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文娛商業觀察 德黑蘭
7天的國慶小長假已經過半,你為哪一部電影邁進了影院?
是特別應景的抗美援朝戰爭片《志愿軍:存亡之戰》,是陸川導演“八年磨一劍”的科幻動作片《749局》,是趙麗穎主演的打拐復仇爽片《浴火之路》?亦或者為情懷“買單”,在《熊貓計劃》《變形金剛:起源》《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6:迷你大冒險》中三選一?
目前,從票房來看,今年的國慶檔“吃”得觀眾有些消化不良。檔期單日票房在首日爆賣近5億后,火速流露出了“后勁不足”的態勢,次日票房環比大滑26.4%,第三日的環比下滑幅度依舊令人咋舌,達16%。
單這么說,沖擊力可能不夠強,和近三年的國慶檔做一下比較就很直觀了。
2023年國慶檔的首日票房(9月29日)為3.68億,表現不及今年驚艷,但檔期次日票房環比上漲13.3%,第三日又環比上漲3.1%,到第四日才出現了19.5%的環比下滑。隨后第五日、第六日的單日環比降幅都在10%以下,而且直至第7日,檔期的單日票房體量才跌到2億量級。
同樣的,2022年、2021年國慶檔的次日票房呈現得也都是環比上漲的態勢,并且單日票房首次出現環比下滑時,跌幅也都在10%左右。
需要強調的一個大前提是,今年國慶檔的平均票價創四年新低,平均票價不到41元。
不過,雖然隨著新片口碑的全面釋出以及《出入平安》的撤退,今年的國慶檔已無法再向“黑馬”要刺激,但據燈塔專業版顯示,截止發稿前,國慶檔距離20億的保底目標僅存在近5億之差。
綜合《志愿軍:存亡之戰》《浴火之路》《熊貓計劃》等的票房走勢看,在余下3天的時間內填平這個差距,還是可以期待的。
后來居上的贏家
盡管“先發制人”這一經典兵法策略一直被商業界奉為圭臬,但現實地講,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從來都只有失敗者,而沒有遲到者。
這一點,在今年的國慶檔就被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志愿軍:存亡之戰》《749局》未正式官宣定檔前,觀眾對國慶檔的關注主要集中在《浴火之路》《出入平安》上,其中《出入平安》更是彼時國慶檔中唯一一部被媒體預測可能沖擊10億的影片。
然而,故事的走向很快就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據燈塔專業版顯示,國慶檔預售開啟首日,《749局》《志愿軍:存亡之戰》的預售票房火速躋身檔期前三甲之列,《出入平安》僅以51.7萬的預售票房拿下了第五名,甚至還被處在第四位的《危機航線》甩開了超一倍的追趕距離。
隨后,《749局》的預售票房數據持續走高,不僅擊敗《浴火之路》登上燈塔2024年國慶檔預售票房榜冠軍寶座,更在檔期預售的最后一天以單日預售突破2000萬+、總預售破6300萬+的優異表現點燃了市場。
乘勝追擊,在2024年國慶檔排位賽正式打響的第一天,《749局》又以1.74億的單日票房成績奪得了國慶檔的首個日冠。
很可惜的是,《749局》的屁股還沒坐熱,就在次日上午被《志愿軍:存亡之戰》勇奪桂冠,在第三日又被《浴火之路》從亞軍的位置擠了下來。
燈塔專業版顯示,《志愿軍:存亡之戰》是今年國慶檔唯一一部單日票房連續4天破億的影片,而且燈塔AI預測該片在第五日的單日票房也將達到億量級。
能夠確定的是,按照目前的票房走勢,《志愿軍:存亡之戰》已經具備沖擊10億票房大關的市場勢能,成為今年國慶檔檔冠也已經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749局》正逐漸深陷“跌跌不休”的漩渦。
上映次日單日票房環比斷崖式下跌55.7%,回落至8000萬以下;第三日跌幅依然接近50%,票房不足4000萬;到了今天,單日票房又被《熊貓計劃》反超,相對于《危機航線》的優勢也僅僅100萬出頭。
這也正是導致今年國慶檔單日票房連續出現“高臺跳水”的主要原因。
消化不良的觀眾
誰都無法否認,無論電影供給的數量多么龐大,市場始終都是大多數人在看小部分電影。
如何成為被大多數人選擇的“小部分”?一半靠實力,一半靠氣運。
主旋律電影與國慶檔有著天然的高適配度,也一度被視為“票房靈藥”,尤其是在《戰狼2》之后,院線市場每年的票房總榜TOP10中總少不了這類題材的身影,其中于2021年上映的《長津湖》至今仍穩坐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的冠軍之位。
但硬幣的另一面,隨著市場的熱情高漲,該類影片不僅出現了明顯的產能過剩,品質呈現也越發層次不齊。受此影響,觀眾在近兩年逐漸流露出了明顯的“致敬疲勞”。
最直接的作證是,《志愿軍:存亡之戰》的前作雖在2023年拿下了兩大平臺的國慶檔新片口碑第一,但檔期內的最終累計票房卻不足5億,遭到了《堅如磐石》(豆瓣6.0分)和《前任4:英年早婚》(豆瓣5.5分)的雙重碾壓。
回到今年,《志愿軍:存亡之戰》取得了比前作更亮眼的口碑成績,并再一次在兩大平臺(豆瓣7.3分、貓眼9.7)上呈現出領跑之姿。
但這只是助力其奪冠的一半,另一半是,觀眾在這個國慶檔找不到更好的選擇。
被寄予厚望的《749局》在正式上映第二天就被罵上了熱搜,同時豆瓣開畫5.0分,后又掉至4.6分,引得不少觀眾辣評“國產科幻片的關門作,陸川一人貢獻了倆”。
《749局》的票房走勢與口碑變化趨勢遙相呼應,燈塔AI預測的最終票房也從該片上映首日的6.18億下調至3.97億。
同樣被大幅下調的還有《出入平安》。
作為劉江導演繼《人生大事》后的又一現實主義作品,《出入平安》在延續以小人物視角探討生死議題的基礎上,又通過地震這一大災難背景的設置和服刑人員這一特殊群體的聚焦,進一步拔高了對于“人性”的探討深度。
然而,一席“華袍”卻爬滿了“虱子”。
“強制煽情”、“太戲劇化又牽強生硬的故事發展”、“過于凌亂碎片的敘事”、“價值觀陳舊”、“布景缺少實感”……《出入平安》展現了太多讓觀眾消化不良的槽點,所以很快就被市場果斷“拋棄”。
燈塔專業版顯示,上映第3日,《出入平安》的排片占比已跌到5%以下。
故事的另一側,燈塔AI預測對《浴火之路》《熊貓計劃》的最終票房皆連續3日上調,對《危機航線》連續2日上調。
其中,《浴火之路》已鎖定了國慶檔亞軍座位。但是,綜合影片目前的觀眾反饋看,這一成績的取得不僅得益于“爽感”敘事模式和“趙麗穎效應”,也要感謝“同行崩盤”。
同樣需要致以感謝的還有《熊貓計劃》《危機航線》。
與《749局》《出入平安》被逐漸邊緣化同步,這兩部電影的排片占比都在上升,特別是《熊貓計劃》。截至發稿前,其排片占比僅次于《志愿軍:存亡之戰》《浴火之路》,從上映首日的8.7%上漲至14.4%。
當然,這背后也離不開《熊貓計劃》自身的爭氣。
受《急先鋒》《龍馬精神》《傳說》等影響,該片在正式上映前并不被看好,燈塔AI預測在其上映首日給出的票房僅有1.43億。但正式上映后,其卻展現出了超出預期的品質,被不少觀眾評價有《寶貝計劃》的影子。
而且對比《危機航線》,《熊貓計劃》還擁有濃郁的合家歡氣質,與國慶檔的喜慶氛圍更契合。
可以預見,《熊貓計劃》不僅將逆轉擊敗《危機航線》,甚至有望沖擊今年國慶檔的季軍寶座。但需要強調的是,過去的口碑消耗是確實存在,成龍大哥的票房號召力早已今非昔比,同時《熊貓計劃》的驚喜是建立在低預期之上的。所以,它注定承擔不起救市黑馬的重任。
幸福了一下的華誼
影片的市場排位清晰,緊隨其后的另一個大疑問——電影公司們誰吃飽、誰跌倒、誰陪跑,也開始有了答案。
受益于《749局》在國慶檔前端呈現的火爆預售場面,再加上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了近三年來的首次半年度盈利,作為第二大出品方兼聯合發行方的華誼兄弟在國慶檔預售期間,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影視板塊股價飆升的領頭羊,并在十一假期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漲停收盤。
但眼下,綜合《749局》目前的票房和口碑表現看,華誼兄弟只是短暫地幸福了一下。
而其雖也押中了《志愿軍:存亡之戰》,但依舊是聯合出品方,參考公司在去年國慶檔收官時發布的《志愿軍:雄兵出擊》營業收入區間(約4.03萬元至5.23萬元)公告,《志愿軍:存亡之戰》帶來的業績助益也不會太直觀。
該片背后的最大贏家無疑是作為主控出品和發行方的中國電影,同時,作為第五出品方的博納影業也終于可以借助該片稍稍喘口氣。
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的歸母凈利潤虧損雖有所收窄,但仍達到1.39億。隨后,在暑期檔推出《傳說》《紅樓夢之金玉良緣》又雙雙折戟,兩部電影的總票房加到一起也不足1億。
而在《志愿軍:存亡之戰》后,博納影業唯一可以給予厚望的院線存貨,目前只有一部可能登陸明年春節檔的《蛟龍行動》。
于冬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蛟龍行動》是今年博納投資最大的電影。但從多方消息爆料看,明年的春節檔將異常擁擠,《唐人街探案1900》《封神2》《哪吒2》《無名之輩2》《熊出沒·重啟未來》以及徐克執導、肖戰主演的《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都有計劃在這個全年最重要的檔期,搏上一搏。
盡管本質上還是“現實主義+類型化拍攝+極致人物與故事”這一套,但《浴火之路》對拐賣兒童這一社會問題的聚焦,還是成功將聯瑞影業的“老生病死”生意經拓展到了另一維度。
不僅如此,《浴火之路》也將給同樣由趙麗穎主演的《喬妍的心事》帶去一波熱度助力。
該片是檸萌影業向院線市場“拓新”的首部主控作品,屬于女性懸疑題材,故事改編自張悅然的小說《大喬小喬》,采用了電影市場近幾年較為少見的雙女主設定。
整體賣相相對不錯,不過該片將遭遇兩部國外大片的夾擊,即《小丑2:雙重妄想》和漫威超級IP“毒液”系列終章《毒液:最后一舞》。
此外,由韓延執導、彭昱暢主演的懸疑犯罪片《綁架游戲》也已鎖定“后國慶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