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核心人員離職、出海受挫,“ADC一哥”榮昌生物陷多事之秋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核心人員離職、出海受挫,“ADC一哥”榮昌生物陷多事之秋

開年三連擊,榮昌生物步入十字路口。

文 | 子彈財經 孟祥娜

編輯 | 胡芳潔

進入2025年,榮昌生物便踏入了“多事之秋”,被一連串的負面消息所籠罩。

2月伊始,榮昌生物執行董事兼核心技術人員何如意突然宣布辭職,在生物醫藥行業激起千層浪。

何如意在行業內聲名赫赫,其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深厚的技術積累,一直是榮昌生物發展的重要助力。他的離職,不僅讓公司技術研發布局面臨調整,也引發了外界諸多猜測和不安。

緊接著,輝瑞發布2024年財報中的其中一項內容,再次將榮昌生物推至風口浪尖。財報顯示,輝瑞對從榮昌生物引進的維迪西妥單抗計提了高達2億美元的減值。這一舉措,反映出維迪西妥單抗在全球上市時間或銷售預期上的不確定性,也讓榮昌生物的財務狀況受到質疑。

而到了2月16日,榮昌生物關聯公司邁百瑞IPO進程終止。邁百瑞與榮昌生物在業務、股權等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給“榮昌系”的資本擴張之路按下了暫停鍵。

一系列事件,讓本就處于復雜市場局勢中的榮昌生物,站在了命運變局的十字路口。

01 核心技術人員何如意辭職,為“降本增效”?

作為“ADC(抗體偶聯藥物,用于治療腫瘤疾病)藥物第一股”,榮昌生物的一舉一動都備受業內關注。

2月7日,榮昌生物發布公告稱,何如意因個人職業發展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第二屆董事會執行董事、戰略委員會委員及首席戰略官的職務,并不再擔任公司核心技術人員。

據界面新聞報道,何如意已加入揚子江藥業,出任首席醫學官(CMO)一職。

從履歷背景來看,何如意在中國和美國的醫學及制藥領域積累了超30年經驗,兼具中國、美國藥監部門的工作經歷,是藥物臨床審評審批方面的專家。

1999年7月至2016年7月,何如意任職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下屬的美國藥審中心,其間先后擔任醫學主管、醫療團隊負責人以及代理部門副主任等重要職務。

2015年起,國內開啟藥審改革,人員編制增至190人,設立首席科學家崗位。2016年,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啟動大規模人才招聘工作,引進數位美國FDA高級審評員作為首席科學家。

2016年7月,何如意回國,投身國內藥品監管事業,直至2018年10月,擔任CDE首席科學家,在推動國內藥品審評體系與國際接軌、提升審評質量與效率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2020年1月,何如意加入榮昌生物,擔任公司首席醫學官兼臨床研究主管,主要負責臨床需求、醫學支持、臨床藥理、注冊合規、藥物安全、臨床研究及統計管理工作,成為榮昌生物的關鍵一員。

財報中,榮昌生物曾表示,公司建立了一支由首席醫學官何如意領導的海內外臨床及注冊申報專家團隊,針對不同產品分別制定了科學、高效的全球臨床及注冊戰略,從而快速推進管線的全球注冊及商業化進程,保證公司國際化戰略的貫徹實施。

2021年,榮昌生物共有2款藥物(注射用維迪西妥單抗、泰它西普)成功上市,并且納入國家醫保目錄,成為公司核心品種。

同年2月,公司的FIC(同類首創)產品泰它西普在國內獲批,用于治療中重度系統性紅斑狼瘡。

同年6月和12月,國內首款自主研發上市的ADC注射用維迪西妥單抗,先后在國內獲批胃癌、尿路上皮癌適應證,成為首款獲批的國產ADC。

誠然,何如意也收入頗豐,薪酬僅次于榮昌生物首席執行官房健民。Wind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2023年,何如意的薪酬分別為946.32萬元、2603.96萬元、772萬元。2023年末,何如意持有公司160萬股,期末持股市值9929.6萬元。

作為榮昌生物的關鍵人物,何如意突然離職并非無跡可尋。有觀點認為,何如意的離職對榮昌生物來說,可能是“降本增效”的體現。

2024年6月末,公司的研發人員數量1216人,較2023年末的1308人減少了92人。

2024年8月,榮昌生物陷入裁員傳聞,何如意的職務就變更為首席戰略官,不再擔任公司首席醫學官(CMO)和高級管理人員。

另有觀點認為,何如意作為公司的關鍵人物,在創新藥出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其離職后會使公司的創新藥出海面臨新的挑戰。

不過,公司在公告中表示,何如意的離職不會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研發實力、核心競爭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實際上,對于榮昌生物而言,何如意的離職并不是特例。2023年以來,已有核心技術人員、總裁傅道田因任期屆滿離任。首席財務官兼聯席公司秘書李嘉因個人工作變動原因離任。這其中,傅道田自2019年9月起擔任公司總裁,主要負責公司的新藥臨床前研發、工藝開發、質量管理與藥品生產運營管理等工作。

02 被輝瑞計提2億元無形資產減值

榮昌生物遇到的問題還不止如此。

2月4日,輝瑞發布的2024年財報中提到,輝瑞計提了29億美元的無形資產減值,其中包括從榮昌生物引進的維迪西妥單抗計提2億美元減值。

作為中國首個原創ADC藥物,維迪西妥單抗是榮昌生物的“明星產品”,其成功“出海”更是被視為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的一大里程碑。

作為中國創新藥的代表品種,維迪西妥單抗是首個獲得美國FDA、中國藥監局突破性療法雙重認定的ADC藥物,其用于治療胃癌、尿路上皮癌的新藥上市申請經優先審評審批程序,并作為具有突出臨床價值的臨床急需藥品分別于 2021年6月、2021年12月在中國獲附條件批準上市。

維迪西妥單抗的“出海”之路也在2021年開啟。當年8月,公司與美國西雅圖基因公司(Seagen)達成一項全球獨家許可協議,以開發與商業化維迪西妥單抗。

根據協議約定,榮昌生物授權Seagen獲得維迪西妥單抗在全球(亞太區除外)的開發和商業化權益,由Seagen承擔在這些區域內進行的關于臨床試驗、開發與注冊等相關活動的所有成本。

Seagen需向榮昌生物支付2億美元首付款(榮昌生物已于2021年10月收到該筆款項)及最高可達24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同時榮昌生物將獲得對外授權區域凈銷售額從高個位數到15%以上的梯度銷售提成,這一交易額一度刷新中國制藥企業單品種海外授權的最高紀錄。

不過,2023年3月,輝瑞以每股229美元、總計4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Seagen。因此,榮昌生物的維迪西妥單抗現歸屬輝瑞。

但到了2024年,維迪西妥單抗卻成為輝瑞資產減值對象之一,減值數額2億美元恰好與該藥物“出海”的首付款相當。

對此,榮昌生物回應稱,這一減值是與交易時間相比,由于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維迪西妥單抗的一些適應證不推進了,所以預期價值相較交易時間有所下降。這是輝瑞根據市場競爭環境做出的判斷。

榮昌生物2024年半年報中提及,全球市場,維迪西妥單抗聯合PD-1一線治療尿路上皮癌正處于III期臨床研究階段,單藥治療尿路上皮癌適應癥處于II期臨床研究階段。

(圖 / 榮昌生物2024年半年報)

那么,從全球市場來看,若輝瑞因減值對維迪西妥單抗后續投入和推廣力度降低,使得其在海外市場銷售額增長受限,按照預期獲批新適應癥是否會受影響?又是否會影響榮昌生物的里程碑付款?

對此,子彈財經向榮昌生物發送了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尚未回復。

03 榮昌生物還缺錢嗎?

除了人員變動和核心產品預期調整所帶來的風險外,眼下,榮昌生物的資金壓力也不容小覷。

2020年、2022年,榮昌生物曾先后登陸港股、科創板,實現了“A+H”兩地上市。

榮昌生物的營收主要來自核心產品泰它西普和維迪西妥單抗。2021年兩款產品上市,2021年至2023年,榮昌生物累計營收32.8億元。2024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58%至17.15億元,展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

但高額的研發投入、銷售費用,讓榮昌生物尚未實現盈利。

從商業模式上看,榮昌生物一邊通過組建銷售團隊、市場推廣等方式迅速讓兩款藥品商業化變現,來實現業績增長。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已組建800人自身免疫和近600人腫瘤商業化團隊。2023、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銷售費用分別為7.75億元、6.23億元,同比增長76%、15%。

另一邊,榮昌生物通過研發投入增加公司的研發管線,確保公司在未來能夠持續推出新產品。僅2023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就高達13.06億元,超過了當年10.83億元的營收。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研發費用11.53億元,同比增長34%。

但公司自上市以來,除2021年因維迪西妥單抗海外授權實現盈利外,其余年份均為虧損狀態。2024年,公司預計凈虧損14.7億元,同比減虧3%。近三年,公司累計虧損近40億元。

持續的虧損致使榮昌生物資金鏈承壓,公司面臨著資金周轉難題。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的貨幣資金僅有6.65億元,再加上2.6億元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兩者合計也不過9.25億元。而公司的短期借款就達10.27億元。

面對高昂的研發投入和持續攀升的銷售費用,這筆資金能支撐多久呢?

2024年3月,公司發布25.5億元的定增預案,將用于新藥研發項目。4個月后,定增金額下調至19.5億元。

但目前該定增計劃還未完成,尚待上海證券交易所審核通過并經中國證監會作出同意注冊決定后實施。

在定增預案尚未完成的情況下,榮昌生物的實控人王威東、房健民、林健等10人控股的另一家公司邁百瑞的創業板上市之路已終止。

2月16日,深交所發布公告稱,邁百瑞日前提交撤回上市申請。這距離邁百瑞首次上會已經過去一年半的時間。

邁百瑞是一家從事生物藥CDMO(合同研發和生產組織)的企業,為榮昌生物等生物藥企提供CDMO服務。

邁百瑞曾是榮昌生物的子公司,之后,榮昌生物退出持股,但兩家公司業務合作、管理層關聯緊密。榮昌生物是邁百瑞的重要客戶,尤其在ADC(抗體偶聯藥物)領域,榮昌生物為邁百瑞提供了持續訂單。

2019年、2021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榮昌生物都是邁百瑞的第一大客戶。不僅如此,榮昌生物首席執行官兼首席科學官房健民同時在邁百瑞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可以預見的是,若邁百瑞成功上市,更利于與榮昌生物一起為開拓市場發揮協同效應。但如今邁百瑞IPO之路折戟,給雙方的未來發展增加了不確定性。

核心高管離職、維迪西妥單抗被輝瑞計提2億美元減值、關聯公司邁百瑞上市夢碎,榮昌生物進入了“多事之秋”。接下來,榮昌生物的定增預案能否順利通過審核,公司何時能扭虧為盈,子彈財經將長期關注。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榮昌生物

872
  • 榮昌生物最高可獲超41億美元授權許可款項,漲超200%股價再獲推力?
  • 榮昌生物超40億美元BD落地,香港醫藥ETF(513700)回踩20日均線,備受市場關注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子弹财经
界面财经号
IP属地:山东
「子弹财经」致力深度挖掘热点事件、人物、创业故事等,我们期待与您一同持续关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变革。

下載界面新聞

核心人員離職、出海受挫,“ADC一哥”榮昌生物陷多事之秋

開年三連擊,榮昌生物步入十字路口。

文 | 子彈財經 孟祥娜

編輯 | 胡芳潔

進入2025年,榮昌生物便踏入了“多事之秋”,被一連串的負面消息所籠罩。

2月伊始,榮昌生物執行董事兼核心技術人員何如意突然宣布辭職,在生物醫藥行業激起千層浪。

何如意在行業內聲名赫赫,其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深厚的技術積累,一直是榮昌生物發展的重要助力。他的離職,不僅讓公司技術研發布局面臨調整,也引發了外界諸多猜測和不安。

緊接著,輝瑞發布2024年財報中的其中一項內容,再次將榮昌生物推至風口浪尖。財報顯示,輝瑞對從榮昌生物引進的維迪西妥單抗計提了高達2億美元的減值。這一舉措,反映出維迪西妥單抗在全球上市時間或銷售預期上的不確定性,也讓榮昌生物的財務狀況受到質疑。

而到了2月16日,榮昌生物關聯公司邁百瑞IPO進程終止。邁百瑞與榮昌生物在業務、股權等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給“榮昌系”的資本擴張之路按下了暫停鍵。

一系列事件,讓本就處于復雜市場局勢中的榮昌生物,站在了命運變局的十字路口。

01 核心技術人員何如意辭職,為“降本增效”?

作為“ADC(抗體偶聯藥物,用于治療腫瘤疾病)藥物第一股”,榮昌生物的一舉一動都備受業內關注。

2月7日,榮昌生物發布公告稱,何如意因個人職業發展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第二屆董事會執行董事、戰略委員會委員及首席戰略官的職務,并不再擔任公司核心技術人員。

據界面新聞報道,何如意已加入揚子江藥業,出任首席醫學官(CMO)一職。

從履歷背景來看,何如意在中國和美國的醫學及制藥領域積累了超30年經驗,兼具中國、美國藥監部門的工作經歷,是藥物臨床審評審批方面的專家。

1999年7月至2016年7月,何如意任職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下屬的美國藥審中心,其間先后擔任醫學主管、醫療團隊負責人以及代理部門副主任等重要職務。

2015年起,國內開啟藥審改革,人員編制增至190人,設立首席科學家崗位。2016年,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啟動大規模人才招聘工作,引進數位美國FDA高級審評員作為首席科學家。

2016年7月,何如意回國,投身國內藥品監管事業,直至2018年10月,擔任CDE首席科學家,在推動國內藥品審評體系與國際接軌、提升審評質量與效率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2020年1月,何如意加入榮昌生物,擔任公司首席醫學官兼臨床研究主管,主要負責臨床需求、醫學支持、臨床藥理、注冊合規、藥物安全、臨床研究及統計管理工作,成為榮昌生物的關鍵一員。

財報中,榮昌生物曾表示,公司建立了一支由首席醫學官何如意領導的海內外臨床及注冊申報專家團隊,針對不同產品分別制定了科學、高效的全球臨床及注冊戰略,從而快速推進管線的全球注冊及商業化進程,保證公司國際化戰略的貫徹實施。

2021年,榮昌生物共有2款藥物(注射用維迪西妥單抗、泰它西普)成功上市,并且納入國家醫保目錄,成為公司核心品種。

同年2月,公司的FIC(同類首創)產品泰它西普在國內獲批,用于治療中重度系統性紅斑狼瘡。

同年6月和12月,國內首款自主研發上市的ADC注射用維迪西妥單抗,先后在國內獲批胃癌、尿路上皮癌適應證,成為首款獲批的國產ADC。

誠然,何如意也收入頗豐,薪酬僅次于榮昌生物首席執行官房健民。Wind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2023年,何如意的薪酬分別為946.32萬元、2603.96萬元、772萬元。2023年末,何如意持有公司160萬股,期末持股市值9929.6萬元。

作為榮昌生物的關鍵人物,何如意突然離職并非無跡可尋。有觀點認為,何如意的離職對榮昌生物來說,可能是“降本增效”的體現。

2024年6月末,公司的研發人員數量1216人,較2023年末的1308人減少了92人。

2024年8月,榮昌生物陷入裁員傳聞,何如意的職務就變更為首席戰略官,不再擔任公司首席醫學官(CMO)和高級管理人員。

另有觀點認為,何如意作為公司的關鍵人物,在創新藥出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其離職后會使公司的創新藥出海面臨新的挑戰。

不過,公司在公告中表示,何如意的離職不會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研發實力、核心競爭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實際上,對于榮昌生物而言,何如意的離職并不是特例。2023年以來,已有核心技術人員、總裁傅道田因任期屆滿離任。首席財務官兼聯席公司秘書李嘉因個人工作變動原因離任。這其中,傅道田自2019年9月起擔任公司總裁,主要負責公司的新藥臨床前研發、工藝開發、質量管理與藥品生產運營管理等工作。

02 被輝瑞計提2億元無形資產減值

榮昌生物遇到的問題還不止如此。

2月4日,輝瑞發布的2024年財報中提到,輝瑞計提了29億美元的無形資產減值,其中包括從榮昌生物引進的維迪西妥單抗計提2億美元減值。

作為中國首個原創ADC藥物,維迪西妥單抗是榮昌生物的“明星產品”,其成功“出海”更是被視為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的一大里程碑。

作為中國創新藥的代表品種,維迪西妥單抗是首個獲得美國FDA、中國藥監局突破性療法雙重認定的ADC藥物,其用于治療胃癌、尿路上皮癌的新藥上市申請經優先審評審批程序,并作為具有突出臨床價值的臨床急需藥品分別于 2021年6月、2021年12月在中國獲附條件批準上市。

維迪西妥單抗的“出海”之路也在2021年開啟。當年8月,公司與美國西雅圖基因公司(Seagen)達成一項全球獨家許可協議,以開發與商業化維迪西妥單抗。

根據協議約定,榮昌生物授權Seagen獲得維迪西妥單抗在全球(亞太區除外)的開發和商業化權益,由Seagen承擔在這些區域內進行的關于臨床試驗、開發與注冊等相關活動的所有成本。

Seagen需向榮昌生物支付2億美元首付款(榮昌生物已于2021年10月收到該筆款項)及最高可達24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同時榮昌生物將獲得對外授權區域凈銷售額從高個位數到15%以上的梯度銷售提成,這一交易額一度刷新中國制藥企業單品種海外授權的最高紀錄。

不過,2023年3月,輝瑞以每股229美元、總計4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Seagen。因此,榮昌生物的維迪西妥單抗現歸屬輝瑞。

但到了2024年,維迪西妥單抗卻成為輝瑞資產減值對象之一,減值數額2億美元恰好與該藥物“出海”的首付款相當。

對此,榮昌生物回應稱,這一減值是與交易時間相比,由于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維迪西妥單抗的一些適應證不推進了,所以預期價值相較交易時間有所下降。這是輝瑞根據市場競爭環境做出的判斷。

榮昌生物2024年半年報中提及,全球市場,維迪西妥單抗聯合PD-1一線治療尿路上皮癌正處于III期臨床研究階段,單藥治療尿路上皮癌適應癥處于II期臨床研究階段。

(圖 / 榮昌生物2024年半年報)

那么,從全球市場來看,若輝瑞因減值對維迪西妥單抗后續投入和推廣力度降低,使得其在海外市場銷售額增長受限,按照預期獲批新適應癥是否會受影響?又是否會影響榮昌生物的里程碑付款?

對此,子彈財經向榮昌生物發送了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尚未回復。

03 榮昌生物還缺錢嗎?

除了人員變動和核心產品預期調整所帶來的風險外,眼下,榮昌生物的資金壓力也不容小覷。

2020年、2022年,榮昌生物曾先后登陸港股、科創板,實現了“A+H”兩地上市。

榮昌生物的營收主要來自核心產品泰它西普和維迪西妥單抗。2021年兩款產品上市,2021年至2023年,榮昌生物累計營收32.8億元。2024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58%至17.15億元,展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

但高額的研發投入、銷售費用,讓榮昌生物尚未實現盈利。

從商業模式上看,榮昌生物一邊通過組建銷售團隊、市場推廣等方式迅速讓兩款藥品商業化變現,來實現業績增長。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已組建800人自身免疫和近600人腫瘤商業化團隊。2023、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銷售費用分別為7.75億元、6.23億元,同比增長76%、15%。

另一邊,榮昌生物通過研發投入增加公司的研發管線,確保公司在未來能夠持續推出新產品。僅2023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就高達13.06億元,超過了當年10.83億元的營收。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研發費用11.53億元,同比增長34%。

但公司自上市以來,除2021年因維迪西妥單抗海外授權實現盈利外,其余年份均為虧損狀態。2024年,公司預計凈虧損14.7億元,同比減虧3%。近三年,公司累計虧損近40億元。

持續的虧損致使榮昌生物資金鏈承壓,公司面臨著資金周轉難題。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的貨幣資金僅有6.65億元,再加上2.6億元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兩者合計也不過9.25億元。而公司的短期借款就達10.27億元。

面對高昂的研發投入和持續攀升的銷售費用,這筆資金能支撐多久呢?

2024年3月,公司發布25.5億元的定增預案,將用于新藥研發項目。4個月后,定增金額下調至19.5億元。

但目前該定增計劃還未完成,尚待上海證券交易所審核通過并經中國證監會作出同意注冊決定后實施。

在定增預案尚未完成的情況下,榮昌生物的實控人王威東、房健民、林健等10人控股的另一家公司邁百瑞的創業板上市之路已終止。

2月16日,深交所發布公告稱,邁百瑞日前提交撤回上市申請。這距離邁百瑞首次上會已經過去一年半的時間。

邁百瑞是一家從事生物藥CDMO(合同研發和生產組織)的企業,為榮昌生物等生物藥企提供CDMO服務。

邁百瑞曾是榮昌生物的子公司,之后,榮昌生物退出持股,但兩家公司業務合作、管理層關聯緊密。榮昌生物是邁百瑞的重要客戶,尤其在ADC(抗體偶聯藥物)領域,榮昌生物為邁百瑞提供了持續訂單。

2019年、2021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榮昌生物都是邁百瑞的第一大客戶。不僅如此,榮昌生物首席執行官兼首席科學官房健民同時在邁百瑞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可以預見的是,若邁百瑞成功上市,更利于與榮昌生物一起為開拓市場發揮協同效應。但如今邁百瑞IPO之路折戟,給雙方的未來發展增加了不確定性。

核心高管離職、維迪西妥單抗被輝瑞計提2億美元減值、關聯公司邁百瑞上市夢碎,榮昌生物進入了“多事之秋”。接下來,榮昌生物的定增預案能否順利通過審核,公司何時能扭虧為盈,子彈財經將長期關注。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碑店市| 克东县| 新余市| 泾源县| 克什克腾旗| 鱼台县| 抚松县| 滨海县| 会理县| 岳阳市| 自治县| 象山县| 类乌齐县| 神农架林区| 安龙县| 寻乌县| 台安县| 西贡区| 南靖县| 万全县| 香格里拉县| 宜阳县| 南康市| 临沂市| 淮南市| 阳曲县| 承德市| 镇巴县| 礼泉县| 宜君县| 红安县| 杭锦后旗| 嘉鱼县| 洪湖市| 平南县| 黎川县| 庆元县| 同仁县| 中江县| 铜山县| 甘肃省|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