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處、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錢明輝、楊建梁
當前,全球人工智能技術競爭已進入價值觀博弈的新階段。主流AI模型的訓練數據中,中文語料占比不足5%,英語語料占據主導地位,這種結構性失衡導致技術輸出存在系統性文化偏見。當AI系統默認個人主義優先于集體主義,或在哲學命題分析中將“自由”概念單向度闡釋為西方啟蒙傳統產物時,其算法已實質成為特定文明價值取向的傳播載體。在此背景下,高對齊數據集(High-Alignment Dataset, HAD)作為新型數據基礎設施的緊迫性不言而喻。通過高對齊數據集,用人類文明的價值取向引導AI系統的行為,從而避免AI生成違背人類倫理價值的內容或產生不當行為。
高對齊數據集是指通過系統性數據工程方法,能夠實現人工智能系統的價值導向與目標文明體系保持深度協同的多模態數據集合。構建高對齊數據集的核心環節包含三個層面:構建價值導向傳遞的數據載體、建立文明安全發展的防護機制、形成數字主權治理的技術標準。這標志著人工智能發展從“技術中立”向“價值可控”的戰略轉向。
相關閱讀:高響應數據集:人工智能新時代的關鍵要素
一、高對齊數據集的三重屬性
高對齊數據集的根本屬性在于文明發展的主導權歸屬性。技術實現上,通過區塊鏈存證與智能合約技術,將人類社會對文明發展主導權的要求轉化為可執行的算法規則。在數據采集階段,系統自動過濾違背人類社會價值取向的內容;在模型訓練環節,合規性審查模塊能夠持續監測數據分布;應用階段則可以通過數字水印等技術追溯生成內容的源頭,實現對AI系統不當使用行為的警示以及對AI幻覺所引發誤讀、誤解與誤判的鑒別。這種“法律-技術”雙重保障機制,實質上構建起數字時代的人類文明主導權。
高對齊數據集的戰略屬性是完成賽博世界的人類文明防御體系構建。這一屬性的技術路線融合了一系列數據萃取與對抗訓練方法:輸入階段部署文明發展風險評估模型,識別潛在風險內容;訓練過程注入價值取向挑戰樣本,提升系統抗干擾能力;輸出階段設置多模態審查網關,阻斷違規內容傳播。這種主動防御機制突破了傳統審核的被動模式,已逐漸展現出對AI技術影響下文化失真現象的有效抑制能力。
高對齊數據集的功能屬性是現通過語義規則引擎實現價值取向的算法具象。不同于傳統AI依賴隱性數據分布傳遞價值傾向,高對齊數據集采用顯性參數調節機制。例如在自然語言模型中,通過調整注意力機制權重,使符合人類社會價值取向的相關語料獲得更高決策優先級。這種方法基于改進的價值敏感設計理論,將社會價值體系分解為可量化的特征維度,形成動態校準的算法框架。
二、高對齊數據集的技術要點
構建高對齊數據集需要突破多維技術瓶頸,核心挑戰在于文明特征的數字化解析。具體而言,構建高對齊數據集的技術要點至少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開發高對齊數據集的首要任務是構建原子級文明知識圖譜。這一技術的應用往往需要跨學科方法的集成創新:符號解析層將文明平等、文明互鑒、文明對話、文明包容等思想轉化為機器可理解語義單元;語境重構層建立全人類共同價值圖譜;價值映射層開發專用向量空間模型,將“全球文明多樣性”等抽象理念編碼為算法參數。此類研究可借鑒數字人文領域成果,但需突破現有技術框架的局限性。
其次,高對齊數據集的構建離不開跨模態價值對齊技術的綜合應用。為了實現在文本、圖像、音視頻等多維數據中保持價值取向傳導的一致性,當前主要技術路線包括:開發跨模態聯合表征空間,確保關鍵概念在不同介質中的內涵統一;在生成模型中植入價值導向約束,例如當AI生成全球經濟治理方案時,系統自動強化“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抑制“文明沖突”“文明隔閡”等敘事傾向。這些技術創新需平衡文明多樣特性與技術通用性要求,避免陷入價值輸出的機械化陷阱。
最后,保持高對齊數據集的持續可用性還需要設計相應的動態治理系統。為此,需要技術創新與制度建設的有效協同?;诼摪顚W習的分布式架構支持多方協同治理,政府機構與技術團隊可通過安全計算參與規則制定。配套制度方面,需建立數據憲法機制來明確價值紅線,開發算法審計系統確保決策可追溯。這類體系設計除了需要參考各國AI治理經驗外,更需要體現本土文明安全需求,形成具有特色的動態治理框架。
三、高對齊數據集的戰略實施
高對齊數據集的戰略價值首先體現為文明安全能力的升級。相較于傳統的關鍵詞過濾機制,高對齊數據集通過算法層面的價值植入實現主動防御,這種轉變類似于網絡安全領域從邊界防護到內生安全的演進。在人類價值觀守護、文明多樣性傳播等場景,該技術可有效維護文明傳承的完整性,抑制異質價值傾向的滲透擴散。
在國際治理層面,高對齊數據集為重構數字規則體系提供技術支撐。當前全球AI標準制定存在顯著權力失衡,主流框架難以反映文明多樣性需求。通過將“數據主權平等”“文明特異性保護”等原則轉化為可操作技術標準,有助于打破全球文明發展中西方中心主義的規則壟斷,推動建立人工智能新時代多元共治的數字文明新秩序。
進一步從人類文明發展歷程的尺度來考量,高對齊數據集所蘊含的更深層意義在于文明演進路徑的拓展。高對齊數據集不僅服務于文明保護,更為社會主流價值取向的算法實現提供技術載體。通過構建價值傳導模型,在AI參與社會治理決策時自動強化“共建共治共享”原則;生成公共服務方案時優先體現“公平正義”價值取向;確保智能系統輸出的教育內容始終貫穿“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這種價值對齊機制,也催生著具有中國特色的AI發展范式。
總之,高對齊數據集的構建本質上是數字時代的文明自覺工程。它要求突破技術工具主義思維,在算法架構中實現文明基因的傳承創新。這項工程的推進,既需要攻克跨模態對齊、動態治理等技術難關,更需保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戰略定力與耐心。當人工智能日益深度介入文明演進進程,掌握價值觀對齊能力的文明體,將在智能時代的新秩序構建中占據關鍵地位。歷史將證明,對文明主權的數字守護,就是對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根本捍衛。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基于數智融合的信息分析方法創新與應用”;國家檔案局科技項目“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檔案數據化關鍵方法及其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