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馮賽琪
時隔近兩年,新湖期貨IPO之路終止。
6月5日晚間,上交所披露了關于終止新湖期貨在主板IPO的決定。上交所表示,新湖期貨保薦人海通證券向交易所申請撤銷保薦。根據有關規定,決定終止對新湖期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審核。
就此,界面新聞向新湖期貨詢問公司戰略是否有新調整,截至發稿時,新湖期貨暫未回復。
去年6月份,創元期貨撤回了A股IPO申請,期貨公司的上市賽道上只剩下新湖期貨在努力。此次新湖期貨折戟,意味著國內已無期貨公司排隊A股上市。
2022年7月,新湖期貨向證監會提交招股說明書,主承銷商為海通證券,若能成功在A股上市,新湖期貨將成為國內第5家A股期貨公司。2023年3月,新湖期貨正式奔赴上交所遞交招股書。據招股書,新湖期貨首次公開發行股數不超過1.2億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25%。
營收方面,據新湖期貨最新一次披露的數據,2022年上半年公司總營收2.02億元,手續費收入8723.57萬元,占比43.13%,其中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1776.69萬元,交易所減收手續費收入6708.38萬元。
該期貨公司解釋道,公司期貨經紀業務收入主要來自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和保證金利息收入,其中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主要包含交易手續費和手續費減收。
目前,國內已有4家期貨公司于A股上市。從2023年的業績情況來看,公司之間的營收差距較大。4家公司中,永安期貨以238.23億元的營業總收入位居第一。南華期貨、弘業期貨分別以62.47億元和19.43億元的營業收入位居二、三位,最后一名瑞達期貨營收9.26億元。
從2023年150家期貨公司年度分類評級名單來看,新湖期貨的評級保持領先,連續兩年保持在AA級,而進入AA級的公司只有22家。證監會表示,該分類級別是以期貨公司風險管理能力為基礎,結合公司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市場競爭力、持續合規狀況,對期貨公司進行的綜合評價。
新湖期貨IPO道路頗多坎坷。因財務資料過期,上交所曾兩次中止新湖期貨IPO進程。2023年1月,證監會披露了對新湖期貨IPO申請的反饋意見,一口氣反饋了38條意見,新湖期貨實控人、同業競爭及營收方面的問題被監管重點關注。
新湖期貨實際控制人為黃偉,其通過公司控股股東興和投資控制新湖期貨54%的股份,通過眾孚實業、新湖集團、新湖中寶分別持有新湖期貨22%、8%、7.67%的股份,合計控制新湖期貨91.67%股份的表決權。
同業競爭方面,監管擔心,黃偉所控制的湘財證券與新湖期貨在資產管理、股票期權經紀業務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新湖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存在大宗商品的貿易業務,新湖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新湖瑞豐、新湖瑞豐源業務也涉及大宗商品的流通。若新湖期貨順利上市,黃偉手下將再添一家上市公司。
2024年以來,截止6月7日,已有73家企業在上交所終止IPO。
作為新湖期貨的保薦券商,2024年以來,海通證券手中的25單IPO項目在上交所有進展,其中,10單IPO項目終止上市道路。
其中包含保薦人和擬IPO企業聯合撤回申請,也有僅保薦人提交撤回申請。一位在投行做股的從業人員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上述主動撤回申請方式實際上并沒有什么不同,均需要企業和保薦券商同時提交材料,各自蓋章。
監管部門強調要嚴格把好上市關口。
今年3月份,證監會出臺了《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要求從源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全面從嚴加強對企業發行上市活動監管,壓緊壓實發行監管全鏈條各相關方責任,維護良好的發行秩序和生態。
嚴把擬上市企業申報質量。壓實擬上市企業及“關鍵少數”對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的第一責任,嚴禁以“圈錢”為目的盲目謀求上市、過度融資。對財務造假、虛假陳述、粉飾包裝等行為及時依法嚴肅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