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球財說 陶文遠
5月29日晚間,成都銀行發布一則《關于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延期暨取消部分提案并增加臨時提案的公告》,公告內容包括將原本應于6月4日召開的股東大會延期至6月12日,并取消《關于選舉成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的議案》中的《選舉董暉先生為本公司第八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的提案,增加《選舉余力先生為本公司第八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的提案。
在同一天召開的第七屆董事會第五十二次(臨時)會議,董暉作為董事也缺席了此次會議。
信息顯示,董暉現任成都銀行第三大股東成都產業資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成都蓉臺國際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而余力則是現任成都產業資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由此可以推測此次董事調換大概率與股東內部的任命有關,對成都銀行是否會產生影響目前尚未可知。
此前不久,成都銀行于5月13日晚間公告,在行長一職空缺了近半年后,經董事會審議通過,聘任徐登義為新任行長,此前其曾長期供職建設銀行,后于成都農商銀行任行長、副董事長。
徐登義此時接手的成都銀行成色還不錯,凈利潤率堪比茅臺,不良率上市行最低,超高的撥備率也顯示出即便息差受阻或資產質量出現風險,該行未來幾年仍還有不小的利潤釋放空間。
資產邁入萬億,凈利率驚人
進入2024年以來,成都銀行的股價就進入了上升通道。截止6月5日收盤報15.37元/股,年內漲幅達36.50%,在銀行股中漲幅居第二,僅略低于南京銀行的36.72%,而這離不開其財務報告交出的優異成績。
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末,成都銀行資產總額達10912.43億元,成為又一家進入“萬億俱樂部”的城市商業銀行。
2023年,成都銀行營業收入217.02億元,同比增長7.22%。凈利潤116.72億元,同比增長16.22%,凈利潤率達到驚人的53.78%,不僅在上市城商行中位居首位,在全部A股上市銀行中也一騎絕塵。甚至因為超過了茅臺2023年凈利率52.49%而受到廣泛關注。
同期利息凈收入176.54億元,同比增長6.87%;凈息差1.81%,同比下降0.23個百分點,A股上市銀行2023年凈息差的平均值與中位數分別為1.78%及1.74%,成都銀行在其中并不算突出。
非息收入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6.62億元,同比減少2.25%,由于理財及資產管理業務收入減少,及代理業務手續費支出增加等原因,2023年該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同比微增1.83%至7.51億元,支出卻大幅增長47.99%至8882.2萬元。
2024年一季度,成都銀行業務規模繼續穩步增長。報告期末總資產11786.2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01%;存款總額8345.94億元,貸款總額6909.49億元,分別較上年末增長6.94%、10.42%。
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6.3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27%;實現凈利潤28.51億元,同比增長12.87%,凈利潤率50.57%,雖然不再占據上市銀行首位,但仍高于平均水平。
“高息攬儲”,定存狂飆
2018年登陸A股后,成都銀行展開了新一輪戰略規劃,持續推進“數字化、精細化、大零售”三大轉型。
在年報中其也將政務金融、實體業務、零售負債列為三大業務“護城河”。
近幾年,推進零售戰略的城商行并不少,從實際的效果來看,成都銀行規模增長較大,但結構有些失衡,呈現出明顯的“定期化”趨勢。截至2023年末,成都銀行存款余額7804.2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9.21%;其中活期存款2629.34億元,同比增長約2.66%;定期存款4818.65億元,同比增長約30.98%。
尤其是在個人存款中,這種失衡現象更為突出,2023年,成都銀行活期個人存款、定期個人存款分別為504.21億元、3037.31億元,活期與定期比達到1:6。
2024年1月12日,一則網友發布并經多家媒體轉發的視頻顯示,在成都某條街道上一隊人馬敲鑼打鼓沿街而過,隊伍中有人拉著條幅,上寫“成都銀行定期存款3萬起三年期3.3%”。
成都銀行類似的以高利息吸引儲戶的操作并非孤例,2023年5月,就曾有媒體報道過,在市面上3.5%的利率都難尋時,成都銀行重慶分行一款名為“舒心存”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卻能達到4%。該產品在其他地區的到期年利率顯示為3.4%,但通過成都銀行手機銀行APP,輸入重慶地區客戶經理編碼后,即便儲戶身在外地也能享受到同樣高的利率。當然此舉也被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有違規異地高息攬儲之嫌。
但不得不說的是最終的攬存效果十分驚人。2024年一季度末,成都銀行活期公司存款、活期個人存款、定期公司存款、定期個人存款分別為2219.67億元、504.22億元、1839.37億元、3423.83億元,相較2023年底,活期個人存款僅增加了146.3萬元,定期個人存款卻增加了386.52億元。
不良率下降,撥備超標3倍多
2023年末,成都銀行貸款總額達到了6257.4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79.16億元;不良貸款總額42.38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61億元;不良貸款率0.68%,較上年末下降0.1個百分點,不僅在上市銀行中為最低,在所有城商行中也處于最低水平。2024年一季度不良貸款率延續較低水平,僅為0.66%。
個貸方面,截止2023年末個人貸款和墊款1233.31億元,同比增長15.27%,不良貸款率由0.58%下降至0.55%。也算逆勢下降,多家上市行去年個貸不良率處于增長狀態。
個貸中住房貸款是絕對主力,個人購房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及其他、個人經營貸款余額分別為914.93億元、180.22億元、138.16億元,同比分別增加5.93%、41.29%、75.46%,消費貸及經營貸盡管增速較快,規模上仍與房貸有較大差距。同期,其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45%、0.71%、0.97%,其中僅購房貸款不良率上升0.04個百分點,其余兩項不良率分別同比下降0.14、0.95個百分點。
企業貸款和墊款截止2023年末余額為5011.17億元,同比增長32.02%,不良貸款率從上一年的0.83%下降至0.71%。
這離不開成都銀行在政務金融領域的建設。分行業來看,2023年末成都銀行貸款占比最高的兩個行業為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及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貸款余額分別為1959.85億元、873.06億元,分別占總額的31.39%、13.98%,但不良率卻分別低至0.19%、0.00%。這些行業的參與主體通常以國央企為主,信用水平及抗風險能力較強。
作為對比,該行房地產業達到3.04%,同比上升0.64個百分點,房地產余額增加67.48億元,不良貸款余額增加4.10億元。此外,住宿和餐飲業以及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不良率分別達到了11.91%、19.57%,但整體規模較小。
此外,貸款增長的同時,成都銀行2023年信用減值損失為19.79億元,同比下降41.54%。單純看信用減值損失大幅下降,尚不能說明該行資產質量就好,不用再進一步計提撥備,而是因為該行的撥備覆蓋率已足夠高。近年來該行撥備率持續高企,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其撥備覆蓋率分別為402.88%、501.57%、504.29%及503.81%,已超監管標準的3倍多,有隱藏利潤之嫌。
較低的信用減值水平,或也是促成成都銀行在不降低撥備覆蓋率的情況下,能夠維持高凈利率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