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尹靖霏
1年半時間,ST廣物(600603.SH)虛增營收31.59億元,虛增利潤總額6.68億元。10月13日晚間,該公司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
ST廣物通過偽造交付資料等方式提前確認房地產業務收入,虛增收入、成本和利潤,導致ST廣物披露的2022年年度報告、2023年半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其中,2022年度虛增營業收入28.94億元,占當期披露營業收入的57.65%,虛增營業成本20.13億元,虛增利潤總額6.22億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78.52% ;2023年半年度虛增營業收入2.65億元,占當期披露營業收入的19.23%,虛增營業成本1.94億元,虛增利潤總額5559.78萬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15.98%。
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ST廣物合計虛增營收31.59億元,虛增利潤總額6.68億元,虛增營業成本22.07億元。
對于虛增營收,該公司相關人員對界面新聞表示,本次房地產業務提前確認收入事項,僅是確認時點不合適導致此次違規,公司已經進行了會計差錯更正。
9月2日,該公司披露,目前,ST廣物現有存量房源主要以商業地產及車位為主,后續將積極推進地產業務逐步退出工作。截至2023年底,公司地產項目已累計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約2.3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兩任董事長都對該公司的財務造假行為負有相關責任。
楊鐵軍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任ST廣物董事長,組織、安排實施偽造交付資料等造假行為,導致ST廣物 2022 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趙強自2022年8月起任ST廣物董事長,負責ST廣物全盤工作,知悉ST廣物2022年度提前確認房地產業務收入,參與涉案房地產項目付款審批,未充分關注 2023 年半年度相關房地產項目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在ST廣物2022年年度報告和2023年半年度報告上簽字,保證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
時任ST廣物總經理的劉棟,時任ST廣物財務總監的高源、時任ST廣物副總經理的崔瑞麗、時任ST廣物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的康繼東、時任ST廣物副總經理的王玉琴、時任ST廣物監事會主席的王國林、時任ST廣物副總經理的何海均參與其中。
證監會決定對ST廣物給予警告,并處以500萬元罰款;對楊鐵軍等9人給予警告,并處以罰款。ST廣物及多名高管合計被罰1900萬元。其中,鑒于當事人楊鐵軍組織、安排實施偽造交付資料等造假行為情節嚴重,證監會對其采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ST廣物稱,此次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不觸及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情形。當前,公司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正常有序開展。
截至10月14日收盤,該公司股價上漲4.63%,報5.88元/股,市值剛超70億元。
該公司于2016年12月通過借殼大洲興業登陸A股,注冊地在成都市,辦公地在烏魯木齊,主營業務系分為能源物流、房地產及產業協同(主要包括冷鏈物流、保理業務及商管業務)三個板塊。2024年半年度,ST廣物實現營業收入17.98億元,同比增長61.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4億元,同比增長19%。
ST廣物是“廣匯系”的一員,該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即新疆首富孫廣信,整個“廣匯系”旗下公司超千家,主要業務集中在能源、汽車、物流和房地產。高峰時刻,孫廣信控制的上市公司達5家,分別是廣匯能源(600256.SH)、廣匯汽車、ST廣物,廣匯寶信(0129.HK)和合金投資(000633.SZ)。
ST廣物被證監會處罰500萬元,當前“廣匯系”其他公司怎么樣了?
作為國內汽貿龍頭,廣匯汽車因觸及面值退市規則已于今年8月28日正式終止上市。廣匯汽車是汽車經銷商,主營業務為乘用車經銷、售后服務業務以及乘用車衍生業務。2024年上半年營收達545.46億元,歸母凈利虧損6.74億元。巔峰時期廣匯汽車的總市值一度超1300億元。
作為廣匯系的門面擔當,市值達594億元的廣匯能源業績也大幅下滑。該公司主營業務為LNG業務,煤化工業務,煤炭業務。2024年上半年,廣匯能源實現營業收入172.49億元,同比下降50.84%;歸母凈利潤14.55億元,同比大幅下滑64.70%。
在港股上市的廣匯寶信業績也陷入虧損境地。該公司主營業務提供新車銷售、售后維修保養、汽車美容改裝、二手車銷售、汽車保險業務、汽車零部件銷售及其他汽車相關產品銷售業務。2024年上半年公司營收達129.83億元,歸母凈利卻大虧0.63億元。當前股市總市值僅為5億港元。
合金投資成為廣匯系麾下一員也不過才2年時間。2022年7月,合金投資公告控股股東股份轉讓事項獲得深交所確認,公司實際控制權轉移至廣匯能源麾下,孫廣信實際控制的公司花了7.5億元獲得了合金投資20%的股份,成為控股股東。
相較于7.5億元的成本,合金投資每年盈利僅數百萬元。
合金投資主營業務為鎳基合金材料的生產與銷售業務。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34億元,同比增長2.00%;歸母凈利潤581.62萬元。2024年公司營業總收入9460.36萬元,同比下降12.51%,歸母凈利潤317.49萬元。當前市值不過1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