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進入1月中旬,各個省份密集進入兩會時間。在吸引人才方面,多地提出一系列新舉措。
湖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1月16日在武昌洪山禮堂開幕。湖北省代省長李殿勛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湖北要更大力度匯聚高層次創新人才,實施戰略科技人才引領、卓越工程師集聚、荊楚工匠培育、青年拔尖人才成長“四大專項”。
報告特別提到,未來5年,湖北要引進培育50名戰略科學家、500個高水平創新團隊、10000名優秀青年科技人才,以人才的風云際會助推湖北發展的風生水起。
北京市市長殷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時提到,筑牢首都人才優勢,實施青年科技領軍人才培養支持專項,升級國際博士后引進計劃,推動各類政策和項目向青年傾斜。諸多措施為青年扎根北京干實事、謀發展提供滿滿信心。
報告還提到,推動建設卓越工程師培養聯合體,加快打造產教融合基地,鼓勵高校與龍頭企業聯合培養急需緊缺人才;健全人才落戶機制,全方位做好住房、子女教育、醫療等服務保障,讓海內外英才在京安心順心。
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完善高校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加快布局急需學科專業,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完善重點產業人才住企培養、職業教育產教聯合體等育人新機制,建設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
報告同時提出,全面深化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建強戰略人才力量體系,加快建設各類吸引集聚人才平臺,深入實施白玉蘭人才、東方英才等重大人才計劃,進一步打響“海聚英才”賽會品牌,大力匯聚全球戰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
吸引人才離不開環境建設,上海提出,要持續打造高品質人才生態,健全保障科研人員專心科研制度,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優化學術環境,實施全球杰出人才優享服務,推進人才全周期服務“一件事”改革,加快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