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晨光
12月25日,川財證券收到了一張監管罰單,主要涉及到高層人事比例等四個問題。
四川證券局指出,經查,川財證券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公司內部董事人數占董事人數1/5以上,但獨立董事人數少于董事人數的1/4;股東中國華電集團產融控股有限公司推選的監事超過監事會成員的1/3。二是公司董事、監事的選舉未采用累積投票制度。三是公司未建立董事、監事績效考核與薪酬管理制度。
圖片來源:川財證券官網
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第四條第二款,《證券公司治理準則》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二款、第三十條、第六十二條的規定。根據《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四川證監局決定對川財證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
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第四條指出,證券公司應當加強對股權事務的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制度。
《證券公司治理準則》第十六條指出,證券公司任一股東推選的董事占董事會成員1/2以上時,其推選的監事不得超過監事會成員的1/3,但證券公司為一人公司的除外。第十七條第二款指出,證券公司股東單獨或者與關聯方合并持有公司50%以上股權的,董事、監事的選舉應當采用累積投票制度,但證券公司為一人公司的除外。
第三十條指出,根據規定,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證券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獨立董事人數不得少于董事人數的1/4。第一,董事長、經營管理的主要負責人由同一人擔任;第二,內部董事人數占董事人數1/5以上;第三,中國證監會認定的其他情形。
官網顯示,川財證券成立于1988年7月,前身為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由四川省財政出資興辦的四川省川財證券公司,是全國首家由財政國債中介機構整體轉制而成的專業證券公司。股權結構上,中國華電集團產融控股有限公司為川財證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1.81%。
12月17日,中國華電集團產融控股有限公司就公告稱,旗下子公司川財證券收到四川證監局下發的監管函。公告指出,川財證券在收到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后立刻加緊內部整改工作,將根據《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公司董事及監事設置、董事及監事的選舉制度,設立對董事及監事的績效考核與薪酬管理制度,按照監管機構要求及時報送整改情況說明。
2023年財報顯示,截至期末,川財證券總資產36.12億元,較年初增加1.95億元,增幅5.71%。截至報告期末,總負債21.73億元,較年初增加1.70億元,增幅8.51%。
業績方面,2023年,川財證券實現營業收入3.53億元,同比增加33.85%;凈利潤2451.50萬元,同比增加141.25%。2023年底,公司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和凈利潤行業排名110名、111名和111名,較2022年底分別上升8名、下降4名和持平。
界面新聞記者留意到,從2019年以來,川財證券被四川證監局處罰了7次,最近一次是去年12月18日的監管罰單,四川證監局認為,川財證券存在公司債券承銷業務個別項目盡職調查不充分,內部控制、風險控制有效性不足等問題。對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