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內外機構對中國股市的觀點出現了新的變化。
近日,千億級知名私募景林資產在一場內部溝通會上透露了他們的最新調倉動作:非中國公司的資產已被全部剔除。
這一動作的背后,景林資產管理合伙人、基金經理高云程分享觀點稱,在當前這一時間節點上,旗幟鮮明地看好中國未來幾年的發展前景。
在他看來,伴隨全球地緣政治以及產業格局的變化,中國公司的競爭實力正經歷著從被顯著低估,到逐漸被重新認知,再到有望吸引全球資金重新投入的轉變過程。
“從股票投資角度看,中國資產曾經歷一段估值被持續壓低的艱難時期。在此期間,企業在經營層面以及政策環境層面均承受著巨大壓力,致使估值不斷被壓低,同時還伴隨著流動性缺失的問題,香港的國際投資者也呈現出持續流出的態勢。”高云程判斷,當下判定,中國資產尤其是核心資產估值被壓低的時代已經結束,一個嶄新的發展周期或許正在拉開帷幕。
在此背景下,他將近期投資心得擬定為“找到并持有中國的‘MCGF 10’”。所謂“MCGF”,實際是他創造的詞匯,全稱為“Make China Greater Future”。
他進一步解釋,這些企業估值曾在過去幾年被壓縮至極低水平,但如今成功走出自身經營周期的低谷,尋找到新增長點,并極有可能成為下一輪中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產業發展中的基座型公司。
從行業板塊來看,高云程提到,在這過程中,可能受益的主要是兩類公司,一類是基座型的大型公司,另一類則是諸如“DeepSeek”、“宇樹機器人”這類新興的創業型小公司。
外資機構也頻頻發聲看好中國股市。近期,花旗將美國股市評級從增持下調至中性同時將中國股票評級上調至增持,稱“美國例外論”至少是暫停了。
該機構預計,美國的增長勢頭將低于全球其他地區,不過,當人工智能敘事再次占據主導地位時,美國股市可能會恢復跑贏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