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斑馬消費 陳曉京
當方便面不再吃香,統一企業中國最大的看點,變成了茶飲料業務。
就目前而言,公司能打的無糖茶產品并不多。老牌產品茶里王之外,新品春拂綠茶今年剛上市就遭遇價格大戰,要想勝出會更加艱難。
面對外部環境和競爭態勢,日前,公司已大幅調低年初定下的全年銷售目標。
或是受此影響,一份增長的中期業績,也未能調動投資者的興趣。
股價大跌
8月7日盤后,統一企業中國(00220.HK)披露2024年中期業績。超預期的表現,卻在昨日一早迎來暴擊。股價高開低走,盤中跌幅最高10.47%,收盤仍大跌9.16%。
面對這個意外,不少中小投資者大多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畢竟,作為行業老二,公司具備較好的盈利能力,今年上半年毛利率達到33.84%,較上年同期增加2.73個百分點。
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4.49億元、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9.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02%和10.16%。公司表示,業績得以提高,乃是原材料價格下降、產能利用率提升等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飲料業務板塊收入首次半年突破百億大關,得到廣泛關注和認可。不過,這似乎沒能調動市場的情緒。
投資者更關注的,是公司的長期成長性,統一企業中國的表現,未能讓人感到滿意。
2019年至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20.2億元、227.6億元、252.3億元、282.6億元和285.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4%、3.37%、10.85%、12.00%和1.18%。同期,歸母凈利潤頻繁波動,其中,2021年、2022年,連續出現負增長。
本就小心謹慎的公司,變得更加敏感。
經濟疲軟、市場競爭等因素,已導致公司第二季度增長放緩,7月、8月的競爭進一步加劇,日前,公司管理層認為,年初定下的全年銷售目標8%-12%可能難以達到,已將目標下調至中至高個位數,即5%-8%。
中期業績披露之后,麥格里立即下調統一企業中國目標價至7.8港元,并下調2025年至2026年純利預測。
飲料挑大梁
今年上半年,統一企業中國飲料業務可圈可點。
期內,公司飲料業務實現收入100.24億元,同比增長8.3%,占總收入的64.9%。茶飲料、果汁及奶茶,分別實現收入46.67億元、17.90億元和32.8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8%、8.2%和3.3%。
含糖茶時代,公司推出統一冰紅茶,與康師傅的冰紅茶互相打擂,后來又推出小茗同學,迎合年輕一代用戶群體。進入低糖、無糖時代,公司又快速調整。
每一次市場變化,統一都積極應對,但沒能搶占到先機。
2004年,公司將茶里王引入大陸市場,時間不可謂不早。但純茶終究沒能打過風頭正勁的含糖茶飲料,7年后黯然退出大陸市場,直至2019年無糖茶風起,才二度回歸。
說起這一點,公司董事長羅智先一臉尷尬,“去年無糖茶大賣,下起傾盆大雨,但統一身上卻是干的。”
2023年,是無糖茶產品爆發之年,農夫山泉茶飲料銷售規模近127億元,同比增長達83%,三得利、果子熟了、東鵬飲料等迅速跟進,統一卻表現平淡,其茶飲料收入75.80億元,同比增長僅9%。
茶里王之外,統一也在繼續布局無糖新品。今年4月,無糖茶新產品春拂綠茶姍姍來遲,剛推出就被動卷入價格戰中。需要經過更殘酷的血戰,才能打響知名度。
即便如此,羅智先仍信心十足:“今年只要不分心,會有一些成績,對于這個部分很期待。”
方便面原地踏步
與茶飲料業務的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食品業務原地踏步。
上半年,統一企業中國食品業務實現收入49.47億元,同比增長微增0.9%,其中,方便面實現收入48.58億元,增長1.9%。
方便面不好賣了。去年,公司方便面業務收入95.94億元,較上年少賣了10.26億元。
世界方便面協會(WINA)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中國方便面市場快速下滑,年消費量由462.2億份降至2023年的422.1億份。
外賣、高鐵以及新興速食產品,對方便面市場的沖擊較大。
《方便面市場消費量的影響因素分析》報告指出,外賣市場規模每增加1%,方便面消費量減少0.0533% ; 高速鐵路營運里程每增加1%,方便面消費量平均減少0.3191%; 高速鐵路客運量每增加或減少1%,方便面消費量平均增加或減少0. 3977% ; 活躍勞工數每增加或減少1%,方便面消費量平均增加或減少0.3978%。
在這個過程中,方便面企業通過高端化,繼續維持增長。
2017年,統一曾推出高達20元一碗的臺式半筋半肉牛肉面,與湯達人、老壇酸菜牛肉面等中高端產品形成梯次布局。
據馬上贏數據,2022年一季度至2024年一季度,中國市場單包方便面均價從3.40元/包漲到3.67元/包,漲幅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