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鄒文榕
日前,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中基協)發布2024年二季度各項資管業務月均規模數據,頭部前二十強券商資管私募月均規模值得關注。
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前二十強券商資管私募月均規模合計達到4.24萬億元,環比增長9.63%。
這也是時隔三個季度,前二十強券商私募規模重回4萬億元。

數據來源:中基協、界面新聞整理
二季度券商私募資管規模“普漲”,與一季度數據相比,頭部機構月均規模新增均超百億元。
中信證券資管高居規模榜首,截至二季度末,公司私募月均管理規模達到7587.48億元,較一季度數據增長580.52億元。
國泰君安資管和中銀證券分列第二、三位,二季度私募月均規模均超3800億元;中信建投和光證資管月均規模也都站上3000億元門檻。
其中,中信建投證券二季度私募月均管理規模較環比增長675.77億元,是名單中增長規模最多的券商。
此外,中金公司、華泰資管、平安證券和國金資管二季度私募月均管理規模較一季度也均增長超過百億元。
整體上看,二季度,中郵證券替代華福證券新晉前二十強之列,公司二季度私募資管月均規模達到649.15億元,國信證券為唯一規模下降機構。
除此以外,各家機構排名雖有升有降,但規模增長成為一致亮點。
上半年股熊債牛的行情下,多家券商受訪人士認為,券商資管順勢加強了固收產品發行,由此帶動私募業務規模增長。
中基協披露,今年前6個月,全行業私募資管共發行產品4360只,同比下滑12.36%,發行總規模2747.35億,同比微增0.37%。
其中, 券商及其資管子公司發行產品2839只,發行規模1791.5億元,規模較去年同期大增27.22%。截至6月底,券商私募資管規模5.80萬億元,雖較5月小幅收縮,但依然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也較去年末提升5000億元。
從投資類型看,業內整理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固收類發行規模占比維持高位,單月發行規模占比平均在77%以上,單產品平均發行規模約8800萬元。與之對比,權益市場低迷環境下,同期混合類產品募集難度提升,單產品平均規模約3100萬左右。
“一季度(趕上了)城投債行情,二季度利率債行情??傊儌星閷θ藤Y管還是很好的,在銀行渠道可以發產品?!庇腥藤Y管高管向記者表示。
“相比其他資管機構,券商私募資管類固收產品收益相對較高,且不限購,允許個性化定制,這在銀行取消手工補息,理財資金欠配的背景下,優勢明顯。”滬上有券商也向記者提到。
據界面新聞記者觀察,今年上半年,發力固收實際上為券商資管私募及公募板塊的一致動作。
Wind顯示,截至6月末,12家有數據統計的公募持牌券商固收類基金規模合計6275.86億元,較去年末提升10.63%,權益規模(股票類+混合類)則較期初收縮12.26%至1416.76億元。
不過,據華寶證券分析,雖然券商及其資管公司尋求公募化熱情不減,但由于牌照發放未有實質性進展、公募降傭等政策引導,券商公募化進程被迫放緩。
整體而言,券商資管規模增長,但私募增速>專項增速>公募增速,產品結構持續向主動管理調整。截至2024年5月末,證券公司及其資產管理子公司管理業務規模約為8.53萬億元,較2023年末增長8.51%。
另一方面,資管規模增長無疑利好券商業績,這在近期券商發布的業績預告中已有體現。
例如,首創證券在業績預增公告表示,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和固定收益投資交易業務收入同比增幅較大,公司上半年整體經營業績同比增長。
國元證券也指出,公司以固收業務為代表的重資產部門實現證券投資收益比上年同期增加較多,促使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9.44%。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債?!毙星闃O致演繹創造了券商私募資管業務的規模盛況,但業內對下半年這一規模的持續增長卻表示擔憂。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固收資管行業面臨的資產荒壓力仍然嚴峻,在大部分重倉債券的估值收益率均已壓縮至低位后,超額收益率的獲取難度進一步提升。
“上半年券商拿存量高收益資產貼息換了一部分市場增量,隨著債市收益率的持續下跌,后期也沒有別的高收益資產可以配置了?!币蝗倘A北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向記者感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