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楊舒鴻吉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2025年1月16日上午,上海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舉行“擴內需、穩外需,推動新舊動能平穩轉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題會議。委員們積極為上海的擴內需、穩外需以及新舊動能轉換等關鍵議題建言獻策。
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置于九大重點任務之首。上海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上也提出2025年要強化需求側、供給端統籌聯動,發揮好上海產業鏈完善、市場規模大、消費場景豐富和經濟增長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等優勢,堅持“政策+活動”雙輪驅動,激發消費潛能。
從數據端來看,“十四五”期間整體宏觀經濟恢復態勢不及預期,整體社零增量減少約13%。而2024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增長6.7%,表明消費意愿在穩步提升。截至11月,上海社零總額同比增長3.5%。盡管經濟增速放緩,但多元化、品質化的消費需求日益增強。中國消費趨勢調研顯示,64%的消費者更加注重精神層面的消費,例如文旅市場涌現出許多新熱點。
田穎杰委員以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作出建議。他提到政策層面提振消費的重要性,強調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作用。他建議從滿足消費者需求出發,創新消費場景,優化城市商業布局規劃,打造多元消費場景,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促進消費轉化。
消費券方面,李琛浩委員建議:創新消費券發放方式,通過數字貨幣以及“隨申辦”模式網上發行,降低消費使用門檻,利用大數據收集了解消費意向;推動銀發經濟,加強養老服務,擴大長護險試點覆蓋力度;加強市場供應鏈建設,拉動國內工業服務平臺以及制造業、物流板塊共同搭建體系,共享生態建設。
姚珩委員在發言中強調對社區營商環境或社區商業氛圍的拉動很重要。他建議有關老年助餐服務應嚴格將社會服務的范圍限制在特定人群中,政府有關部門制定更多政策扶持社區商業中心,制造更多消費場景,活躍上海消費市場。
孫菁旌委員提出整合資源、促進消費,將虹橋花谷打造成國際花卉綜合交易集散中心。
在轉換新舊動能、聚焦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委員們討論也很熱烈。
姬兆亮委員指出,上海在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轉型升級中面臨諸多挑戰,如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升級緩慢,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尚未成熟,資源要素成本高,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不緊密等。他建議結合“十五五”規劃,明確重大產業發展目標,抓住新技術契機,開發高端產品,打造產業集群,發展數字新經濟和綠色低碳領域,鼓勵外資企業再投資,并發揮政府性產業基金的作用。
上海區塊鏈技術協會會長王奕關注區塊鏈應用與上?!拔鍌€中心”建設的脫節問題。他指出,區塊鏈應用過于單一,思維局限,生態脆弱。他建議出臺推進舉措,構建可持續發展模式,營造多元化行業生態,促進區塊鏈技術和應用落地,探索推進RWA,突破聯盟鏈單一模式。
2025年,C919市場開局良好,累計訂單1061架。C929確定全球首發用戶。
上海市政協委員、商飛時代(上海)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錢仲焱透露,未來三年是大飛機產業化發展的關鍵階段,中國商飛將在滬進行大量研發投入和固定資產投資。他建議上海市加強對大飛機產業集群的規劃保障,豐富產業鏈企業類型和體量,定向設立耐心資本支持產業鏈企業發展。
低空經濟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領域。據測算,到2026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有望增長至萬億級別。作為全國最早布局低空經濟的地區之一,上海已集聚了全國70%民用航空體系專業人才、50%eVTOL創新企業。同時,上海的科教資源充沛、應用場景多元,為低空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陳凱委員強調低空經濟的重要性。他建議上海成立低空經濟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出臺促進條例,設立產業基金,加強創新要素體系建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天空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