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Tech星球 陳橋輝
Tech星球獨家獲悉,微信的云開發團隊正在打造一款名為“云開發AI智能體”的應用平臺,這是一個多平臺AI智能體開發框架,用于企業和小程序提供專屬的智能體平臺。通過該平臺,用戶可以實現0代碼開發,打造專屬個性化智能助手產品。
無獨有偶,Tech星球獨家發現,螞蟻集團也在開發一款AI應用搭建工具“芝士餅”。開發者為螞蟻云通(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該公司由螞蟻集團100%控股。用戶通過該平臺也能夠在無代碼的情況下搭建AI應用,支持創作成支付寶小程序等多重產品形態。
今年以來,AI智能體應用開發平臺成為全球AI平臺的新賽道。今年1月,OpenAI推出名為GPT Store的平臺,它允許用戶創建、發現和使用針對各種目的定制的GPT,進一步降低了AI智能體應用的開發和使用門檻,也標志著“AI應用商店”時代的到來。
國內多家互聯網大廠也紛紛布局,從今年年初開始,相繼推出平替版的“GPT Store”。譬如,字節的扣子、騰訊的元器、以及百度的APPBulider等,這些AI應用商店不僅可以創作AI智能體產品,還可以對創作出的產品進行分發。
互聯網行業也對這一新的賽道充滿期待。百度CEO李彥宏在WAIC 2024演講中表示,“智能體是我們最看好的AI應用發展方向,搜索是智能體分發的最大入口”。而在2024春季火山引擎 FORCE 原動力大會上,扣子產品經理潘宇揚介紹,扣子作為字節跳動推出的新一代AI應用開發平臺,會填補大模型到用戶場景的最后一公里。
毫無疑問,集產品創作、分發于一身的“AI應用商店”,已被互聯網巨頭們視為是AI下半場的角斗場。
微信、螞蟻押注AI應用商店
作為國內兩大國民產品的微信和支付寶,不約而同地看上“AI智能體應用開發平臺”。
AI智能體應用開發平臺的出現,讓這類傳統的超級APP有了屬于自己的一個輕量級的AI產品商店,不僅能夠讓開發者通過較低門檻,開發出適配APP生態的AI產品,譬如,AI小程序、AI客服等,還能更好的服務于自己的用戶,甚至還能延伸至生態外,挖掘主端外的商業場景。
在微信云開發AI智能體應用平臺(微信AI應用平臺)的官方文檔中,也著重提到了智能體應用對于服務微信生態的重要性,該平臺所創造出的個性化智能助手產品,會適用于小程序、H5、微信客服、微信訂閱號、微信服務號等場景。
Tech星球了解到,微信AI應用平臺于今年5月10日正式上線,是微信在AI領域進程中的一項重要服務。
具體的體驗流程是,首先登錄微信云模板平臺,進入微信云模板中心。瀏覽并選擇一個適合開發者需求的智能體模板。 點擊“安裝”按鈕,安裝完成之后,即可在 AI 智能體應用中看到新安裝的智能體,可以在“我的應用”內的AI智能體應用中,選擇發布到小程序/或web網頁,或者發布到微信公眾號或小程序客服消息平臺。
開發者也可以創建專屬AI智能體應用。不過需要開發者設置好人設和回復邏輯部分,以及定義智能體的性格特點、語言風格等。最后點擊“使用AI生成建議”來一鍵生成智能體。該智能體應用同樣可以發布到小程序、Web 網頁、微信客服、微信服務號、微信訂閱號等多個場景。
螞蟻的“芝士餅”,擁有與微信AI應用平臺類似的智能體開發能力。Tech星球體驗發現,其產品亮點在于能支持0代碼搭建AI應用,可以打造成支付寶小程序,以及其他形態的AI應用。
譬如,用戶可以創建各類各樣的AI應用,包括文生圖的AI油畫應用,還有OKR管理智能體。為了降低開發者的時間成本,芝士餅擁有無限使用主流大模型能力,免費提供包括通義千問、月之暗面、智譜、百靈等在內的一些列主流大模型,供開發者創作使用。創作好的AI應用,可以發布到支付寶小程序或者芝士餅的應用廣場內,供用戶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能夠打造AI智能體應用外,芝士餅還支持開發者通過自定義數據集訓練,打造專屬的AI大模型。
爭奪AI應用商店的開發與分發權
“AI應用商店”的出現,勢必會導致AI應用開發、分發權的競爭愈發激烈,市場格局也在不斷演變。
以字節跳動的“扣子”和騰訊的“騰訊元器”為例,兩家在AI應用商店的研發方面較為迅猛。
字節跳動憑借其在海外推出的“coze”以及國內版“扣子”,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在開發上,為了加快AI智能體應用的研發速度,縮短產品上市周期,推動AI技術更快地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扣子在每次版本迭代中不斷提供高效、便捷的開發環境和工具,供開發者使用。
Tech星球與多位字節技術專家交談了解到,他們認為AI應用商店不僅是技術的創新,更是塑造未來應用形態的關鍵力量。在他們看來,AI智能體能夠打破傳統應用的局限,實現更加自然、高效和個性化的交互。
在分發方面,扣子平臺不僅支持用戶將開發好的智能體,分發到字節系的飛書、掘金、抖音等產品,還允許分發到微信客服、服務號和微信訂閱號,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分發體系。據新榜統計,截至今年5月,扣子的訪問量已相當可觀,其平臺的智能體應用數量也超過2萬。
騰訊的“騰訊元器”雖然上線稍晚,但也不容小覷。“騰訊元器”側重于依托自身龐大的社交生態體系,通過將元器與QQ、微信等社交平臺深度整合,利用用戶基數和社交關系鏈來推廣應用。目前,騰訊元器內的AI應用,已經可以分發到QQ智能體和微信客服,還可以支持分發到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
智能體應用平臺對于騰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騰訊科技對話騰訊混元大模型負責人劉煜宏時,曾提問“你認為智能體是AI時代的APP嗎”,對此劉煜宏很確定地說,“我認為是的”。
值得關注的是,字節扣子和騰訊元器為了保持在市場中的高強度競爭,各自AI應用商店的版本更新頻次不低。Tech星球通過兩家平臺的版本更新日志與開發計劃發現,自上線以來,兩家平臺的版本迭代基本保持在一個月2-3次更新,且每次更新帶來了功能性更強的體驗。
不能忽視的是,在AI應用開發、分發權競爭中,生態構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完善且強大的生態系統才能夠整合各方資源,為用戶提供更豐富、更便捷的服務。
譬如,字節跳動通過將扣子與飛書等產品的深度融合,構建起從開發到應用的全流程生態,為創業者提供了從組建團隊到產品驗證的完整鏈路。騰訊則憑借微信、QQ 等社交平臺的龐大用戶基礎,試圖打造以騰訊元器為核心的社交與AI應用結合的生態。
下一個千億規模的“蘋果稅”
如果大廠們的AI應用商店,效仿App Store的商業模式,依靠商店內的智能體應用收入分成,有望創造出新的增長點。類比傳統的APP商店,應用收入分成是一塊很大的蛋糕。
據蘋果公布的2024年第三財季業績顯示,軟件服務營收同比增長14.1%,達242.13億美元,占總營收的28.3%。而在2015年一季度,蘋果的軟件收入占比僅為6%左右,近10年時間內增長了4倍。
服務營收亮眼的表現,得益于“蘋果稅”,即應用收入的分成,蘋果公司對其App Store上所有應用的數字內容消費收取的傭金,通常為15%到30%。這項費用適用于應用內購買和訂閱服務。
而且,從市場規模來看,智能體應用正處于爆發式增長,據marketsandmarkets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自主智能體市場規模為3.45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達到29.92億美元,2019-2024期間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54%。
這意味著,大量智能體應用將會以軟件助手的形態出現,同時原有軟件形態的助手類產品也會升級迭代為自主智能體。誰擁有AI應用商店,也就意味著誰就有了商業話語權。
PC時代是Web,移動互聯網時代是APP,AI時代就是智能體。但是,AI應用商店面臨的挑戰依舊不小。
如今,價格戰在市場競爭中愈發激烈。為了爭奪市場份額,許多平臺紛紛降低價格,甚至不惜犧牲利潤空間。2024年5月,字節跳動、阿里、百度和騰訊等國內大模型廠商均調整了旗下大模型產品的定價策略,在行業內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另外,AI應用商店的開發門檻仍需進一步降低。然而,當前許多平臺存在操作流程繁瑣、界面不友好等問題。復雜的功能設置和參數調整讓用戶感到困惑,增加了使用的難度和學習成本。例如,字節扣子在模型配置過程,需要用戶具備較高的技術知識,這對于非技術背景的用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障礙。
作為智能體應用的容器——AI應用商店,已成為AI下半場巨頭們的必爭之地。從目前來看,各大玩家仍處于起步階段,競爭的好戲還在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