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披露的機構調研信息2025年2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泉果基金對上市公司松霖科技進行了調研。
基金市場數據顯示,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2月8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資產規模為160.40億元,管理基金數6個,旗下基金經理共5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現最佳的基金產品為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016709),近一年收益錄得32.04%。
截至2025年3月7日,泉果基金近1年回報前6非貨幣基金業績表現如下所示:
基金代碼基金簡稱近一年收益成立時間基金經理016709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32.042022年10月18日趙詣 016710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31.512022年10月18日趙詣 018329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23.502023年6月2日剛登峰 018330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23.002023年6月2日剛登峰 019624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16.172023年12月5日錢思佳 019625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15.702023年12月5日錢思佳附調研內容:首先董事會秘書吳朝華女士對公司的業務情況做了簡單的介紹: 松霖科技是以“智能硬件產品IDM(創新/設計/智造)共享平臺”戰略為導向的平臺型公司,具有深厚的科技創新底蘊。公司以模式共享、技術共享、制造共享為理念,以智能、健康、綠色賦能產品價值,致力于構建一個集多元化創新技術與卓越產品于一體的平臺,主要業務包括廚衛健康品類、美容健康品類和新興智能健康品類,旨在滿足并超越消費者對健康與高品質生活的追求。 公司始終堅持“創新、設計、智造”的經營理念,并通過不斷投入研發資源,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公司在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 作為平臺型公司,松霖科技擁有卓越的資源整合能力和市場響應速度。公司緊密關注市場動態,精準把握消費者需求變化,從而迅速推出符合市場趨勢、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和解決方案。這種靈活性與高效性,確保了公司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保持領先地位。 展望未來,公司多品類發展規劃,打開公司業績增長空間,公司采取內生增長與外延擴張并重的策略。一方面,公司將依靠內部資源不斷研發創新產品;另一方面,通過收購合適的企業,進一步拓寬產品線,將業務范圍拓展至個人、家用生活消費以及商用專業健康硬件領域。公司將繼續專注于研發、生產和提供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的檢測、預防、治療和康復的IDM硬件產品,以此形成獨具特色的細分品類優勢,構建高質量、穩健發展的多核驅動“引擎”,推動企業邁向新的輝煌篇章。 公司與投資者就關心的問題進行交流,互動交流摘要: Q:美容健康業務板塊的規劃和調整方向是什么? 答:美容健康板塊聚焦與國際頭部客群的深度合作,并提升新品商業化效率和規模;持續拓展細分品類技術(如美容儀、智能沖牙器等)并強化客戶多元化布局;通過共享研發資源、優化項目轉化流程降低研發消耗。未來也將更注重有價值客戶的開發及品類聚焦,平衡長期發展與短期效益。 Q:在美容健康領域,公司是如何運用AI技術的? 答:公司通過AI輔助診斷技術為用戶提供健康管理方案,在美容健康領域運用AI技術,針對口腔、皮膚、頭皮檢測等場景,同時在智能馬桶等廚衛設備及睡眠監測產品中也有運用相關的AI檢測技術,并取得良好市場反饋。 Q:近幾年來,制造價值和技術創新在客戶認可度方面是否有所體現? 答:公司在制造價值和技術創新方面持續獲得客戶高度認可。通過IDM模式強化研發設計和智能制造能力,全球50+國家和地區客戶協同推動產品迭代。目前公司擁有800多名技術人員及1,337項專利,智能廚衛、美容健康及新興智能健身品類成果顯著,智能腿部按摩墊獲德國IF設計獎。共享制造平臺實現規模效應,獲國家綠色工廠等認證,技術創新驅動毛利率提升并維持穩定增長。 Q:公司如何實現穩定的現金流和良好的盈利能力? 答:公司一直以來都重視現金流,專注于產品端,公司通過IDM模式提供高附加值產品,強化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維護老客戶并開拓新客戶,同時拓展海外市場彌補內銷缺口,并通過良好的經營策略和高效的管理,實現了穩定的利潤率和現金流。 Q:關于未來幾年的利潤增速目標和研發投入,公司如何規劃? 答:公司未來幾年的利潤增速目標將圍繞實現員工股權激勵計劃目標展開,具體為:2024年至2026年分別實現4.7億、5.7億和6.8億的凈利潤水平(剔除在有效期內各期激勵計劃及員工持股計劃(若有)產生的股份支付費用對考核年度凈利潤的影響),年均復合增長率約20%。 研發投入方面,2024年研發支出2.25億元,同比增長10.60%,未來,公司將繼續圍繞IDM硬件平臺戰略展開,持續加大投入,提升技術研發和生產能力,布局新興智能健康品類,以滿足市場的不斷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的提升。 Q:在考慮越南工廠產能的布局時,主要考量因素有哪些?越南工廠目前的產能規劃是怎樣的? 答:越南工廠建設規劃是分三期,其中一期項目的資產總投資預計2.5億人民幣,預設產值4至5億元,預計2025年第二季度投產。二期和三期的建設將根據一期產能利用率及市場需求逐步推進。 Q:對于國內現有產能如何處理,是否會面臨過剩問題? 答:國內產能布局分為制造層和裝配層,產能可靈活調配。制造層以外部供應商合作和自產兩部分構成,公司可以通過調整外發比例靈活調整制造層產能;而裝配層投資小且可適應部分轉移需求,所以越南產能增加不會讓國內產能出現大量閑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