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雅琳
在時代的洪流中,能源作為經濟發展的血脈,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
在能源轉型的浪潮中,濟南市市中區憑借其獨特的優勢和積極的舉措,正迅速崛起為能源互聯網產業的創新高地。
作為省會城市的核心區域,這里匯聚了豐富的能源要素、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完善的產業配套,在能源互聯網產業的發展道路上奮勇前行,探索出一條綠色、低碳、高效的發展之路。
能源要素齊全,筑基產業高地
濟南市市中區,作為濟南市的中心城區,以其獨特的“政產學研金服用”全領域、全要素生態鏈條,為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這里,國家能源局山東監管辦公室、山東省能源局等能源管理機構與國網山東電力、國家管網集團等30多家產業龍頭企業交相輝映,構建起一個集行業管理、設備制造、人才培訓、科技研發、金融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

以國家能源局山東監管辦公室、山東省能源局為代表的能源管理機構,為能源產業的規范和引導提供了政策保障;以國網山東電力、國家管網集團、中石油山東分公司為代表的30多家產業龍頭企業,成為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以山東電科院為代表的省級科研機構,為技術創新提供了科研支撐;以國網技術學院為代表的國家級能源人才培訓基地,培養了大量專業人才;以國網英大系金融公司為代表的電力金融企業,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以山東電力交易中心為代表的省級能源服務平臺和眾多能源銷售企業,完善了產業服務體系。
濟南市市中區能源互聯網產業規模已突破1900億元,同比增長9.7%,這一數據不僅彰顯了市中區能源產業的強勁動力,也預示著其未來發展的無限潛力。
同時,濟南市市中區產業基礎雄厚,能源互聯網產業作為能源產業與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在這里得到了充分體現。濟南市市中區先后榮獲省大數據產業集聚區、省級數字經濟園區、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等省級榮譽。

移動、聯通、鐵塔省市總部集聚濟南市市中區,為能源互聯網技術創新和應用拓展提供了基礎支撐;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未來集團能源領域產研攻關團隊掌握能源大數據平臺、輸變電網絡穩定性等核心關鍵技術,為能源互聯網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平臺支撐;以棟梁科技、安可區塊鏈等企業為代表的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快速集聚,為能源互聯網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和技術支撐。
再者,產業配套完善也是濟南市市中區能源產業的一大優勢。
濟南市市中區是全市現代金融發源地,創業投資、股權投資等新金融業態集聚,駐有1000余家新金融企業,管理基金規模超1800億元,是山東?。希┕蓹嗤顿Y機構集聚區;轄區擁有國家科技領軍人才、海外人才離岸兩大“國字號”人才雙創基地,是全省創新創業集聚地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為能源互聯網產業發展提供了資金、人才全方位支撐。

基于這些優勢,2021年9月,市中區搶抓能源結構調整帶來的產業發展機遇,主動謀劃建設山東能源互聯網產業集聚區,并上升為市級戰略,成立了相應的指揮部和工作推進專班,市、區兩級統籌推進集聚區建設。集聚區先后獲評山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是全省唯一晉升“雙省級戰略”的產業集群。
濟南市市中區憑借其自身優勢,在能源產業的發展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為后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p>
濟南市市中區深刻理解這一時代命題,將科技創新作為推動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山東電力設備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與山東大學、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等企業平臺攜手并進,聚焦電力電子與新興電力傳輸、能源鏈網、特高壓輸變電技術等關鍵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技術攻關和應用研究,形成并落地轉化一批技術成果,打造高校與企業協同創新、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的產業創新生態。
在產業創新能級提升方面,濟南市市中區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在企業創新發展上,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創新競爭。

2024年,山東中實易通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電力工業鍋爐壓力容器檢驗中心有限公司、山東思極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能源類企業榮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全區累計能源相關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22家;山東電力設備有限公司、濟南西斯普換熱設備有限公司2家企業榮獲省級數字經濟“晨星工廠”;國網山東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山東國信電力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備案市級重點實驗室,全區能源相關市級重點實驗室達到6家。
這些榮譽的獲得,不僅是企業自身實力的體現,更是濟南市市中區能源產業創新環境良好的證明。
在創新平臺建設方面,濟南市市中區同樣不遺余力。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推進建設的火石工業互聯網平臺獲批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成為全市第二個跨行業跨領域的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山東省能源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技術重點實驗室”獲批山東省重點實驗室,智能電網產業大腦入選山東省2024年度“產業大腦”建設試點名單。

在產業氛圍營造方面,濟南市市中區以產業活動為牽引,積極開展各類活動。先后舉辦了新能源(光儲充換)產業對接活動、2023新能源電力圓桌會議、2023能源互聯網產業發展大會等多場產業活動,搭建起政府、企業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平臺,招引上下游配套企業和關聯企業落戶市中。
濟南市市中區通過不斷創新,為能源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綠色轉型賦能,駛向能源產業未來
濟南市市中區在能源產業發展上有著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如同揚起的風帆,引領著產業駛向未來。
濟南市市中區以能源互聯網為核心,打造了總部經濟中心、技術研發中心、區域交易中心、裝備智造中心“四個中心”,形成了集科技研發、生產制造、交易結算、金融服務于一體的全生態聚集區。這種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為濟南市市中區能源產業的未來描繪了更加廣闊的圖景。

在總部經濟中心建設方面,以國網山東電力、國家管網集團、中石油山東分公司、殼牌石油等駐區能源區域性總部企業為支撐,持續引育整合能源產業鏈條各類資源,不斷推進能源類重點企業和跨國公司區域總部集聚市中,打造形成與能源相關的科技研發、生產制造、交易結算、金融服務等總部機構匯集的全生態聚集區。
在技術研發中心建設方面,聯合山東大學、山東省電科院等科研機構和山東電力設備技術研究中心等企業研發平臺,聚焦電力電子與新興電力傳輸、能源鏈網、特高壓輸變電技術等關鍵領域開展技術攻關,不斷拓展應用性研究;以共建山東大學能源互聯網產業技術研究院為契機,統籌科技成果轉化和能源產業發展,助力全市產業、能源結構轉型升級。
在區域交易中心建設方面,以山東電力交易中心為依托,進一步健全交易機制、完善交易規則、嚴格監管標準,全面構建專業化、現代化的電力交易市場體系;積極對接國家能源局山東監管辦公室、省能源局,探索建設虛擬電廠管理中心,打造培育全國先進的智慧能源管理平臺;以省電科院“碳電協同平臺”、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用戶端能碳數據平臺”等為支撐,探索建設碳交易服務中心,推動建設碳足跡公共服務平臺,打造碳足跡評價中心。

在裝備智造中心建設方面,以電力和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為引領,以山東電力設備和西門子變壓器等龍頭企業為支撐,聚焦輸變電設備、電力電子、能源裝備檢驗檢測等領域,建設高端裝備智造中心,將市中區打造成為具有國內乃至國際影響力的能源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產業基地。
當然,濟南市市中區在能源產業發展上有著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如同揚起的風帆,引領著產業駛向未來。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濟南市市中區將綠色轉型作為能源產業發展的新方向,能源互聯網與綠色低碳理念的深度融合,引領著濟南市市中區能源產業的深刻變革。
濟南市對于綠色發展的高度重視,為濟南市市中區能源產業的綠色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濟南市市中區依托山東電力交易中心等平臺,積極探索碳交易、碳足跡評價等新型業務模式,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同時,濟南市市中區還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等低碳技術和產品,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以電力設備和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為例,濟南市市中區吸引了西門子變壓器、山東電力設備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入駐,形成了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這些企業不僅致力于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還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為濟南市市中區乃至全市的節能減排和低碳生活貢獻了市中力量。

濟南市市中區在能源產業發展上目標明確,措施得力,正朝著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能源產業集聚區的目標穩步前進,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濟南市市中區能源產業在能源要素齊全、科技創新驅動和綠色轉型賦能的共同作用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這里不僅是能源產業的集聚地,更是創新發展的試驗田和綠色轉型的先行者。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濟南市市中區能源產業必將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為濟南市乃至全省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