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公募規模勢如破竹再創新高。
繼4月末首次突破30萬億元大關后,今日,中基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13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1家。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31.24萬億元。

具體到投資類型來看,相比4月份,封閉式基金少了2只,凈值規模反而增加了23.21億元。
開放式基金中,股票型基金新增41只,規模縮水407.31億元;混合型基金新增2只,規模同樣縮水553.37億元。
受A股縮量震蕩的影響,固收產品繼續受到市場青睞。債券基金在5月份繼續維持數量、份額、規模的同比增加。債券基金在5月份增加了27只,份額增加了2553.32億份,規模增加了3227.84億元;貨幣基金5月份數量沒有增加,仍維持在371只,份額增加了2353.28億份,凈值規模增加了2354.2億元。
不僅短債基金新品密集上架,一些存量產品也開始了限購。公開資料顯示,5月份以來,多只中短債基金扎堆提前結束募集,包括銀華月月鑫30天持有、永贏安怡30天持有、泰信添安增利九個月持有等,其中部分產品只賣了一天便宣布提前結募,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這是一只機構定制的債基,機構資金到位了,我們就提前結束募集了。”有公募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今年以來,據機構銷售的同事反饋,有一些大客戶主動提出要求“定制一只穩一點的債券基金”,“避險”成為大客戶的首選。
5月份,QDII產品有3只新增,份額減少了212億份,規模增加了3.5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