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肖芳
界面新聞編輯 | 宋佳楠
7月25日,界面新聞從多個知情人士處獲悉,釘釘首席產品官齊俊生已于近日離職。
據一位接近齊俊生的人士向界面新聞透露,齊俊生離職主要是個人家庭原因。界面新聞向釘釘方面求證,截至發稿,對方暫未回復。
在加入釘釘前,齊俊生曾多年擔任淘寶產品主要負責人、商家事業部總經理、行業總經理等職務,對平臺產品、商業產品有豐富經驗。在釘釘任職期間,齊俊生主要負責釘釘的產品策略和發展方向。他的產品理念是,產品應堅持創造“深價值”,即在各自的垂直領域深化功能,幫客戶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齊俊生還主導了釘釘7.0和7.5版本的開發。其中,釘釘7.0版本主要圍繞高效協同進行產品升級,推出了協作新品白板、多維表,以及私有化文檔、Teambition+OKR等13項新功能。而7.5版本主要圍繞智能化進行迭代,基于阿里通義千問大模型推出了釘釘AI超級助理,旨在提高信息流轉、協同流程和決策等環節的溝通效率,減輕員工的負擔和管理者的管理難度。
他本人離職此前已經有了一些跡象。據一位釘釘內部人士透露,齊俊生原定要參加今年6月舉辦的2024釘釘生態大會AI應用大會專場,但大會當天并未現身。
不過,齊俊生的離職不會影響釘釘產品的迭代方向。他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釘釘的定位是一個超級應用,核心在于集應用平臺和生態系統于一身,整合并取代用戶和客戶之間的多個分散應用。他認為釘釘做超級應用是有條件和機會的。
最近幾年,釘釘一直朝著超級應用的方向演進,AI也成為釘釘整合眾多分散應用的抓手。據界面新聞了解,目前釘釘依然圍繞智能化方向進行迭代升級,例如升級了AI助理的思考、感知、行動系統,發布全新AI搜索,還接入了MiniMax、月之暗面、智譜AI、獵戶星空、零一萬物、百川智能等6家大模型供用戶結合實際需求切換。
但釘釘也遭遇了一些挑戰。據界面新聞了解,在AI產品上線之初,釘釘內部的想法是產品要商業化收費,目前來看難度比較大。
釘釘總裁葉軍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談到了此事。他表示,應用側的進展比想象中要慢,沒有產生較大的拉力。他強調稱這個方向整體沒問題,和20年前的網站一樣,有確定性價值,只是需要時間探索,找到一個合適的、供需雙方能接受的商業模式。
眼下釘釘依然需要一個能夠找到產品和商業化更多契合點的產品負責人。經歷了降本增效之后,包括釘釘、飛書、企業微信在內的企業協同辦公平臺都在尋求高質量增長,而不是盲目擴大DAU規模,更重視平臺營收和利潤的提升。如何為客戶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服務,帶動單個客戶付費金額的提升,是目前幾家平臺都在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