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犀牛娛樂 沈婉婷
編輯|樸芳
在古偶盛行的劇集暑期檔,有一部現偶風頭也很旺。
它就是正在湖南衛視、騰訊視頻、芒果TV熱播的職場愛情劇《你比星光美麗》,同時這部劇也是華策影視今年在都市現偶賽道的第四部作品。
作為傳統頭部公司中的“高產”代表,自去年《去有風的地方》后,華策近兩年接連產出了多部風格不同的現偶劇集,但幾乎再未有與之企及的同類作品出現。而隨著《你比星光美麗》熱度與口碑倒掛現象的顯現,對于華策而言,或許是時候復盤一下這一年多來在現偶領域的成敗,也為下一階段的賽道布局積累經驗。
《你比星光美麗》收視與硬傷齊飛
從網絡熱度和收視率表現來看,《你比星光美麗》絕對屬于今年暑期檔的第一梯隊,尤其是在一眾古偶的前后夾擊下,該劇仍然堅挺地居于“高位”。
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你比星光美麗》自7月2日開播后連續多日成為貓眼電視劇熱度日榜冠軍,并登頂多個貓眼劇集周榜單。收視率方面,CSM數據顯示,該劇在全國網已經實現收視七連冠,領跑省級衛視。
不可否認,以上的數據對于劇集來說都是值得肯定的成績。都市劇一直是備受電視觀眾青睞的常青題材,而放眼現下央視和各大衛視正在熱播的新劇,《你比星光美麗》堪稱都市劇中的“獨苗”,再加上主演譚松韻多年來塑造的熒屏角色給觀眾留下了不錯的印象,為該劇吸引力了不少自來水用戶,題材優勢與演員自帶的觀眾緣加成都是造就劇集目前收視盛況重要的一環。
然而,《你比星光美麗》在劇情和人物塑造上的“硬傷”亦顯而易見。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部劇主要講了怎樣的一個故事。簡單來說,就是把“霸道總裁愛上我”搬到了醫療投資行業,譚松韻飾演的紀星辭職創業,在投資人也就是許凱飾演的男主韓廷幫助下,二人成功收獲了事業與愛情。
“職場+愛情”的設定在都市劇中已不稀奇,但能拍好的案例少之又少,多數都是披著職場的外衣談戀愛,懸浮、劇情俗套等都是這類劇集經常會觸碰到的“雷區”。恰巧,《你比星光美麗》都碰到了,比如聲稱要靠自己闖出一片天的紀星每每事業遇阻時,都要靠韓廷明里暗里的幫忙才能解決問題,如此套路化的劇情令很多觀眾感到無聊。而如果把這部劇單純當作一部言情劇來看,男女主的感情節奏進展又顯得緩慢拖沓,CP粉們只能夾縫找糖嗑。
在人設方面,該劇也處處透露著“套路”,或多或少總能感覺到其他同類題材劇集的影子。以再次出演霸總的許凱為例,他在該劇中的角色塑造與其上一部現偶《承歡記》有同質化嫌疑,盡管出身背景不同,但無論是形象、談吐還是與女主關系的轉變,都有相似之處,甚至有人調侃他開辟了內娛“等分手”賽道。不止這一部劇,還有觀眾發現,《你比星光美麗》與《請叫我總監》兩部劇的女主人設也異曲同工,而二者的女主角都是譚松韻。
如此看來,《你比星光美麗》只能算是觀眾們劇荒打發時間的“流水劇”,但與那些真正口碑扛打的“細糠”相比,差距還是顯而易見的。
華策“嚴選”現偶,該換換思路了
細細數來,《你比星光美麗》已是華策今年以來繼《我們的翻譯官》《承歡記》《請和這樣的我戀愛吧》后的第四部現偶,如果加上去年播出的劇集,不難發現此類題材是華策近兩年在劇集領域的重點布局賽道。
去年一部《去有風的地方》以田園治愈風引爆開年檔,也為華策現偶劇提供了另一種解法。該劇播出后不僅收獲了不俗的播放表現,還在豆瓣拿下8.7高分,并且促進了影旅聯動、劇集出海等,長尾效應顯著。究其成功原因,慢節奏的生活氣質、令人心曠神怡的自然風光以及劉亦菲、李現恰到好處的演繹,共同成就了這部現偶賽道中的“清流”,引發無數觀眾的共情與思考。
自此之后,華策又推出了一系列都市現偶劇集,但這些作品的整體表現都沒能再達到《有風》的高度,即使是今年上半年攬獲廣泛話題熱度的《承歡記》,其豆瓣評分也只是剛過及格線。
仔細觀察華策這兩年的現偶,大多數都在探索“愛情+”上做文章,特別是致力于將職場戲與愛情元素糅合。從去年的《一路朝陽》《三分野》,到今年的《我們的翻譯官》《承歡記》及還在熱播的《你比星光美麗》,雖涉及了律師、翻譯官、酒店管理、醫療等多個行業領域,卻無一例外地難逃被指“懸浮”的命運,似乎陷入了某種模式化的怪圈。
總結下來,這些劇集大多數仍然停留在“編劇沒有真正上過班”的階段。在現偶中加入職場戲的初衷是讓劇情更貼近觀眾的現實生活,引發更多共鳴;但如果只是紙上談兵、不切實際的幻想,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還會讓愛情戲份的觀感大打折扣。
因此站在公司長遠發展的角度,在現偶賽道已經積累了大量作品經驗的華策未來或應考慮在保量的同時也更多關注到“質”,并保持多條賽道協同發展。
事實上,作為較早成立的六大影視公司之一,華策劇集業務涵蓋的題材類型非常多元,從主旋律到言情偶像劇都有涉足,《杉杉來了》《何以笙簫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早期爆款古偶、現偶都出自該公司。
而從其待播劇片單來看,華策接下來的布局重點也將從現偶轉向古裝、主旋律正劇、懸疑等題材,包括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太平年》、古裝傳奇劇《國色芳華》、獄偵題材電視劇《勢在必行》、近代革命劇《我們的河山》等,類型風格各異,引發不少期待。
綜上可以看到,華策影視在現偶賽道既有過令人歆羨的高光時刻,也逃不開增長乏力的瓶頸期。不過好在擅長多條腿走路的華策懂得見勢而為,換條賽道去探索,也許會有不一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