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楊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7月15日,原料藥公司海翔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收到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王曉洋的書面辭職報告。其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職務。辭職后,王曉洋不再擔任公司及下屬子公司的任何職務,其辭職不會影響公司相關工作正常開展。
截至本次公告日,王曉洋未直接持有海翔藥業股份。其通過2020年員工持股計劃持有公司股份,截至2023年末持股6.61萬股。公告稱,任職期間,其不存在違反做出有關承諾的情況。
王曉洋于2021年1月進入海翔藥業,同年4月被聘任為公司董秘、副總經理,2022年1月起任公司董事,前述職務的任期終止日期均為2025年11月30日。其2023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100.1萬元。
此前,王曉洋畢業于墨爾本大學會計專業碩士,浙江大學英語專業學士,2011年至2014年任職于德勤(新加坡)會計師事務所,2014年至2020年任職于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
當時公告披露,王曉洋通過受讓獲得海翔藥業2020年員工持股計劃48.88萬份,占公司2020年員工持股計劃0.21%。
海翔藥業是國內老牌原料藥公司,為全球主要培南類產品綜合供應商之一,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當下,公司業務板塊分為醫藥和染料兩部分,在公司營收中的占比約為7:3。前者是海翔藥業的起家業務,后者則是公司收購臺州前進而來。
2014年5月,公司前董事長、當時的第一大股東羅煜竑將其持有的5940萬股海翔藥業股份作價3.8億元轉讓給王云富。后者由此成為公司實控人。隨后,王云富通過海翔藥業,以18.91億元的價格買下臺州前進,即他自己旗下的染料資產。
彼時,羅煜竑被認為是醫藥領域二代接班的失敗案例,王云富收購海翔藥業的目的也受到市場質疑,有傳聞稱羅煜竑因嗜賭償債而賣出公司股份。不過羅煜竑、王云富均否認了這一說法。
同一時間,隨著原料藥生意顯露頹勢、環保政策要求趨嚴,海翔藥業當時的日子已經不算好過。公司稱,注入盈利能力較強的染料業務和相應資產,將增強上市公司資產規模、盈利能力、核心競爭力,解決上市公司目前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另外,海翔也開始往制劑業務轉型。
但相較于同在浙江臺州的華海藥業、海正藥業等同業公司,海翔的轉型步伐較慢。且現在看來,醫藥和染料的“雙輪”也沒讓海翔藥業持續跑起來。
2023年,海翔藥業營收、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1.72億元、-4.20億元、-3.41億元,繼2013年上市首虧之后,再次由盈轉虧。這一方面是因為培南和染料的價格雙雙落入低位,另一方面來自外匯衍生品公允價值變動和投資損失。
具體而言,當期,海翔藥業原料藥及醫藥中間體、合同定制業務、染料及染顏料中間體營收分別為13.57億元、2.10億元、6.05億元,分別同比下降19.15%、12.07%、22.97%,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62.48%、9.66%、27.86%。而制劑業務的營收僅為2.5萬元,聊勝于無。
同期,海翔共計提商譽、存貨及部分固定資產專項減值2.21億元,外匯套期保值業務產生的投資損失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及匯兌收益合計虧損0.93億元,相應減少利潤總額3.14億元。
這一業績滑坡在2024年第一季度有所扭轉。當期,公司營收5.28億元,環比增長6.71%,同比下降16.65%;歸母凈利潤0.33億元,同比下降22.58%;扣非凈利潤0.33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對于未來業績,海翔藥業在2024年上半年調研活動中表示,培南和染料價格雖然較2023年底有所回升,但回暖趨勢能否持續還待后續觀察。制劑方面,2023年,公司的伏格列波糖片參加第九批國家集采并中標,同年泮托拉唑鈉腸溶片通過一致性評價,當下也開展銷售,2024年制劑收入應該有量級的提升。
此外,海翔藥業稱,公司自2020年開始在資本性開支方面投入較多,包括環保設施、車間改造及新建等。2022年環保處理能力、產能端已逐步投建到位,2023年資本性投入下降,未來幾年公司資本性投入將持續維持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