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鄒文榕
中銀證券(601696.SH)百億基金經理卸任了。
9月20日,中銀證券連發5份基金經理變更公告,因工作調整,基金經理王玉璽卸任中銀證券安弘(004807)、中銀證券安匯三年定開(009799)、中銀證券安添3個月定開(016212)、中銀證券匯興一年定開(008863)和中銀證券匯興定開(008863)五只債基的基金經理。
知情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目前,王玉璽卸任系崗位調整,未來將專注于私募領域。
Wind顯示,此前于5月21日,王玉璽還卸任了其在管時間最長且規模最大的一只產品——中銀證券安進(003929),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該產品規模為338.08億元。
至此,年內王玉璽已卸任6只基金。卸任前,王玉璽管理公募總規模523.63億元(在管產品合并計算,不區分基金經理位次,下同),為中銀證券唯一一位管理規模超500億元,管理基金年限超5年的債券類基金經理。
卸任后,王玉璽在管規模僅剩15.41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王玉璽,2006年至2016年期間,曾先后在中國農業銀行資金運營部、金融市場部工作,擔任交易員、高級交易員。2016年6月,王玉璽加入中銀證券后開啟公募基金管理工作,迄今投資經理年限8.06年,歷任管理基金數24只,在管基金3只,基金投資類型以債券型基金為主。
有券商資管負責人向記者分析,基金經理從公募轉戰私募,或源于私募業務沒有合適的投資經理,也可能是公募基金經理業績不錯,可以滿足私募客戶定制需求等。
不過,從投資實績來看,2019年4月之后,王玉璽整體投資業績未跑贏中證綜合債指數,任職總回報29.90%,低于同期中證綜合債指數回報40.51%。

實際上,“大而不強”的特點在中銀證券其他幾位債券型基金經理身上亦有體現。
Wind統計,王玉璽卸任后,產品主要由余亮、曹張琪、呂文曄以及王文華等人管理。
截至2024年9月20日,四位基金經理管理規模分別為983.11億元、131.91億元、103億元和60.98億元,在中銀證券任基金經理年限分別為4.86年、4.17年、5.42年和2.67年。
截至9月20日收盤,四位基金經理近三年業績表現均跑輸中證綜合債指數以及國債指數。
不過,業績不佳似乎并未影響產品的“吸金”程度。
Wind顯示,今年上半年,僅王文華管理的中銀證券匯裕一年定開(017596)規模便實現增長20.17億元;呂文曄管理的中銀證券現金管家(003316),以及曹張琪管理的中銀證券安添3個月定開(016212)規模還分別較2023年末增加9.42億元和8.58億元。
上述三只產品中,中銀證券現金管家為貨幣型基金。其余兩只均為中長期純債型基金,且近三年均未跑贏中證綜合債指數收益。其中,王文華管理的中銀證券匯裕一年定開還未能跑贏其業績比較基準。

整體上看,作為14家擁有公募牌照的券商/券商資管管理人之一,截至2024年9月20日,中銀證券在管公募規模1310.43億元,僅次于東證資管,位列第二。
在產品投資類型方面,中銀證券公募基金規模也尤為倚重債券型基金的帶動,為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前四的券商/券商資管中,唯一一家債券型基金規模比重超9成的機構。
公司2024半年報披露,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中銀證券受托客戶資產規模5025億元,市場排名第7。其中,公募管理規模1225億元,私募資管業務規模3800億元,均較2023年末實現增長。
但受托資金規模低于2023年中期的5163億元,市場排名也較去年同期下降4名。今年上半年,公司資管業務實現手續費傭金凈收入2.62億元,同比下滑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