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2024,對很多人很多行業來說,其實都有藍瘦香菇的壓力。不過隨著9月份以來,政策層面的加量刺激,股市的回穩向上,讓2025的市場多了一份期待。
從投資的角度來說,這種期待就是機會。畢竟在這個震蕩反復的市場里,景氣反轉一直都是最好的投資機會之一。
當一個行業或公司,挺過最困難的一個時期,業績將從低谷開始回升,市場前景逐漸轉好的過程,往往也是投資機會到來的過程。
在景氣反轉初期潛伏,吃到肉甚至大肉往往都是大概率的事情。
2025值得關注的景氣反轉板塊,很多人平時很熟悉,但又可能不太留意,那就是水產品。
一、水產品:供需雙重利好 價格反轉值得期待
有研究顯示,國內魚價周期通常是4年左右一波。周期上行的時間通常有差不多一年半的時間,下行時間通常是2到3年。2021年的時候,水產品處于高盈利行情,水產養殖也大量投苗、產能過剩,到2022年開始進入下行通道,到2024年3月,魚價跌到了14.9元一公斤的低點。
一直到現在,從國內淡水養殖魚類品種產量占比最高的草魚價格表現來看,國內水產品價格還是處在下行周期的底部階段,并沒有出現明顯的反轉向上,到11月時候的價格都還是和前期低點差不多太多。
魚價長時間磨底,養殖端2023年和2024年的投苗量可能是連續兩年減少。飼料工業協會數據顯示的2024年前三季度水產飼料產量,同比的下降2.8%。結合起來看,當前水產品存塘量應該還是處于低位,價格地位存量低位, 到了2025年如果需求逐步修復,就有望帶動水產品價格反轉向上,迎來行業的上行周期。
二、粵海飼料:產業優勢明顯 市場業績回暖
要把握水產品景氣反轉,粵海飼料(股票代碼:001313)是值得重點重點再重點觀察的。重要的話說三遍,也因為有三個重要理由。
第一,水產行業周期性反轉,粵海飼料將率先受益。
粵海飼料是一家主要從事水產飼料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產品以特種水產為主,占銷售的70%以上,產品覆蓋水產動物生長全過程,水產飼料品種齊全,其中蝦料、海水魚料是優勢產品。
隨著中國水產養殖業步入新一輪景氣周期,行業已經出現了邊際改善的情況,預示著周期拐點已經到來。作為行業先鋒的粵海飼料也已經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尤其是在2024年的11月及12月,公司銷量有明顯的提升,11月銷量達到近10%增長,12月份銷售數據也比較好。隨著政策持續加碼和市場環境回暖,公司預計在2025年迎來顯著的市場優勢和業績提升。
第二,粵海飼料產業鏈優勢明顯,產品市場空間大。
粵海飼料目前主要在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浙江、江蘇、安徽、湖南、湖北等國內主要水產養殖區域,以及越南等海外地區共投資設立30余家子公司。產業鏈也很完善,上游有種苗、動保、水產飼料、下游養殖端水產品收購、水產品貿易和加工。
像目前公司的主打產品——蝦。國內蝦的需求量在150-200萬噸,但國內養殖只有50-60萬噸,需求量很大,市場空間是很明顯的。
另外目前很受歡迎的東星斑。粵海飼料在海南擁有專門的東星斑養殖基地,由于目前國內東星斑的料主要是從日本進口,養殖成本都在60-70元一斤,到了餐飲終端往往可以賣到400-500元一斤,這一塊的產品前景也是很看好。
第三,產能擴展+海外布局+搶占微信小店流量紅利,持續強化市場競爭力。
為了抓住這一輪的行業復蘇機會,粵海飼料積極實施了一系列戰略并購,包括收購宜興市天石飼料有限公司和境外的I&V Bio Asia Co.,Ltd.。這些并購不僅將會增強公司在特種水產飼料領域的競爭力,還能夠帶來甜菜堿等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能力,進一步優化公司的產品線。此外,通過整合兩家企業的市場資源和技術力量,粵海飼料可以更深入地綁定客戶群體,擴大國際市場份額。
除了在國內市場的深耕細作,粵海飼料也正積極“出海”搶抓機遇。公司已經在越南啟動了一項重要的海外投資項目——越南粵海工廠。該項目一期工程已在2024年4月動工,預計年產10萬噸水產飼料,其中包括3萬噸蝦料和7萬噸膨化魚料。項目不僅可以利用越南豐富的海洋資源和低廉的人工成本,也為公司未來在全球范圍內的業務擴展奠定了基礎。
順應數字化營銷趨勢,粵海飼料正在快速布局微信小店等新興電商平臺。借鑒以往淘寶和抖音的經驗,公司也希望借此抓住早期入駐者所享有的低成本流量紅利,促進產品銷量的爆發式增長。
綜合來看,在水產行業周期性反轉的大背景下,粵海飼料卓越的成長性和明確的戰略方向,是最具潛力的投資標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