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馮賽琪
8月2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通知,同意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雞蛋、玉米淀粉、生豬期權注冊。證監會將督促大商所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確保上述期權品種的平穩推出和穩健運行。
這意味著,大商所期權品種將增至16個,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三農”的衍生品工具將進一步豐富。目前,大商所已上市13個期權品種,覆蓋農產品、黑色、化工板塊。2023年,大商所商品期權成交量、日均持倉量占國內商品期權市場的36%、42%。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大商所將與市場各方共同做好上市前各項準備工作,確保新期權工具平穩上市運行,同時強化市場培育,為企業用好期權工具提供助力,更好服務農業高質量發展。
上述三個產品的期貨市場表現不一。8月2日,生豬主力期貨(LHM)合約收盤上漲1.88%,報18965元,創2024年以來新高,成交額133.74億元。雞蛋2409主力期貨合約上漲2.04%,報收4049元,自6月以來,雞蛋主力期貨合約一直在4000點上下震蕩。
而淀粉主力期貨(CSM)合約的價格繼續創上市以來新低,8月2日收盤下跌0.79%,報2767元,成交42.85億元,該期貨合約近兩個月來一直在震蕩下跌。
據介紹,我國是世界最大的雞蛋、生豬生產和消費國,也是世界第二大玉米淀粉生產和消費國。雞蛋、玉米淀粉、生豬期貨先后在大商所上市,2024年上半年,雞蛋、玉米淀粉和生豬期貨日均成交量分別為31萬手、15萬手和8萬手,日均持倉量分別為40萬手、24萬手和17萬手,套期保值效率保持在90%左右。
界面新聞記者從大商所了解到,雞蛋、玉米淀粉和生豬三個期權上市后,將與相對應的期貨品種和豆粕、玉米等期貨及期權工具一起,為相關產業提供同時覆蓋原料和產品、期貨和期權的更為完整健全的衍生品工具鏈條,通過發揮期貨、期權工具合力,為產業鏈企業提供更加完備的風險管理工具和更加精細靈活的避險策略,優化現貨貿易模式,滿足產業精細化風險管理需求。
“期權類似于保險,有風險收益非線性的特點,特別是對于買權來說,在支付權利金后,不需要追加保證金。”吉林金翼蛋品有限公司經理宮志強認為,從資金成本的角度,企業可以用較小的資金滿足自身套保的需求,非常適合蛋雞養殖企業。從定價機制的角度,期權有不同的到期日,也有不同的行權價,企業可以更好地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未來擬鎖定的買賣價格,通過靈活運用多種策略,實現精細化的套期保值。
中糧科技(000930.SZ)運營管理部副總經理朱勇生表示,玉米淀粉期權上市后,產業鏈企業可以針對自身經營的淀粉敞口風險,在傳統期貨套保的基礎上,形成“期貨+期權”組合拳進行“動態套保”,一方面幫助上游淀粉加工企業鎖定產品利潤,另一方面幫助下游淀粉消費企業鎖定原料采購成本。
牧原股份(002714.SZ)董事會秘書、首席戰略官秦軍認為,“生豬期權的上市將豐富企業的避險工具箱,助力企業構建新型風險管理模式,更為有效地降低經營風險和銷售風險。”秦軍表示。
6月24日,大商所就雞蛋、玉米淀粉和生豬期貨期權合約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意見稿中提到,雞蛋、玉米淀粉和生豬期權與大商所已上市期權合約設計思路一致,適用于同一套規則體系。
其中,交易單位、報價單位、漲跌停板幅度、合約月份、交易時間均與標的期貨合約一致;行權方式均為美式期權;行權價格均覆蓋標的期貨合約1.5倍漲跌停板幅度對應的范圍,滿足交易者對平值、實值、虛值期權的交易需求;期權到期日和最后交易日均為標的期貨合約交割月份前一個月的第12個交易日,交易所可以根據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最后交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