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實習記者 關哲 記者 潘文捷
界面新聞編輯 | 姜妍
第16屆傅雷翻譯出版獎頒獎典禮昨日揭曉,曹丹紅憑借翻譯弗朗索瓦絲· 拉沃卡的著作《事實與虛構:論邊界》(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獲得社科類獎項,施雪瑩憑借翻譯埃梅·塞澤爾的著作《還鄉筆記》(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九久讀書人文化實業有限公司)獲得文學類獎項,新人獎由翻譯克勞德·德·塞瑟爾著作《法蘭西君主制度》(商務印書館)的譯者董子云獲得。傅雷獎評委會主席余中先稱,本屆傅雷獎的60位參評譯者中,女性譯者共43人,80后90后譯者共41人,譯者隊伍呈現年輕化趨勢。
社科類獲獎作品《事實與虛構:論邊界》概括了關于虛構從古至今的爭議,對文學領域一直關注的問題,即如何區分虛構與事實進行了論述。頒獎詞寫道,“本書翻譯難度較大,但譯文基本準確”,認為曹丹紅忠實原文的風格,翻譯語言流暢,清晰簡練地傳達了內容。

[法]弗朗索瓦絲· 拉沃卡 著 曹丹紅 譯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曾憑借譯作《聲音中的另一種語言》入圍2020年第12屆傅雷獎的曹丹紅在獲獎感言中表示,翻譯有著悠久的歷史,“中華幾千年的文化之所以能永盛不衰,就是因為,通過翻譯外來典籍使舊文化中隨時能注入新鮮血液”,她引用語言學家、文學家季羨林的話來表達翻譯在促進不同民族、不同語言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文學類獲獎譯作《還鄉筆記》的作者埃梅·塞澤爾作為黑人精神運動的代表,是法國文學史上的重要人物。這本著作不僅表達了黑人群體追尋精神自由與尊嚴的期望,還批判了殖民思想與19世紀政治、經濟、知識話語的共謀關系。頒獎詞寫道:“施雪瑩的翻譯填補了一個重大空白:埃梅·塞澤爾至今在中國仍鮮為人知,這部《還鄉筆記》是他的作品首次被翻譯并在中國大陸出版。這無疑將使中國讀者有機會接觸更多樣的法語文學?!?/span>

[法]埃梅·塞澤爾 著施雪瑩 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 / 上海九久讀書人文化實業有限公司 2024
施雪瑩是南京大學法語系副教授、黑人精神運動專家,她在獲獎感言中借用原著作者埃梅·塞澤爾“每一個人都是一棵樹,他/她的腳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但他/她可以伸出的枝干去接觸世界和感受世界”的比喻來表達譯者與作者之間的密切關系,同時也表達了通過翻譯讓文學之樹越來越茂盛的期望。
新人獎獲獎作品《法蘭西君主制度》是16世紀法國極具影響力的政治思想名作,作者塞瑟爾在書中就法蘭西政制和政治實踐中的具體問題進行了闡述。本書最初于1515年以抄本形式用中古法語寫就,其翻譯考證難度很大。頒獎詞中評價獲獎者浙江大學歷史學院特聘副研究員董子云的翻譯清晰流暢、注釋詳盡、學理嚴密,體現了其專業的能力和嚴謹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