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IT時報記者沈毅斌
編輯|郝俊慧 孫妍
進入7月,iPhone16系列上市開始倒計時。
7月14日,有媒體報道,蘋果兩度追加iPhone16系列手機備貨量至9500萬部,比上一代備貨量提高近10%。
蘋果的信心應該來自Apple Intelligence(蘋果AI功能)。自北京時間6月11日凌晨蘋果在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發布Apple Intelligence以來,截至7月17日,蘋果股價漲幅已經超過20%,總市值超過3.6萬億美元(約合26.1萬億人民幣),重回全球市值第一寶座。
依據往年慣例,蘋果一年一度的“新品春晚”可能在9月13日前后舉行,搭載Apple Intelligence的iPhone16系列將正式發布。
《IT時報》記者近日走訪立訊精密昆山園區發現,蘋果代工廠的旺季已經提前到來,應聘的產線工人絡繹不絕,不僅入職獎勵比去年增加了2000元以上,工作時長也達到去年頂峰時期的10~12個小時。
隨著發售日期的臨近,iPhone16的細節也不斷流出,其中包括手機右側可能會增加一個新按鈕,一位設備商向《IT時報》記者確認了此消息。盡管此按鈕具體功能尚未可知,但亦有分析人士認為,或與拍照和變焦功能有關。
旺季提前來臨
“親愛的立訊家人們,7月1日至7月31日內入職,內薦最高可得5300元,自薦最高4800元,本周持續招聘。”7月10日中午,還沒走到立訊精密昆山園區招聘處門口,《IT時報》記者便遠遠聽到廣播里循環播放的招聘宣傳。
在通往園區門口的馬路上,拖著行李箱的“廠哥廠妹”排成了一條彎彎曲曲的長隊,來自安徽的陳亮(化名)便是其中一員。
“幾乎每年我都來,拿到入職和旺季獎勵就撤。”陳亮是個“老廠哥”,2019年去鄭州富士康做過iPhone11,2021年在上海昌碩干過焊接加工。這幾年,大量代工廠向昆山遷移,他便開始每年固定在“蘋果旺季”來昆山立訊做工。最近,陳亮聽說今年入職獎勵最高可以拿到5300元,比去年高了2100元,漲幅近七成,他便提前啟動了自己的“候鳥工期”。
招聘處里,等候席已經坐滿報名的人。穿著紅馬甲的招聘員李威(化名)一邊維護秩序一邊向大家介紹,產線工人基本工資為2490元/月;加班分為工作日加班21.5元/小時,周末加班28.6元/小時;兩班倒的夜班津貼為15元/天;此外,餐補、全勤獎、星級津貼、留任獎等加起來為1400~1700元。入職六個月內,根據內薦與自薦的區別,每個月還能拿到300元~1000元不等的獎勵,“算下來綜合薪資在5500元~7000元,多勞多得。”李威說道。
看到火熱的招聘場景,正準備回去午休的天線組裝工人王婷(化名)停下了腳步,仔細觀察門上貼著的招聘信息后,不由感嘆旺季入職福利好。她告訴《IT時報》記者,自己今年2月入職時,獎勵只發3個月,最高也才3300元。
“想在旺季多賺些錢,就到新系列產線上。”王婷坦言,平時工作不算很累,準點上下班,工資在4000元~5000元間,蘋果的新系列手機一般在6月底到7月開始接單,然后逐漸產能爬坡,8月進入沖刺階段,工作時長最多可以達12小時,加上加班費,最后到手差不多能有七八千元。
立訊精密是蘋果代工廠的三駕馬車之一,盡管入局時間最晚,但訂單量占比已經超過原先的老二昌碩,成為“蘋果二哥”。
“大哥”自然還是富士康,其薪資待遇也相對更高一點。目前記者從公開渠道查到的信息是,在深圳富士康觀瀾廠區,三個月試用期內,產線工人的標準薪資為2460元/月,平時加班時薪為21.2元,周末加班時薪為28.3元;轉正后,標準薪資上升到2850元/月,平時和周末加班時薪分別上漲至24.6元和32.8元,月綜合收入為4500~8000元。
不過,從往年情況來看,目前的薪資水平或許還不是最高峰。2021年7月底,iPhone13量產前夕,《IT時報》記者探訪上海昌碩園區時,勞務中介最高返費已過萬元。或許再過一個月,廠哥們的時薪還會有一定上升幅度。
確認!“劇透”細節都是真的
自發布以來,iPhone15系列減產、砍單、降價等消息層出不窮。
Counterpoint市場調研機構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同比增長6%的情況下,蘋果手機出貨量卻同比下降13%,收入同比下降11%。IDC發布最新報告也同樣顯示,今年第一季度iPhone出貨量為5010萬部,較去年同期的5540萬部下降9.6%。一時間,“iPhone不好賣”等言論甚囂塵上。
即將到來的iPhone16系列,能否讓蘋果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自2007年1月9日,蘋果公司首次發布iPhone以來,在“果粉”中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買雙不買單。在每年一代的發布節奏中,雙數的蘋果代際產品似乎革新程度更高,銷量也更好。比如經典的iPhone4、iPhone6,以及蘋果發布的第一款全面屏手機iPhoneX。今年,iPhone16系列更是挾AI東風而來,讓人們充滿期待。
除了AI,iPhone16系列硬件配置也不斷有新爆料。科技媒體CNMO援引英國媒體的報道稱,蘋果將對標志性的Face ID系統進行重大改造,盡管沒有透露改造細節,但模塊將比以前小很多,這可能會幫助iPhone16系列縮小靈動島尺寸。
iPhone16系列到底有沒有變化?蘋果代工廠的廠哥廠妹們有發言權。
正在昆山立訊廠區門口休息的李志杰(化名)告訴《IT時報》記者,iPhone16系列整體外觀與前一代沒有太大變化,區別是重新設計了攝像頭,標準系列相機模組由原來的“兩眼”斜角變為垂直對齊,Pro系列則延續“大三眼”設計。有媒體對此推測,垂直對齊的方式將允許iPhone16標準版為Vision Pro頭顯捕捉空間視頻。
李志杰特別注意到,iPhone16右側增加了一個按鈕。這也側面證實了此前消息,iPhone16會新增與拍照變焦功能有關的按鈕。
當然,最受期待的還是Apple Intelligence。目前流露出的產業鏈信息顯示,iPhone16系列的四款機型都搭載了基于N3E節點構建的A18芯片,并將運行內存提升至8GB RAM,性能和效率似乎都在為AI做準備。
分析師對此也很樂觀。Counterpoint研究總監Jeff Fieldhack表示,預計今年晚些時候,G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加入將有利于iPhone的升級迭代,且今年支持GenAI的智能手機將占總體出貨量的11%。產業觀察家丁少將也同樣認為,雖然蘋果的AI晚于對手,但畢竟這是第一次將iOS系統AI化,即便是抱著“嘗鮮”的態度,也足以聚集龐大的消費群。
蘋果AI何時入華仍是謎團
Apple Intelligence是蘋果與Open AI的一次合作,其本質是為蘋果用戶提供了一個AI Agent(智能體),通過與iOS系統深度融合后,不僅可以讓ChatGPT-4o與Siri一起為用戶提供生成圖片、文字、對話等AI功能,更可以將應用和數據一體化,提升用戶日常操作的效率。
7月16日,蘋果正式公布了iOS 18公測版系統,同時還推出了針對開發者的iOS18 Beta3第二個版本,讓普通用戶和開發者可以率先體驗iOS 18新系統,不過Apple Intelligence和其他AI應用尚未啟動,預計將在9月iPhone16系列發布后才會正式開啟。
但蘋果中國官網上線的iOS 18介紹頁面并未提及Apple Intelligence,這被解讀為蘋果AI何時入華還未確定。
根據中國目前人工智能相關法律規定,企業在推出由大模型驅動的聊天機器人前必須獲得審批和牌照,從已公布的名單可知,尚未有境外企業開發的大模型在國內落地。也就是說,Apple Intelligence需要找一家中國大模型合作伙伴。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蘋果公司正在積極尋找可合作的中國公司,并與百度、阿里巴巴集團和初創公司百川智能進行了談判,但尚未達成任何協議。因此有報道分析,Apple Intelligence 很可能要晚些時候才會登陸中國,且推出時也將只有英語版本,2025 年才會支持其他語言。
排版/ 季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