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產品復合周期性的氨基酸行業中,盡管進入和擴產壁壘不高,但并不意味著企業阿爾法偏弱和投資價值降低。歷經多年發展,市場集中度逐步提升,企業對產品和資金周期的精準判斷成為關鍵,梅花生物正是這一領域的佼佼者。
梅花生物是以氨基酸為主營產品的全鏈條合成生物學公司,構建了以動物營養氨基酸、鮮味劑及醫藥氨基酸、膠體多糖等優勢產品為核心的平臺型業務結構,極大地強化了公司抗風險能力。其賴、蘇氨酸產能位居全球第一,味精位居全球第二。隨著未來賴氨酸、黃原膠等擴產項目的投產,公司的領先地位將進一步鞏固。此外,高分紅政策和多期股權激勵也彰顯了公司的發展信心。
氨基酸市場呈現出規模持續擴大的態勢。在全球肉類市場增長、養殖業規模化發展的背景下,氨基酸市場前景廣闊。據Polaris Market Research預測,到2030年全球氨基酸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94.2億美元,2023 - 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7.5%。中國在賴、蘇氨酸市場的話語權不斷增強,2023年中國飼用氨基酸產量占比達70.4%,國內供給已能完全滿足內需。在此情況下,面對海外旺盛的需求和國際貿易限制,出海成為行業發展新趨勢。同時,中國企業在占據中低端氨基酸市場顯著份額后,正逐步進軍小品種氨基酸的高附加值市場,這為行業帶來了新的業績增長點。
梅花生物積極響應行業趨勢,加速推進出海戰略。2024年11月底,公司宣布以5億元收購“協和發酵”的食品、醫藥氨基酸、HMO業務和資產。在全球經濟寬松、海外需求增加的背景下,這一舉措將助力公司快速占領海外廣闊市場。通過收購,公司的高附加值氨基酸產品矩陣得到擴增,有望為公司帶來全新的業績增長極。隨著出海進程的推進,憑借公司的規模化優勢,梅花生物有望增強中國在全球生物發酵行業的話語權,逐步成為國際型領軍企業。
從經營成本來看,梅花生物具有突出的成本優勢。玉米和煤炭約占公司成本的6成左右,而公司的三大生產基地分別位于內蒙古、新疆及吉林,這些地區均為玉米生產大省且與煤礦毗鄰。這不僅保證了原料供應,還降低了運輸成本。特別是新疆的煤炭成本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為公司貢獻了顯著的成本優勢。此外,公司是國內產業鏈最長、資源綜合利用率最高的現代化生產企業之一,各基地均擁有資源綜合利用一體化生產線,實現了能源的梯級循環利用,進一步節約了生產成本。
在經歷本輪擴產周期后,我們看到了梅花生物氨基酸大品種的現金流和盈利韌性,以及小品種從傳統發酵向精密定向發酵的過渡。公司在資本開支上保持謹慎,出海決策果斷,這并非僅僅是關稅或海外需求的單一原因,更多的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然而,當前市場對于行業的壁壘、企業經營的難點、政府政策以及出海的內在緣由等方面存在較大分歧和預期差。在2025年的當下,市場需要重新認識梅花生物這家行業領先企業的內在價值。作為氨基酸行業的領航者,梅花生物有望在行業發展的浪潮中繼續乘風破浪,為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