,OpenAI 已經進行了四次降價。
國內的大模型廠商也不遑多讓。5月6日,幻方量化旗下DeepSeek(深度求索)發布了第二代MoE模型DeepSeek-V2,API定價為每百萬tokens輸入1元、輸出2元(32K 上下文),價格僅為GPT-4 Turbo的近百分之一。此外,智譜大模型也宣布新的價格體系,新注冊用戶可以獲得額度從500萬 tokens 提升至2500萬 tokens,并且入門級產品GLM-3 Turbo模型調用價格從5元/百萬Tokens降至1元/百萬Tokens,降幅高達80%。
大模型“價格戰”很快被字節跳動推上高潮。5月15日,字節跳動發布豆包大模型,并且宣布豆包主力模型(小于等于32K)在企業市場的定價為0.0008元/千Tokens,號稱比行業價格便宜99.3%;128k的豆包通用模型定價為0.005元/千Tokens,號稱比行業價格低95.8%。
阿里很快加入“價格戰”。5月21日,阿里云宣布,通義千問GPT-4級主力模型Qwen-Long,API輸入價格從0.02元/千tokens降至0.0005元/千tokens,降幅達到97%。
繼字節和阿里云大模型大幅降價后,百度宣布兩款主力大模型免費。5月21日,百度智能云宣布,百度文心大模型的兩款主力模型ENIRE Speed、ENIRE Lite全面免費,即刻生效。據悉,前者是百度2024年最新發布的自研高性能大語言模型,通用能力優異,適合作為基座模型進行精調,更好地處理特定場景問題,同時具備極佳的推理性能。后者則是百度自研的輕量級大語言模型,兼顧優異的模型效果與推理性能,適合低算力AI加速卡推理使用。
對于百度而言,靠免費不一定能贏得競爭,“價格戰”并非終局,只有盡快實現落地才能笑到最后。
當前,大模型落地仍處于早期階段,并且大模型的能力遠未到達可以應對一切的程度,在落地中依然存在諸多掣肘,比如生態不完善、缺乏訓練數據等等,因此許多大模型即便再便宜也無人使用。
為了應對“價格戰”后的留存問題,何俊杰在2024百度移動生態萬象大會強調,智能體將成為商業經營的標配和基建,百度智能體致力于賦能生態伙伴。不過,從長遠來看,百度的工作重點仍然是普及相關知識,提升產品采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