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從“樟腦龍頭”到化妝品代工,青松股份收購諾斯貝爾后有何新故事?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從“樟腦龍頭”到化妝品代工,青松股份收購諾斯貝爾后有何新故事?

在經營上,公司跨界收購“明星資產”諾斯貝爾之后,業務從化工跨界到化妝品代工。只是,青松股份能否靠化妝品業務打“翻身仗”?

文|子彈財經

2024年,福建青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松股份”)終于擺脫了虧損。

近日,青松股份披露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母凈利潤為4700萬元至61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8.77%至189.26%。

在資本市場,青松股份仍然面臨著市值縮水的問題,有股東2024年五次減持套現。

在經營上,公司跨界收購“明星資產”諾斯貝爾之后,業務從化工跨界到化妝品代工。只是,青松股份能否靠化妝品業務打“翻身仗”?

1、林世達“借殼”失敗,資本運作紛繁復雜

成立以來,青松股份經歷了多次轉型和實控人的變化。

最早,青松股份的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的福建南平青松化工,由柯維龍主導創立。

彼時,青松股份以松節油深加工為核心業務,專注于合成樟腦、冰片等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并逐步發展成為全球合成樟腦行業的龍頭企業,連續多年占據全球市場份額前列。

2010年,在柯維龍的帶領下,青松股份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成為國內松節油深加工領域的首家上市公司。Wind數據顯示,上市首日青松股份的市值達到20.9億元。

圖 / Wind

2017年11月,青松股份宣布,柯維龍及其一致行動人通過協議轉讓及表決權委托的方式將公司控制權轉移給楊建新。

根據公告,楊建新通過旗下公司廣佳匯及個人持股,總計控制29.80%的表決權,成為青松股份新任實際控制人,柯維龍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

圖 / 青松股份公告

楊建新此前曾多次問鼎山西首富,曾因運作百圓褲業轉型為跨境通(現名跨境通,股票代碼002640)并套現48億元而聞名于資本市場。

拿下青松股份的控制權后,楊建新著手推動公司的轉型。

2018年11月,青松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諾斯貝爾90%股份,交易金額為24.3億元。其中,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15.1億元,以現金方式支付9.2億元。

諾斯貝爾主營面膜、護膚品和濕巾的設計、研發和制造,與屈臣氏、資生堂、妮維雅、愛茉莉太平洋、聯合利華等多家國內外企業建立ODM(原始設計制造商)合作關系。產品涵蓋面膜系列、護膚品系列、濕巾系列、無紡布制品及其他系列等四大品類。

不過,諾斯貝爾與青松股份簽署了利潤補償協議。按照規定,諾斯貝爾2018年至2020年合計實現的凈利潤需要不低于7.28億元。

圖 / 青松股份公告

2020年5月,青松股份全資子公司廣東領博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以4.3億元收購了諾斯貝爾剩余的10%股份。

2021年4月,青松股份發布公告,諾斯貝爾三年(2018年至2020年)累計完成承諾業績7.4億元,較承諾的7.28億元超額約1200萬元,踩線完成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楊建新雖然推動公司對諾斯貝爾的并購,希望青松股份向“化工+化妝品”雙主業轉型,但2019年楊建新就快速減持股份,不再是公司實控人。

2019年12月,楊建新家族將持有的山西廣佳匯大部分股權轉讓給欣亞輝。轉讓完成后,楊建新對于青松股份的可支配表決權比例從22.26%下降至12.66%,公司變更為無實控人。

圖 / 青松股份公告

2022年10月,青松股份發布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向董事林世達非公開發行股票7191.01萬股至1.01億股,募集資金總額3.2億元至 4.5億元,用于補充營運資金并償還部分銀行貸款。

據悉,在此次發行前,林世達100%控股的香港諾斯貝爾直接持有青松股份9.17%的股份,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不過,深交所下發了問詢函,針對林世達通過定增取得控制權是否構成“借殼上市”或規避監管等問題進行問詢。

2023年5月,青松股份官宣終止該計劃,并向深交所申請撤回相關申請文件。

目前,青松股份并沒有實際控制人及控股股東,公司的第一大股東仍然是林世達。青松股份在上市后一系列的資本操作,也很有可能影響到投資者對青松股份的信心。

2、連虧3年后終扭虧,股東一年減持五次

值得注意的是,在諾斯貝爾完成2018年至2020年的業績承諾后,青松股份的業績迅速“變臉”。

2021年至2023年,青松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6.93億元、29.17億元和19.69億元,同比下滑4.44%、21.01%、32.49%。

同期,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12億元、-7.42億元和-6834.13萬元,同比增長-297.85%、18.56%和90.79%。

圖 / Wind(單位:億元)

2021年,青松股份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這主要和商譽減值有關。青松股份2019年收購諾斯貝爾形成13.66億元商譽,2021年計提減值9.13億元,2022年再計提4.53億元,兩年累計減值13.66億元,商譽賬面價值清零。

經歷了接連3年的虧損之后,2024年青松股份的業績狀況有所好轉。

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歸母凈利潤為4700萬元至61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8.77%至189.26%。

圖 / 青松股份公告

業績終于等到回暖,但是公司的市值已經大不如前。2019年1月1日,也就是青松股份收購諾斯貝爾后,公司的股價最高點在2020年11月17日,市值達到129億元。截至2025年3月11日,青松股份收盤價為5.85元/股,市值30億元,縮水了近百億元。

圖 / Wind

業績下滑之時,青松股份有股東多次減持。

2024年10月8日,青松股份發布公告顯示,2022年6月27日至2024年9月27日,持股5%以上的股東吉安廣佳通過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公司無限售流通股共2379.35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4.61%。

圖 / 青松股份公告

其中,僅在2024年,吉安廣佳就五次減持青松股份。股東頻頻減持套現,或多或少都會影響投資者對青松股份的信心。

接下來,扭虧為盈的青松股份能否提振股價,還有待觀察。

3、化妝品代工不好做?毛利率低于同行公司

目前,青松股份已經徹底剝離了松節油業務。

2021年和2022年,公司化妝品業務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7.94%和71.63%。到了2023年,化妝品業務已經成為青松股份的主要經營業務,并且徹底放棄了松節油等林產化學品業務。

圖 / 青松股份公告

客觀來說,“化工+化妝品”兩條腿走路能夠在某種程度上規避業務單一帶來的風險,但青松股份還是選擇徹底甩開老本行,主攻化妝品業務。

諾斯貝爾曾以“中國最大面膜代工廠”自居。例如,珀萊雅肌源特護凍干面膜、百雀羚平衡清透次拋精華液、絲芙蘭凈膚柔和卸妝水都是諾斯貝爾代工生產。

圖 / 青松股份公告

然而,主要做化妝品代工的青松股份,盈利能力卻并不強勁。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青松股份的化妝品毛利率分別為10.44%、4.92%、12.05%和15.10%,2022年,毛利率甚至跌至5%以下。

圖 / 青松股份公告

2022年以來,受宏觀經濟及行業環境等影響,化妝品零售市場銷售額由前期高增長轉為負增長。青松股份主營的面膜品類在經歷20多年高增長后迎來消費需求迭代,同時受行業監管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市場產品備案數量明顯下降,新品迭代速度降低,面膜消費需求受到抑制。

不過,2023年以來,青松股份的毛利率有所增長,但是和同行公司相比仍有差距。

例如,芭薇股份主營化妝品ODM/OEM代工,覆蓋護膚、彩妝、洗護等品類,2023年在北交所上市。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芭薇股份的銷售毛利率在30%左右,2023年達到33.19%,高于青松股份的毛利率水平。

圖 / Wind

此外,嘉亨家化主要從事日化產品OEM/ODM及塑料包裝容器的研發設計,客戶包括強生、上海家化、貝泰妮(薇諾娜)、百雀羚等知名品牌,2021年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上述同期,嘉亨家化的銷售毛利率在20%左右,2023年達到24.28%,同樣高于青松股份的毛利率水平。

圖 / Wind

除了盈利能力不足之處,公司還面對著產能利用率不足的問題。

2024年4月,青松股份發布公告表示,公司擬終止148畝土地項目建設,該項目原計劃建設與化妝品主業相關的大型產業園區,投資金額不低于9億元。諾斯貝爾承諾該項目達產后年產值達18億元,年稅收達到9000萬元。

圖 / 青松股份公告

截至2023年12月31日,148畝土地項目已完成土地平整,并已完成1.2萬平方米的基礎樁工程,累計建設投入約1335萬元。

針對該項目終止的原因,青松股份在公告中表示,2021年以來公司化妝品業務訂單增長不及預期,產能利用率較低,短期大規模擴產需求放緩。公司認為在化妝品行業未全面復蘇的背景下,終止項目建設,并與政府部門協商有償收回土地使用權,有利于公司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減輕資金壓力。

青松股份擴產計劃終止,可見化妝品代工生意經營壓力之大。

可以說,這家曾經的“全球樟腦龍頭”,在轉型路上面臨著重重困難。若無法破解代工低毛利困局、重塑市場信心,青松股份或難逃“資本故事”后的漫長修復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青松股份

  • 青松股份(300132.SZ):2025年一季報凈利潤為190.96萬元
  • 青松股份(300132.SZ):2024年年報凈利潤為5468.34萬元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從“樟腦龍頭”到化妝品代工,青松股份收購諾斯貝爾后有何新故事?

在經營上,公司跨界收購“明星資產”諾斯貝爾之后,業務從化工跨界到化妝品代工。只是,青松股份能否靠化妝品業務打“翻身仗”?

文|子彈財經

2024年,福建青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松股份”)終于擺脫了虧損。

近日,青松股份披露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母凈利潤為4700萬元至61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8.77%至189.26%。

在資本市場,青松股份仍然面臨著市值縮水的問題,有股東2024年五次減持套現。

在經營上,公司跨界收購“明星資產”諾斯貝爾之后,業務從化工跨界到化妝品代工。只是,青松股份能否靠化妝品業務打“翻身仗”?

1、林世達“借殼”失敗,資本運作紛繁復雜

成立以來,青松股份經歷了多次轉型和實控人的變化。

最早,青松股份的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的福建南平青松化工,由柯維龍主導創立。

彼時,青松股份以松節油深加工為核心業務,專注于合成樟腦、冰片等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并逐步發展成為全球合成樟腦行業的龍頭企業,連續多年占據全球市場份額前列。

2010年,在柯維龍的帶領下,青松股份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成為國內松節油深加工領域的首家上市公司。Wind數據顯示,上市首日青松股份的市值達到20.9億元。

圖 / Wind

2017年11月,青松股份宣布,柯維龍及其一致行動人通過協議轉讓及表決權委托的方式將公司控制權轉移給楊建新。

根據公告,楊建新通過旗下公司廣佳匯及個人持股,總計控制29.80%的表決權,成為青松股份新任實際控制人,柯維龍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

圖 / 青松股份公告

楊建新此前曾多次問鼎山西首富,曾因運作百圓褲業轉型為跨境通(現名跨境通,股票代碼002640)并套現48億元而聞名于資本市場。

拿下青松股份的控制權后,楊建新著手推動公司的轉型。

2018年11月,青松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諾斯貝爾90%股份,交易金額為24.3億元。其中,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15.1億元,以現金方式支付9.2億元。

諾斯貝爾主營面膜、護膚品和濕巾的設計、研發和制造,與屈臣氏、資生堂、妮維雅、愛茉莉太平洋、聯合利華等多家國內外企業建立ODM(原始設計制造商)合作關系。產品涵蓋面膜系列、護膚品系列、濕巾系列、無紡布制品及其他系列等四大品類。

不過,諾斯貝爾與青松股份簽署了利潤補償協議。按照規定,諾斯貝爾2018年至2020年合計實現的凈利潤需要不低于7.28億元。

圖 / 青松股份公告

2020年5月,青松股份全資子公司廣東領博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以4.3億元收購了諾斯貝爾剩余的10%股份。

2021年4月,青松股份發布公告,諾斯貝爾三年(2018年至2020年)累計完成承諾業績7.4億元,較承諾的7.28億元超額約1200萬元,踩線完成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楊建新雖然推動公司對諾斯貝爾的并購,希望青松股份向“化工+化妝品”雙主業轉型,但2019年楊建新就快速減持股份,不再是公司實控人。

2019年12月,楊建新家族將持有的山西廣佳匯大部分股權轉讓給欣亞輝。轉讓完成后,楊建新對于青松股份的可支配表決權比例從22.26%下降至12.66%,公司變更為無實控人。

圖 / 青松股份公告

2022年10月,青松股份發布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向董事林世達非公開發行股票7191.01萬股至1.01億股,募集資金總額3.2億元至 4.5億元,用于補充營運資金并償還部分銀行貸款。

據悉,在此次發行前,林世達100%控股的香港諾斯貝爾直接持有青松股份9.17%的股份,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不過,深交所下發了問詢函,針對林世達通過定增取得控制權是否構成“借殼上市”或規避監管等問題進行問詢。

2023年5月,青松股份官宣終止該計劃,并向深交所申請撤回相關申請文件。

目前,青松股份并沒有實際控制人及控股股東,公司的第一大股東仍然是林世達。青松股份在上市后一系列的資本操作,也很有可能影響到投資者對青松股份的信心。

2、連虧3年后終扭虧,股東一年減持五次

值得注意的是,在諾斯貝爾完成2018年至2020年的業績承諾后,青松股份的業績迅速“變臉”。

2021年至2023年,青松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6.93億元、29.17億元和19.69億元,同比下滑4.44%、21.01%、32.49%。

同期,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12億元、-7.42億元和-6834.13萬元,同比增長-297.85%、18.56%和90.79%。

圖 / Wind(單位:億元)

2021年,青松股份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這主要和商譽減值有關。青松股份2019年收購諾斯貝爾形成13.66億元商譽,2021年計提減值9.13億元,2022年再計提4.53億元,兩年累計減值13.66億元,商譽賬面價值清零。

經歷了接連3年的虧損之后,2024年青松股份的業績狀況有所好轉。

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歸母凈利潤為4700萬元至61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8.77%至189.26%。

圖 / 青松股份公告

業績終于等到回暖,但是公司的市值已經大不如前。2019年1月1日,也就是青松股份收購諾斯貝爾后,公司的股價最高點在2020年11月17日,市值達到129億元。截至2025年3月11日,青松股份收盤價為5.85元/股,市值30億元,縮水了近百億元。

圖 / Wind

業績下滑之時,青松股份有股東多次減持。

2024年10月8日,青松股份發布公告顯示,2022年6月27日至2024年9月27日,持股5%以上的股東吉安廣佳通過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公司無限售流通股共2379.35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4.61%。

圖 / 青松股份公告

其中,僅在2024年,吉安廣佳就五次減持青松股份。股東頻頻減持套現,或多或少都會影響投資者對青松股份的信心。

接下來,扭虧為盈的青松股份能否提振股價,還有待觀察。

3、化妝品代工不好做?毛利率低于同行公司

目前,青松股份已經徹底剝離了松節油業務。

2021年和2022年,公司化妝品業務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7.94%和71.63%。到了2023年,化妝品業務已經成為青松股份的主要經營業務,并且徹底放棄了松節油等林產化學品業務。

圖 / 青松股份公告

客觀來說,“化工+化妝品”兩條腿走路能夠在某種程度上規避業務單一帶來的風險,但青松股份還是選擇徹底甩開老本行,主攻化妝品業務。

諾斯貝爾曾以“中國最大面膜代工廠”自居。例如,珀萊雅肌源特護凍干面膜、百雀羚平衡清透次拋精華液、絲芙蘭凈膚柔和卸妝水都是諾斯貝爾代工生產。

圖 / 青松股份公告

然而,主要做化妝品代工的青松股份,盈利能力卻并不強勁。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青松股份的化妝品毛利率分別為10.44%、4.92%、12.05%和15.10%,2022年,毛利率甚至跌至5%以下。

圖 / 青松股份公告

2022年以來,受宏觀經濟及行業環境等影響,化妝品零售市場銷售額由前期高增長轉為負增長。青松股份主營的面膜品類在經歷20多年高增長后迎來消費需求迭代,同時受行業監管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市場產品備案數量明顯下降,新品迭代速度降低,面膜消費需求受到抑制。

不過,2023年以來,青松股份的毛利率有所增長,但是和同行公司相比仍有差距。

例如,芭薇股份主營化妝品ODM/OEM代工,覆蓋護膚、彩妝、洗護等品類,2023年在北交所上市。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芭薇股份的銷售毛利率在30%左右,2023年達到33.19%,高于青松股份的毛利率水平。

圖 / Wind

此外,嘉亨家化主要從事日化產品OEM/ODM及塑料包裝容器的研發設計,客戶包括強生、上海家化、貝泰妮(薇諾娜)、百雀羚等知名品牌,2021年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上述同期,嘉亨家化的銷售毛利率在20%左右,2023年達到24.28%,同樣高于青松股份的毛利率水平。

圖 / Wind

除了盈利能力不足之處,公司還面對著產能利用率不足的問題。

2024年4月,青松股份發布公告表示,公司擬終止148畝土地項目建設,該項目原計劃建設與化妝品主業相關的大型產業園區,投資金額不低于9億元。諾斯貝爾承諾該項目達產后年產值達18億元,年稅收達到9000萬元。

圖 / 青松股份公告

截至2023年12月31日,148畝土地項目已完成土地平整,并已完成1.2萬平方米的基礎樁工程,累計建設投入約1335萬元。

針對該項目終止的原因,青松股份在公告中表示,2021年以來公司化妝品業務訂單增長不及預期,產能利用率較低,短期大規模擴產需求放緩。公司認為在化妝品行業未全面復蘇的背景下,終止項目建設,并與政府部門協商有償收回土地使用權,有利于公司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減輕資金壓力。

青松股份擴產計劃終止,可見化妝品代工生意經營壓力之大。

可以說,這家曾經的“全球樟腦龍頭”,在轉型路上面臨著重重困難。若無法破解代工低毛利困局、重塑市場信心,青松股份或難逃“資本故事”后的漫長修復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口市| 土默特左旗| 宕昌县| 泽州县| 吉首市| 乌鲁木齐县| 康定县| 白银市| 元谋县| 左云县| 和龙市| 万宁市| 泸州市| 隆回县| 济阳县| 丰原市| 淳化县| 大新县| 成武县| 锦州市| 天气| 独山县| 澄迈县| 宜兴市| 故城县| 民勤县| 雷州市| 安庆市| 嘉兴市| 翁牛特旗| 明星| 凤庆县| 舞钢市| 福海县| 白玉县| 崇明县| 霍邱县| 苍梧县| 吴江市| 施秉县| 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