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馮賽琪 孫藝真
9月4日晚間,國聯證券(601456.SH)公告,在召開的2024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審議通過了關于國聯證券收購民生證券等相關議案。
根據國聯證券股東大會決議公告,重組方案相關議案的通過率均在98.3%以上,獲得股東大會的高票通過。
界面新聞從國聯證券相關人士處獲悉,根據程序,后續本次重組項目還需完成材料申報、監管問詢、上會審核及注冊等環節,“后續將按照監管相關要求,穩妥有序推進完成相關工作,為后續雙方各項整合工作的穩步推進打下堅實基礎。”經監管審核并獲批后,將正式進入兩家證券公司整合融合階段。
9月3日晚間,國聯證券披露,收到江蘇省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出具的《江蘇省國資委關于國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的批復》,江蘇省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則同意國聯證券本次資產重組和配套融資的方案。
或受此消息提振,9月4日,國聯證券股價一度上漲超7%,引領多家券商股價上漲。截至收盤,國聯證券報收9.82元/股,漲3.7%,目前市值246億元。
4月25日發布停牌公告,5月14日、8月8日分別發布重組預案、重組草案,今日“國聯+民生”方案終于獲股東大會高票通過。
此前,國聯證券表示,將充分利用無錫市的產業優勢和股東賦能、上海市的金融資源和人才聚集優勢,實現業務地域版圖的擴張、客戶與渠道資源的共享、業務優勢的互補,并在各類業務上實現協同,從而實現跨越式發展,進一步增強上市公司的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上市公司股東利益的最大化,增強上市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
根據半年報,上半年國聯證券營收10.86億元,截至2024年6月底,國聯證券總資產933.33億元,較2023年年底增長7.12%。
具體來看,營收主要靠經紀及財富管理、資產管理及投資這兩部分業務帶動,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收入3.78億元,資產管理及投資業務以3.21億元營收位居第二,同比增長98.31%。在投行業務方面,盡管市場整體活躍度有所下降,國聯證券仍保持了相對穩健。
投行和研究所等業務則是民生證券的傳統強項。業內人士認為,民生證券作為市場上相對“稀缺”的優質并購資產,其業務特點鮮明。
研究業務方面,最新數據顯示,9月1日,隨著2024年上半年各大券商經營數據出爐,民生證券成為分倉傭金排名前二十的券商中,唯一分倉傭金收入同比實現了正增長的券商,前進10個位次,行業排名達到第九位,逆勢沖入前十。
投行業務方面,近兩年,民生投行在IPO過會數量、承銷保薦收入和在審項目數量均位列行業前列。2023年全年,民生證券過會IPO項目18家,IPO項目過會數量排名行業第三;發行上市20家,行業排名第四位;在股轉系統掛牌18家,排名主辦券商第三。截至今年上半年,民生證券投行業務仍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民生證券在審項目26單,排名第三。
從政策端來看,2023年底,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后,市場掀起了一輪券商并購重組的浪潮,“并購”儼然已經成為證券行業發展中重要的關鍵詞之一。
券商并購持續加速。年初至今,已有多起并購券商并購案件對外官宣或取得實質性進展。
截至目前,與市場其他正在推進中的券商并購重組案例相比,國聯證券與民生證券的工作進度最快。此外,還有浙商證券(601878.SH)和國都證券、西部證券(002673.SZ)和國融證券、國信證券(002736.SZ)和萬和證券都有所進展。
7月份,浙商證券披露,證監會已依法受理國都證券變更主要股東、實際控制人的申請。公司股東資格尚需取得中國證監會核準。
西部證券收購國融證券控股權事項、國信證券購買萬和證券53.09%股權事項,尚在籌劃階段。
中航證券分析師薄曉旭認為,目前監管明確鼓勵行業內整合,在政策推動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趨勢下,并購重組是券商實現外延式發展的有效手段, 券商并購重組對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優化資源配置以及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同時行業整合有助于提高行業集中度,形成規模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