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作為寧波智博會的友好合作單位,已連續多年攜手人工智能企業組團參展,9月6-8日協會攜手多家人工智能企業亮相4號館——未來產業館大模型與具身智能產業集群展區,展示涵蓋智能芯片、智能語音、智能機器人、大數據、視覺識別、大模型應用落地等領域的最新技術應用成果與行業解決方案。
6日下午,首屆“AI+ESG賦能可持續發展”主題活動,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3號館大會活動區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寧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浙江寧旅國際展覽有限公司主辦,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承辦。
活動以“智能鏈接,共筑可持續發展”為主題,深入探討AI與ESG的結合路徑,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邀請人工智能領域專家、企業高層及ESG領域的權威人士,通過主題演講的形式,分享AI與ESG結合的最新觀點、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為參會者提供全方位的學習和交流平臺,共同推動AI與ESG的深度融合與可持續發展。
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執行會長郎麗艷女士主持本次會議。她表示,希望通過“第十四屆智慧城市與智能經濟博覽會”活動,能夠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與發展,為建設一個更加綠色、和諧的智慧城市、實現智能經濟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持。

寧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黨組成員汪輝出席活動并致辭,指出ESG包括從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三個方面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對于寧波企業非常重要。近年來寧波制造業發展比較健康,今年上半年經濟指標中工業增長值增幅8%和全省增幅持平,同時高端裝備、新材料包括高新技術都達到10%以上增長,反映整個經濟快速健康的增長模式。目前,寧波規上企業綠色化改造率達34%,企業在綠色化改造當中提升了環境融合度、國際接軌度。
希望通過本場活動,與專家學者、業界領袖,共同探討寧波企業綠色化改造、可持續發展、人工智能與實體企業相融合等問題,讓寧波在AI+ESG進一步突破,更快更好的發展。
汪輝表示,感謝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對本次活動的精心組織和策劃,希望進一步加深寧波與深圳兩地企業合作對接,希望一南一北能夠建立起更深厚的友誼橋梁。預祝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深圳大學計算機與軟件學院教授、深圳大學計算機視覺研究所所長沈琳琳以《垂域多模態大模型》為主題,引入介紹其研究團隊開源的首個中文百億參數大模型“伶荔”,以及基于大模型的數字人,多模態醫學問答模型,人臉、超聲等垂直領域的多模態大模型等研究工作成果。
深圳大學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付樂帶來《生成式人工智能驅動下的中國企業海外ESG發展戰略》主題演講,探討了生成式AI技術如何改變中國企業海外業務模式。分析了企業海外推廣ESG實踐的具體路徑和策略;提出了生成式AI技術,對中國企業在促進技術創新、提高生產效率和開拓新市場等方面的作用;強調了AI與ESG之間的聯動效應,即推動企業實現綠色發展,還助力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和改善治理結構。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王了為我們揭示《清潔技術(Clean-Tech)的采用和風險對沖》,研究了在可持續供應鏈背景下清潔技術的采用與風險對沖之間的關系,并提出了一個模型來分析企業如何利用碳交易與相關金融工具進行風險對沖來達到最優生產規劃,揭示了風險對沖對可持續運營和技術選擇的重要影響。

上海云譯人工智能有限公司總經理盧建祥演講的主題是《人工智能技術在區域國別研究系統中的應用》,分享了人工智能技術特別是其中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如何極高效的降低數據處理的人工消耗,并提高數據處理質量,助力區域國別學研究。

中昊芯英(杭州)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方案架構師平曉峰以《TPU架構AI芯片:基于超高性能構建綠色算力》為主題,分享TPU芯片在構建綠色算力基礎設施中的關鍵角色,以及它們如何支持企業和組織實現ESG目標。介紹TPU架構的AI專用芯片的高算力、低能耗的特性,在綠色算力領域如何成為AI大模型算力基礎設施的“綠色先鋒”。

普華永道中國ESG可持續發展總監張年剛分享主題《AI在ESG領域的應用思考》,分享了基于人工智能AI等數字化應用構建的可持續解決方案,助力國內外企業高效地實現ESG的管理提升和轉型,并結合實際案例介紹此套可持續解決方案的高效性。為我們描繪一幅科技與環境、社會責任相結合的美好藍圖。

本次活動聚焦人工智能與ESG(環境、社會、治理)的深度融合,探索了AI科技如何助力企業實現綠色轉型與社會責任提升。通過專家分享、案例展示,參會者共謀可持續發展新路徑,展望了AI賦能下的美好未來。特別鳴謝深圳云譯科技有限公司為本次大會提供中英文翻譯支持。

活動同期,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組織十四家深圳人工智能相關領域企業,亮相第十四屆智慧城市與智能經濟博覽會4號館未來產業館大模型與具身智能產業集群展區,匯聚行業領先技術,聚焦智能機器人、智能制造、智能語音、智能芯片、大數據等重點領域,展示最新前沿技術與應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