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國家統計局周四公布數據顯示,10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較上月回升0.3個百分點至50.1%,自今年5月來首次回到榮枯線以上。隨著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以及已出臺的存量政策效應逐步顯現,我國經濟景氣水平明顯回升向好。
界面新聞采集的7家機構預估中值顯示,本月中國制造業PMI為50.2%。PMI指數在50%以上,反映制造業總體擴張;低于50%,反映制造業活動收縮。
分析師指出,穩增長政策大幅加碼是推動10月制造業景氣度走高的主要原因。9月24日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多個主管經濟的部委接連召開發布會,介紹一攬子增量政策,涉及降準降息、穩樓市、穩投資促消費等。
“盡管國慶長假停工給制造業表現帶來一定季節性下行壓力,但在強有力的穩增長政策帶動下,市場信心和經濟運行得到明顯的提振。”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界面新聞說。
根據東方金誠監測的數據,10月以來,鋼鐵、水泥、化工、汽車等主要行業開工率幾乎全線反彈。此外,10月樓市成交環比顯著上行,而在支持“兩新”(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進一步顯效帶動下,汽車、家電等銷售也有明顯起色,這些都在需求端拉動制造業景氣度上行。
分類指數方面,10月份生產指數為52.0%,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反映出制造業企業生產擴張加快。新訂單指數為50.0%,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升至臨界點并錄得6個月來最高水平。
價格方面,受近期部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53.4%和49.9%,比上月上升8.3和5.9個百分點,制造業市場價格總體水平明顯改善。
另外,市場預期改善明顯。10月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4.0%,比上月上升2.0個百分點,為近4個月高點,表明隨著推動經濟回升向好的積極因素累積增多,企業信心有所增強。
分析師認為,隨著穩增長政策持續落地,年內制造業景氣度或繼續在榮枯線以上運行,不排除繼續上行的可能。
經濟學人智庫高級分析師徐天辰表示,繼續看好今年最后兩個月的制造業PMI。從投資側看,年內還有“兩個一千億”(1000億元“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和1000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等更多舉措落地,帶動項目開工。從消費側看,根據經濟學人智庫的測算,以舊換新政策補貼目前只用了三分之一,“彈藥”充足,其帶動作用在年內有望延續。
王青也表示,目前還有一部分一攬子增量政策“在路上”,11月和12月制造業PMI還有上行空間。不過,他同時提醒,經濟能否擺脫下行壓力,關鍵在于房地產市場能否較快實現止跌回穩。另外,11月美國大選結果也可能在短期內對國內市場情緒產生影響。這些因素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接下來的制造業PMI走勢。
非制造業PMI方面,10月,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2%,比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分行業看,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下降0.3個百分點至50.4%,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上升0.2個百分點至50.1%。
國家統計局指出,服務業中,受國慶假期帶動,與居民旅游出行相關的鐵路運輸、航空運輸、生態保護及公共設施管理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升至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郵政、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在60.0%以上高位運行,業務總量保持較快增長;住宿、房地產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仍低于臨界點,但景氣水平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