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馮賽琪
報送信息造假、大股東使用負債資金增資,10月17日,總部位于山西的三立期貨、公司董事長、公司股東被山西證監局點名處罰。
據山西證監局披露的罰單,經查,三立期貨存在報送信息不真實、不準確、不完整,未按規定履行報告義務,對分支機構管理不到位等三大問題。
上述行為違反了《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規定,山西證監局決定對三立期貨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并要求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改,全面加強合規管理,健全公司治理,完善內部控制,強化分支機構管控,將整改情況書面報送證監局。
并且,山西證監局認為,李旭作為三立期貨董事長兼總經理,對公司上述違規行為負有管理責任,監管部門決定對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官網介紹,三立期貨成立于1993年,是經中國證監會批準、國家工商總局注冊的山西省首家期貨經紀公司,也是我國第一批設立的期貨公司之一,經營范圍包括商品期貨經紀、金融期貨經紀、期貨交易咨詢。其中,期貨交易咨詢業務資格是在2023年6月時拿到監管批復。
實際上,這已經是三立期貨年內的二次被罰。在今年2月初,該公司就因人員管理、內控問題被處以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經查,山西證監局發現,三立期貨存在與股東在人員方面未嚴格分開的問題。
內部控制方面,對分支機構管理不到位。合規部門多次監測到個別分支機構員工通過企業微信向交易者提供點位建議、互聯網直播中對期貨行情走勢進行預測,公司未采取有效措施對該員工行為進行管控。
另外,對互聯網營銷活動管控不到位。存在直播內容審核不到位,個別未取得期貨交易咨詢資格的員工通過直播、微信對期貨行情走勢進行預測或向交易者提供點位建議,個別未取得期貨從業資格的員工向交易者撥打首通電話,推廣首通話術存在誤導性表述等問題。
10月17日,三立期貨的兩大股東山西匯通天下非融資性擔保有限公司(下稱“匯通天下”)、北京金海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金海投資”)也收到了山西證監局開出的罰單。因為對三立期貨增資時使用負債資金,兩名股東違反了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
據悉,金海投資是三立期貨的第一大股東,持股67%,于1999年入股;二股東匯通天下持有26.62%的股份,于2008年入股。
根據罰單,金海投資、匯通天下在2022年對山西三立期貨有限公司增資過程中,存在使用負債資金增資入股的情形。上述行為違反《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證監會令155號)第七條第四項的規定。
按照規定,山西證監局決定對上述兩家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要求其應當認真吸取教訓,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充分了解期貨公司股東條件、權利和義務,切實維護期貨公司其他股東及客戶的合法權益,并提交書面整改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