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晨光
近日,香港證監會發表《2023年資產及財富管理活動調查》(以下簡稱調查),多項主要基準指標顯示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投資者資金來源高度多元化、資產配置全球化,且資金流入強勁。
所謂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包括資產管理、基金顧問、私人銀行及私人財富管理、證監會認可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及信托持有資產。
調查顯示,全球在2023年持續面臨動蕩,金融市場則面對著高利率,但香港的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展現了一貫的韌力,于2023年底的管理資產總值按年增長2.1%至31.19萬億港元;凈資金流入(不包括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及歸屬于非持牌法團╱注冊機構的信托持有資產)急升342%至3890億港元,主要來自私人銀行及私人財富管理業務的巨大貢獻。
2023年,進行資產及財富管理活動的從業員人數為53883人。進行資產管理及相關輔助職能的從業員的比例由43%上升至44%,而這些從業員的人數增加2%至23483人。
調查顯示,于過去五年,非中國內地及香港投資者的資產一直占管理資產總值的54%-56%,而于香港管理的資產當中,配置到海外市場的比例達到60%。過去三年,香港第9類(即提供資產管理)的持牌機構數目穩步上升了12%至2024年6月的2161家。
資產管理及基金顧問業務的管理資產按年增加3%至23.06萬億港元,且于2023年錄得480億港元的凈資金流入。管理資產的增幅大致上是由客戶投資組合內的資產增值加上凈資金流入所推動。資產管理及基金顧問業務由持牌法團、注冊機構及保險公司經營,主要包括從香港向海外機構提供的基金顧問服務。
在香港注冊成立的證監會認可基金亦表現強勁,其凈資金流入于2024年首季繼續向好,錄得330億港元(42億美元),延續去年大幅反彈93%至870億港元(111億美元)的勢頭。
在香港注冊成立的證監會認可基金數目于2023年上升至914只,截至2024年首季則進一步上升至926只。這些基金的管理資產總值于2023年增長了5%,并于今年首季進一步上升3%。
另外,調查還披露了私人銀行方面的資管情況。所謂私人銀行及私人財富管理業務包括由持牌法團及注冊機構向私人銀行客戶提供的資產管理服務。截至去年12月31日,這項業務的資產總值較上一年增加1%至9.02萬億港元。2023年的凈資金流入為3410億港元。管理資產總值增加主要是由于凈資金流入所致,但客戶投資組合內的資產價值下降抵銷了部分增幅。
有59家注冊機構及44家持牌法團表示,它們在調查期內從事私人銀行或私人財富管理業務。截至去年12月31日,私人銀行及私人財富管理業務的從業員總數為10401人,當中有3422人是私人財富管理相關從業員。
截至去年12月31日,在香港的信托持有資產達5.19萬億港元,較上一年上升4%,當中88%(即4.57萬億港元)由持牌法團或注冊機構所管理。截至去年12月31日,證監會認可ESG基金的數目按年增加24%至219只,其管理資產總值上升20%至1.32萬億港元(1700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內地相關機構擴大了版圖,內地相關機構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管理資產增長4%至2.68萬億港元,連續兩年表現優于行業平均水平。這些機構的凈資金流入增加16%至1530億港元,從業員人數按年上升2%。在香港從事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內地相關持牌法團及注冊機構有149家。
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一直提供廣泛的人民幣金融產品及流動性充裕的人民幣生態系統。香港擁有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存款資金池,在所有離岸人民幣存款中占逾半數,而有關部分于2024年5月的總數為人民幣1.13萬億元。
香港亦一直是首要的離岸人民幣結算樞紐,處理全球約80%的人民幣支付。充足的流動性為香港離岸人民幣債券(也稱點心債券)的發展提供所需支持。2023年,在香港發行的離岸人民幣債務證券按年增加18.2%至人民幣7858億元。
港幣-人民幣雙柜臺模式于2023年6月引入香港股市。有關機制使投資者得以將其人民幣投資于香港本地股市,并為上市公司另辟蹊徑,助其吸納在香港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截至2024年5月22日,共有24家香港上市公司的股票以雙柜臺證券的形式買賣。自推出以來,人民幣柜臺的平均每日成交額超過1億港元。
跨境理財通計劃的優化措施于2024年2月實施,包括擴大產品和參與者范圍,提高個人投資者額度,完善投資者準入條件,及提升銷售宣傳安排。這些優化措施迅即于3月帶動跨境理財通的業務活動增長,其強勁勢頭亦一直延續至今。相較于優化措施推出前的2024年2月底,3月的內地投資者人數增加了86%至50300人,他們就基金作出的南向投資亦增加了331%至3200萬美元。
此外,在政策端,隨著內地與香港協議優化兩地之間的基金互認安排,中國證監會于2024年6月14日就落實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的優化措施而建議的規則修訂,發表咨詢文件。
截止到今年3月31日,在基金互認安排下,有44只參與基金互認安排的內地基金得到證監會認可,另有38只參與基金互認安排的香港基金獲得中國證監會批準。在基金互認安排下,香港基金當中源自內地投資者的管理資產為人民幣249.7億元,而內地基金當中源自香港投資者的管理資產則為人民幣7.49億元。
截至今年3月31日,基金互認安排下的香港及內地基金的累計凈認購額合共為人民幣266億元。截至今年3月31日止12個月期間,基金互認安排下的香港基金及內地基金分別錄得高達人民幣109億元的凈認購額,以及人民幣9250萬元的溫和凈贖回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