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孫藝真
中秋節小長假后首個交易日,多只寬基ETF成交額持續放量,帶動滬指險守2700點整數關口。
9月18日,滬指開盤主要指數表現低迷,午后一度跌破2700點,創今年2月6日以來新低,兩市超4500股飄綠;隨后,滬指率先翻紅爆拉逾0.6%,深證成指跟漲,2700點失而復得。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收盤,滬指漲0.49%,報2717.28點,深證成指報7992.25點,漲0.11%,創指報1533.47點,跌0.11%。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4817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縮量468億。
分板塊看,工程機械、摩托車、家用電器、煤炭、海運、石油天然氣等板塊漲幅居前,多元金融午后發力逆勢上揚;農業、環保、電腦硬件、文化傳媒、餐飲旅游、醫療保健等行業板塊跌幅均超1%。
個股方面,光刻機、光刻膠概念大漲,同飛股份(300990.SZ)、海立股份(600619.SH)漲停,藍英裝備(300293.SZ)、東方嘉盛(002889.SZ)、國林科技(300786.SZ)等領漲。貴州茅臺(600519.SH)股價則跌超2%,盤中創階段新低。
今日,多只寬基ETF成交額顯著放量,超過前一交易日(9月13日)成交規模。Wind數據顯示,臨近尾盤,滬深300ETF(510300.SH)成交額突破39億元,滬深300ETF易方達(510310.SH)、上證50ETF(510050.SH)成交額突破20億元。
“強勢股板塊補跌往往是市場調整末期的常見信號。”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認為,前期表現較為強勢的銀行等板塊強勢股補跌現象明顯,市場情緒已經極度低迷,處于磨底階段,具備市場底部特征。
中信證券指出,從市場磨底的階段來看,近兩周中央匯金持續縮減購入股票型ETF的規模,“托底”性質資金流入的減少可能會加快股價充分反映市場預期和情緒的進度,縮短A股的磨底期。
從配置策略來看,中信證券認為,在經濟基本面依舊偏弱、長久期國債利率不斷下行的環境中,紅利的底倉價值依舊存在,但在結構上要規避有基本面波動風險的品種;同時,目前已充分反映海外衰退和貿易摩擦風險的出海板塊中的優秀公司具備配置價值。
東吳證券陳剛指出,強勢板塊的補跌或是市場見底的信號。多個跡象表明,指數已經處于底部超跌狀態,短期可能迎來反彈。中長期隨著穩增長政策發力,經濟復蘇斜率上修,A股有望進入新一輪上行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