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朱詠玲
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
淘寶頭部女鞋品牌sheii蘇茵茵(以下簡稱“蘇茵茵”)將開出首家實體門店。界面新聞從蘇茵茵店鋪客服處獲悉,該店選址在廣州正佳廣場,預計將在12月24日開業。
蘇茵茵最早在2013年開出淘寶店,兩三年時間就跑到淘寶平臺女鞋類目的頭部位置。據公眾號“廣東鞋業廠商會”的一篇文章,蘇茵茵在2014年GMV已進入淘寶女鞋品類前十,2015年闖入前五,2016年由于抓住了微博營銷的機會,拿下了當年淘寶女鞋品類第一,并保持至今。如今其淘寶店鋪已積累了488萬粉絲。
該篇文章還提到,蘇茵茵2022年銷售額已突破8億元。作為對比,百麗時尚旗下的幾個主要的傳統女鞋品牌TATA、STACCATO、TEENMIX、BASTO的年收入大約在15至25億元區間。
蘇茵茵走的是大眾路線,價格帶主要在400元內,產品以復刻大牌設計和與ODM代工廠合作開發為主,上新速度快、款式多,基本保持著每月上新兩次的節奏。舉例來看,蘇茵茵最近一次上新就上架了42款商品,大部分產品覆蓋34-40共7個尺碼,不少產品還提供多種顏色、不同材質的選擇,SKU較為豐富。加上其新品多為預售制,這對供應鏈的要求不小。
據前述文章,蘇茵茵在2017年從批發模式轉為自主研發并與供應商合作,如今已經形成了以小批量、定制化、高頻次及快速響應為特點的供應鏈體系——也就是快時尚品牌普遍采用的小單快反模式。據《南方日報》此前報道,蘇茵茵品牌創始人曾表示,傳統鞋企一款新品從圖紙到推出市場大約要兩到三個月時間,而蘇茵茵一般只需要幾天時間,效率是傳統鞋企的十倍。
天眼查APP顯示,蘇茵茵母公司為廣東蘇茵茵品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廣東佛山的里水鎮。這里在1970、1980年代就引入鞋企,發展至今已聚集起了較為完善的制鞋產業鏈。

但要往線下規模化地發展,并真正構建起品牌,僅有柔性快反的供應鏈還不夠,如蘇茵茵這樣的線上品牌還需要補足多方面的能力。
時尚產業獨立分析師、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偉雄告訴界面新聞,在線下開女鞋店不一定比女裝店的成本更高,但對于走平價路線的線上品牌來說,其毛利空間本就有限,在線下如果還延續此前的定價,能否支撐起實體店的鋪租、裝修、人工等經營成本,都要打一個問號。
另外,原創性不足也會成為品牌長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風險隱患。實際上,行業中已有不少這樣的前車之鑒,例如百麗國際、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都曾分別被Louis Vuitton和OTB集團起訴,指控其鞋類產品涉嫌抄襲。而且考慮到蘇茵茵是線上品牌,若有被侵權方想要起訴,取證也更容易。 “產品、價格都要重新梳理和調整,否則很難支撐線下店鋪的生存。”程偉雄說。
除此之外,在線下開店需要有一定量的產品支持陳列。相應的款式又要足量庫存進行支撐。這對于商家的設計實力、庫存管理能力都要求頗高。
何況眼下傳統時尚女鞋的市場空間也在萎縮。消費者不難直觀地感受到,如今線下商場里女鞋品牌的鋪位不多,且少見新面孔,有些青黃不接。各女鞋企業財報中有更準確的數據,對比2019年末和2024年6月底,KISSCAT母公司天創時尚的店鋪數量從1731家減少到1112家,紅蜻蜓店鋪數量從4166家減少到2948家。另外還有老牌鞋企星期六轉而發展直播電商,達芙妮則做起了貼牌授權。
程偉雄認為,近些年傳統女鞋或者說整個皮鞋行業受戶外、運動風潮的沖擊較大。雖然市場對皮鞋的消費需求仍在,但大環境如此,如果品牌要往這個方向發展,只能做“窄”。“做窄意味著要么‘做精’,聚焦特定的細分場景;要么‘做高’,提升品質感,追求溢價能力。”
換言之,眼下看來,小而美會是女鞋新品牌更可能達到的理想狀態,而非像老牌女鞋早年那樣大規模擴張甚至做到上市。但程偉雄也表示,如果品牌能穿越當下這個周期,未來說不定也有再擴張做大的機會。
一定程度上,這也能夠解釋為何線上的女鞋品牌近些年同樣面臨電商運營成本升高、價格競爭激烈等問題,但謀求線下發展的卻遠不如女裝品牌多。目前除蘇茵茵外,例如Studiolee葡萄媽、王小毒等頭部淘品牌都暫未傳出開線下店的消息。當然,這也與此類品牌普遍的毛利低、原創性不足等問題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