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陶知閑
恩捷股份(002812.SZ)迎來上市首虧。
這家2016年上市的公司預計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5.15億元至6.65億元,上年同期則是盈利25.27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4.9億元至6.3億元,上年同期盈利24.6億元。由于公司去年前三季度盈利4.43億元,由此估算第四季度單季度虧損9.58億元至11.08億元,這也是恩捷股份上市以來首次季度虧損。
昔日新能源明星股恩捷股份怎么了?
行業龍頭
恩捷股份主營業務為膜類產品(鋰電池隔離膜、BOPP 膜)、包裝印刷品(煙標和無菌包裝)和包裝制品(特種紙、全息防偽電化鋁及其他產品)。公司生產的濕法鋰離子電池隔膜主要運用于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制造、3C類產品及儲能領域;BOPP膜主要應用于印刷、食品、化妝品等行業;無菌包裝主要用于牛奶盒、飲料盒等;特種紙產品中鐳射轉移防偽紙主要用于煙標、化妝品盒、牙膏盒、藥品盒等,直鍍紙主要用作煙標內襯紙、巧克力等食品包裝紙,涂布紙主要用于食品、醫藥、化妝品和食品行業。
恩捷股份主要客戶都是各領域頭部企業。其中,濕法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的主要客戶包括松下、LGES、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億緯鋰能、比亞迪、孚能、力神等國內主流鋰電池企業;煙膜產品的主要客戶包括云南中煙、四川中煙、安徽中煙、湖北中煙、貴州中煙、黑龍江煙草、江西中煙、福建中煙、紅塔遼寧煙草、海南紅塔卷煙等集團下屬多家國內知名的卷煙廠;無菌包裝產品的主要客戶包括伊利、蒙牛、新希望乳業、光明乳業、達利食品集團、東鵬等乳品和飲料企業。
恩捷股份在隔膜領域可以說是無敵。據日本矢野研究、鑫欏資訊、真鋰研究等機構數據綜合測算,2023年恩捷股份在中國濕法隔膜市場占有率達51%。根據 EVTank《中國鋰離子電池隔膜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 年)》的統計,截至2023年末,恩捷股份市場份額已連續六年處于市場首位。
產能過剩
對于化工行業來說,高利潤必然帶來行業加速擴產,由此也避不開產能過剩的“冰山”。新能源汽車行業高速增長帶動了上游鋰離子電池隔膜行業的快速發展,鋰離子電池隔膜行業較高的毛利率水平吸引了許多國內企業進入,大量資金投入導致產能迅速增加,當前國內鋰離子電池隔膜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價格向下是必然趨勢,這已經影響了恩捷股份的盈利能力。
對此,恩捷股份也承認,“2024年上半年鋰電池隔離膜行業整體供需格局略顯寬松,疊加下游降本壓力和市場競爭加劇導致鋰電池隔離膜產品價格下行。”
恩捷股份的擔憂不無道理,多家“外行”已進入隔膜領域。2021年底化工領域的恒力石化(600346.SH)跨界進入隔膜領域,2023年6月旗下產4.4億平方米超強鋰電池隔膜項目首條生產線全線貫通;主營三聚氯氰和色母的美聯新材(300586.SZ)此前曾透露,2023年公司計劃陸續新增4億平方米產能,預計期末總產能為7億平方米。
也正因此,隔膜行業進入產能過剩周期。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鋰電池隔膜出貨量突破210億平方米,中國占比突破83%,為176.9億平方米。但2024年初,SMM稱中國鋰電隔膜年產能282億平方米,產能利用率在50%左右。從2023年8月起,隨著新增產能釋放需求走弱,開工率一路下行至2024年2月的42%。
以恩捷股份為代表的龍頭還在持續加碼。2024年恩捷股份國內兩個主要生產基地湖北恩捷和江蘇恩捷各8條產線投產,歐洲匈牙利一期項目4條產線也安裝調試完成,客戶正在驗證。到2024年年底,公司濕法隔膜產能約110億平方米。2025年主要投建國內玉溪恩捷部分產線、以及美國項目、馬來西亞項目和匈牙利二期項目,國內新增產能還將逐步釋放。星源材質(300568.SZ)也表示,2024年公司整體產能逐步提升,預計2027年總規劃隔膜產能將達160億平方米/年。
產能過剩的最直接后果,就是開始新一輪淘汰賽。ICC鑫欏資訊數據顯示,2024上半年中國隔膜產量雖達92.4億平米,同比增長20%,但恩捷股份等頭部企業的擴產產能集中釋放,加之下游需求不及預期,市場供需錯配,導致隔膜價格自2023年以來持續下滑。高工鋰電董事長張小飛更是預計,2025年一季度將是行業價格低點。
恩捷股份也直言,本次虧損由于所處的鋰電池隔離膜行業市場競爭加劇,疊加下游降本壓力,鋰電池隔離膜產品價格及毛利下降。同時,公司擬對存貨等資產計提減值損失,對業績造成較大影響。
本次巨虧前,恩捷股份已經受到行業下滑影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74.65億元,同比下滑18%;歸屬凈利潤4.43億元,同比下滑79%。第三季度單季度公司凈利潤僅為1.52億元,同比下滑80%,連續八個季度下滑。營收方面,第三季度為27億元,同比下滑24%,近七個季度中有六個季度同比下滑,且24%的下滑幅度創出本輪下滑之最。
毛利率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恩捷股份毛利率為20.96%,創出十年來新低,相較2023年的40.34%下滑超二十個百分點。
違規套現
2016年9月14日上市的恩捷股份,李曉明家族直接持股20.58%、合益投資持股27.58%、合力投資持股3.73%,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約51.90%。其后,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進行了減持股份的操作,疊加恩捷股份定向增發、可轉債轉股等事項,截至2021年3月31日,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權益變動比例達到5.01%。按照相關規定,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需要及時履行報告、公告義務,并停止買賣上市公司股票的行為,但他們并未執行相關規定,而選擇了繼續減持。
2021年3月31日至2023年6月20日,伴隨著恩捷股份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的繼續減持股份,再疊加合力投資不再構成實控人的一致行動人等因素,公司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權益變動比例達到6.13%,但他們依然沒有執行相關規定。
為此,2024年7月,中國證監會云南監管局連發兩份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圍繞違規減持的行為,分別對云南恩捷股份、恩捷股份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采取責令改正并出具警示函的措施。
恩捷股份的違規減持,除了不看好公司未來之外,也和其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資金鏈緊張、高比例質押有關。截至2024年12月24日,公司實際控制人李曉明已質押6.41%股份,占其持股比例的48.5,而李曉華則質押4.14%股權,占其持股比例的58%,合益投資也質押8.31%股權,占其持股比例的68%,Jerry Yang Li更是質押其所有股份(1.52%)。
恩捷股份的重要股東們似乎早就預測到了公司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