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馮賽琪
7月8日,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合約集體暴跌。遠月合約暴跌,2412合約、2502合約、2504合約、2506合約等多個合約跌停,跌幅16%;2410合約也逼近跌停,跌幅達15.59%。
主力合約2408跌幅較小,收盤時跌幅在4.06%至5430點,連漲7日后終于下跌。
今年以來集運指數(歐線)期貨表現亮眼,累計漲幅已超過300%。
期貨市場暴跌,連帶股票市場的海運板塊也全線下跌。7月8日A股收盤,海運板塊方面,國內龍頭企業中遠海控(601919.SH)跌幅最大,收盤價為14.4元/股,跌幅6.07%;海通發展(603162.SH)收盤價8.79元/股,跌幅5.79%;寧波遠洋(601022.SH)收盤價為8.39元/股,跌幅5.3%。
消息面上,巴以沖突有望實現停火。
據央視新聞,多家媒體7日報道,一名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消息人士透露,哈馬斯已初步通過了加沙地帶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的提議,并同意在實施加沙地帶第一階段停火的16天期間,繼續就交換被扣押人員等事項與以色列進行談判。
受停火消息影響,集運期貨遠期合約價格出現大跳水。
華泰期貨認為,中遠期合約更多受到地緣局勢以及中西方貿易政策影響,震蕩加劇。鑒于巴以雙方積怨較深,此前多輪談判均以失敗告終,對于此輪和談前景持謹慎觀望態度。佩澤什基安贏得伊朗總統選舉,此人被認為是堅決的親西方派,上臺后可能會改變胡塞武裝和真主黨原先政策。
廣發期貨認為,近期受地緣因素的影響,盤面上上周走強后,本周一有較為劇烈的調整。短期基本面邏輯不改,地緣方面的進展主要受制于戰爭外溢的方向,以及巴以停火草案第一階段順利進行談判后胡塞武裝在襲擊船只方面能否收斂。另外,此前多個頭部航司曾表示紅海若是能夠恢復通行,重新部署運力的時間最短也需要4-6周,而在當前倉位管理愈加困難的局面下,停火后的復航情況仍需時間觀察。
2023年8月,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合約在上期能源中心上市,這是我國首個航運期貨品種,以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為標的。
今年受紅海危機持續影響,全球集運價格持續上揚,相關期貨合約價格表現十分亮眼。7月4日,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主力合約一度飆至5811點關口,創上市以來新高,今年以來累計漲幅已超過300%。
亞歐集裝箱貿易量具有明顯的季節性,7、8、9月份是集運需求高峰期。華泰期貨認為,8月份合約面臨的供需情境為運力仍有缺口,但是需求逐漸增加;10月份合約面臨的供需情境為運力缺口逐步彌補且有機會轉為運力過剩,需求端逐月下降;12月份合約面臨的供需情境為運力過剩逐步增加,需求端逐步恢復。
7月1日起,多家航運公司開始了新一輪漲價。例如,全球航運龍頭馬士基從遠東前往西北歐的FAK費率,報價從6月下旬的3325/6500(20英尺箱/40英尺箱,單位:美元),漲至5000/9000,漲幅明顯。
馬士基首席執行官Vincent Clerc認為,紅海航運中斷將持續到今年第三季度,這種情況持續得越久,我們的成本就會越高。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到底能收回多少成本,以及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收回成本。現在看到的較高費率只是暫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