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富充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澳大利亞最大葡萄酒莊奔富近日傳出要在國內建立葡萄酒廠。奔富母公司富邑葡萄酒集團(以下簡稱“富邑”)在媒體回應中證實了這一消息。
“這個選擇可能是出于兩方面考量,一是避免未來再次被雙反,同時可以把供應鏈進一步打通,拓展中國市場?!北本﹪H酒類交易所市場部總經理張夢分析稱。
受奔富的“多國原產地”產品策略影響,它此前推出中國寧夏與云南出產的奔富產品,不過上述兩款產品均為代工。CWT 521由華致酒行董事長吳向東旗下的香格里拉酒業代工,寧夏產區的奔富一號則由保樂力加代工。
品牌自有工廠可以更好地貫徹奔富的管理運營,提升對中國市場配送的效率并節約運費,從布局工廠的意愿也可看出奔富對中國市場的未來增長抱有信心。
今年6月,奔富中國區總經理吳明峰曾在廣州發布會上預測,未來3年,中國葡萄酒行業或將有10%的增長,也就是近200億元的市場增量,葡萄酒將迎來增量時代。
因其討喜的品牌名和產品策略切準中國消費升級階段的商務用酒需求,中國已成為奔富最大銷售市場,即便在“雙反”期間也是如此。尤其在全球葡萄酒市場萎靡的情況下,稅收政策放開后的中國市場為澳洲葡萄酒銷量迅速帶來提升。
2020年起,中國對澳洲實行“雙反”政策,澳洲葡萄酒在中國銷售面臨高額稅率。今年三月,“雙反”政策放開后,包括奔富在內的澳洲葡萄酒重返中國市場,這帶動了富邑和整個澳洲葡萄酒銷售額的在短期內增長。
根據富邑2024財年報告(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奔富在亞洲的銷售收入為6.29億澳元,同比增長34.7%,占奔富銷售總收入62.92%的份額。澳大利亞葡萄酒協會(Wine Australia)發布的出口報告顯示,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澳大利亞葡萄酒盡管出口量微降0.2%,但出口總額上漲17%至22億澳元。
與“雙反”后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形成反差的是,不算樂觀的國際葡萄酒市場。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在行業年度報告中提到,2023年葡萄酒消費量下降了2.6%,跌至199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澳大利亞葡萄酒協會今年7月發布的《澳大利亞葡萄酒行業的危機和前景》顯示,澳大利亞目前的葡萄酒庫存與銷售比接近2010年平均水平的兩倍,對各大酒莊造成了嚴重的現金流問題,同時也讓下一年的庫存容量所剩無幾。
不過,“雙反”解禁后中國訂單的猛增主要是受澳洲奔富在中國市場長期缺席的影響。事實上,中國葡萄酒業同樣自2023年起便呈現動銷疲軟的態勢。
2024年前六個月,國產葡萄酒“行業一哥”張裕出現營收下滑22.6%,利潤同比大跌39.17%。今年上半年,主營葡萄酒業務的10家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4.02%,凈利潤1.66億元同比下降30.24%。關于業績不振的理由,多家企業在財報中給出相近理由——受經濟形勢、消費降級影響,以及受到其他酒類飲品擠壓,國內葡萄酒市場持續低迷。
提及奔富品牌的銷售情況,河北經銷商邢冬告訴界面新聞記者,澳洲奔富回歸以后,連續做了很多場品鑒會,在宣傳上的力度不小,邢冬自己的公司也在本地商超渠道促銷推廣上也下了不小力度。但去年以來,宴請、送禮場景減弱,相應用途的葡萄酒銷量下降,對于主打商務場景的奔富來說也出現需求減弱的情況。
“‘雙反’放開后,大量產品運抵中國。動銷較弱的情況下,目前奔富主力產品BIN389、BIN407銷售情況尚可,但這兩個單品的銷售利潤較薄。其它產品受整體行業蕭條影響銷售情況不算理想?!毙隙f。
基于當前市場實際情況,奔富對中國市場的代理政策進行調整,減少經銷商的搭售任務,這也體現了其更加重視對中國市場的維護。
此前代理商銷售暢銷品BIN389、BIN407時,需要搭售母公司富邑旗下紛賦、貝靈哲、璞立等品牌產品或奔富其他系列。但經垂類媒體酒業家向多位酒商求證,5月底以來奔富逐漸放開代理政策,經銷商可只做奔富系列而不用再搭售其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