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步伐加快,銀發群體逐漸成為旅游市場的重要參與者。
據央視新聞報道,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等9單位周二發布《關于增開銀發旅游列車促進服務消費發展的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的總目標是:到2027年,構建覆蓋全國、線路多樣、主題豐富、服務全面的銀發旅游列車產品體系,銀發旅游列車服務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形成一批主題旅游列車品牌,銀發旅游列車開行數量、旅客運輸量較2024年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具體來看,政策提出了多項措施來增加銀發旅游列車服務供給。在完善旅游列車運行保障機制方面,政策提出要制定旅游列車開發及管理辦法,明確旅游列車產品譜系、投資模式、運營組織等制度規范。
在鼓勵多元化資本參與投資方面,政策明確支持民營企業在內的各類經營主體參與開發和運營銀發旅游列車、旅游鐵路專線,實行市場化自主定價。同時也鼓勵國際品牌旅游列車運營企業、旅游企業參與銀發旅游列車開發。
在加強旅游列車開發投融資支持方面,政策將銀發旅游列車適老化、綠色化、舒適化改造納入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范圍。引導金融機構強化對旅游列車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的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出臺旅游列車專項支持政策。
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提到,提升老年人文旅服務品質。發展銀發經濟,推廣康養、慢游、家庭游、懷舊游、錯峰游等旅游產品。
地方層面,界面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推動銀發經濟發展的文件也在陸續出臺。例如,據“浙江發布”1月20日消息,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實施意見》。意見特別提到,豐富老年旅游產品體系,開發青春懷舊游、養生保健游等主題產品。積極發展鄉村旅居養老。
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界面新聞表示,當前,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老年人逐步成為消費的主力軍之一。在此背景下,把握銀發群體消費行為的種種特點,并有的放矢地加以布局顯得極為必要,不僅是相關產業端的機遇,更是促消費的關鍵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