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靖
9月30日,中證金融公司微信公號發布轉融通和融資融券業務數據顯示,截至9月27日,轉融券余額降為0。這意味著,市場存量轉融券業務已經全部了結。
來源:中證金融官微
今年,全市場轉融券余額大幅減少,從2023年底的1104.17億元降至9月30日的0元,這不僅顯示了市場對監管政策的積極反應,也證明了我國資本市場在改善融券業務和增強市場穩定性方面的堅定決心和顯著成效。
轉融券業務曾在中國資本市場扮演關鍵角色。據wind數據,2021年9月10日,轉融券余額達到峰值1822.47億元,余量88億股,覆蓋3200多只股票。但隨著市場和監管政策的變化,該業務正面臨多重挑戰。
證監會此前為切實回應投資者關切,維護市場穩定運行,依法批準證金公司暫停轉融券業務的申請,自7月11日起實施,存量合約不得晚于9月30日了結。證金公司落實相關工作要求,穩妥有序壓降存量規模,逆周期調節作用正逐步顯現。
截至2024年6月底,融券和轉融券的規模分別減少了64%和75%。融券的規?,F在大約占A股流通市值的0.05%,而每日融券賣出額占A股成交額的比例也從0.7%降至0.2%,顯示出對市場的影響力大幅減弱,這為暫停轉融券業務提供了合適的環境。
長城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毅表示,“暫停轉融券業務、提升保證金比例是落實‘新國九條’的重要舉措。證監會也在相關文件中規定,禁止大股東、董事、高管參與以本公司股票為標的物的衍生品交易,禁止限售股轉融通出借、限售股股東融券賣出,防范利用‘工具’繞道減持。暫停轉融券業務、提升保證金比例有助于維護市場公平,維護中小投資者權益。”
“總體來看,相關業務將逐漸收縮,市場也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鼻迦A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表示,從長期來看,隨著轉融券業務的暫停,頭部機構、公司高管等利用券源優勢和信息差優勢進行壟斷做空,謀取私利的現象將進一步減少,市場將逐步回歸到更加規范健康的交易環境中來。
針對轉融券業務后續趨勢,有觀點認為,暫停轉融券業務或為階段性調整。隨著市場穩定性持續提升、相關交易制度不斷完善,轉融券業務存在再度放開的可能性。
兩融業務是刺激A股市場交易的重要渠道,也是券商一項重要的基礎業務。對于券商而言,在業務規則、市場及監管環境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兩融業務收入已呈現連年下滑態勢。
對于暫停轉融券業務的行業影響,中信證券金融產業首席分析師田良表示,“證券公司融券業務高度頭部集中,十大券商融券業務市場份額在90%左右。2022年,十大券商融券業務規模為959億元,利息收入在57億元左右。從數據來看,頭部券商受到的沖擊顯然更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