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華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3月22日,上海醫藥公告稱,其下屬公司上海信誼聯合醫藥藥材有限公司(文中簡稱“上海信誼”)收到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滬市監反壟處〔2025〕 2024002101 號)。由于涉及藥品壟斷銷售,上海信誼被罰沒1.66億元。
這也是今年醫藥產業第一起涉及藥品壟斷銷售的案件。涉案產品為新斯的明(全稱為“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它是麻醉手術的常用藥之一,也曾是被熱炒的“短缺藥”。
對于事件的影響,上海醫藥在公告中稱,上海信誼業務獨立運營,其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營收占公司整體比重不足1%,因此,本次處罰不會對公司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
同時,由于此次罰沒款金額占比較小,僅占上海醫藥合并報表范圍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的0.06%和4.4%,雖然會對公司當期財務報表造成一定負面影響,但影響程度有限。
對于前述事件,上海醫藥在3月24日向界面新聞回應稱,一切以公告信息為準,并強調事件系自查發現。
在3月22日的公告中,上海醫藥也提出,公司在此事件中具有“主動認錯”的行為。也就是,上海醫藥與上海信誼于2024年初主動向監管部門提交相應報告,積極配合調查,并于第一時間終止相關不當行為,對涉事責任人員采取了解除勞動合同等處理措施,體現了公司對合規經營的責任意識與堅定態度,上海信誼也因此依法獲得了相應的減輕處罰。
截至3月24日,上海醫藥A股報收18.96元/股,跌0.68%,最新總市值 703.11億元。
不過,在上海醫藥強調的“自查發現”之前,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已被上海信誼、河南潤弘(河南潤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匯信(成都匯信醫藥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合作“表演漲價”多年。
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是一款老藥。它由日本鹽野義株式會社研發,最早于1936年10月在日本上市。截至目前,據國家藥監局,該產品的批文多達二十余條。另據摩熵·醫藥,上海信誼是國內較早獲得批文的公司之一,獲批時間是2020年。
曾經,上海信誼、河南潤弘、成都匯信也是國內該產品領域內最主要的銷售企業。而在持續的合謀之后,據米內網數據,2023年,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超過了10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是醫保甲類藥品。這也意味著,上海信誼、河南潤弘、成都匯信三家公司的行為實則也損害了醫保基金的利益。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開的若干份《行政處罰決定書》,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間,上海信誼與具有競爭關系的河南潤弘、成都匯信在銷售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過程中達成并實施了“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分割銷售市場”的壟斷協議,排除、限制了市場競爭,損害了患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通俗理解“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分割銷售市場”便是,上海信誼、河南潤弘、成都匯信三家公司私下協定了產品價格,并瓜分了市場。
以山東市場的漲價過程為例,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成為“貴價藥”幾乎只需要一個電話。同時,上海信誼是該事件中的“帶頭人”。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在2020年1月,上海信誼的銷售部門負責人指示下屬電話聯系河南潤弘銷售經理,告知其擬在山東市場以79.33元/支(規格2ml:1mg)的價格掛網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希望河南潤弘、成都匯信共同漲價。
隨后,河南潤弘與成都匯信均表示同意共同漲價,并約定成都匯信報價35.8元/支(規格1ml:0.5mg),河南潤弘報價36元/支(規格1ml:0.5mg)。
這之中,考慮到上海信誼79.33元/支(規格2ml:1mg)的價格超過河南潤弘、成都匯信擬掛網價格(規格1ml:0.5mg)的兩倍,上海信誼還在2020年1月17日召開了經營班子會議,討論將產品的掛網價下調至71.5元/支(規格2ml:1mg)。
而在2020年以前,上海信誼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全國各省掛網價格為3.56-6.8元/支,河南潤弘全國各省掛網價格為1.78-5.6 元/支,成都匯信全國各省掛網價格為1.68-3.68元/支。也就是,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的漲價程度在十倍之上。
除了進行價格操控,上海信誼、河南潤弘、成都匯信還協議瓜分了全國市場,這也干擾了正常的市場秩序。
三家藥企之中,成都匯信將自家的產品交給上海信誼獨家代理,上海信誼負責將其銷往民營醫院。而上海信誼與河南潤弘則在全國各省共用一家省級代理商,向公立醫院銷售注射液。
另外,在進行了利益綁定之后,上海信誼、河南潤弘、成都匯信三家公司僅在一年內就在國內多個省對產品進行了提價。它直接導致了自2020年4月起,幾塊錢一支的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一下子變成了大幾十一支的藥物。
例如,在2020年5月,上海信誼、河南潤弘分別將海南掛網價格提高至71.5元/支、36元/支。2020年6月,上海信誼將上海醫院議價調整至71.5元/支。2020年7月,上海信誼、河南潤弘分別將陜西掛網價格提高至71.5元/支、36元/支。此后,2020年內,三家公司還在江蘇、福建將產品進行了提價。
而在這一時期,這一產品成為短缺藥的聲音也越演越烈。界面新聞此前報道,也是在2020年底,新斯的明被列入《國家短缺藥品清單》。
而在成為“短缺藥”之后,上海信誼更是加快了產品在全國范圍內的提價速度。2022年,上海信誼將全國31個省份的產品掛網價或者醫院議價都提高到了71.5元/支,河南潤弘、成都匯信也分別完成了提價。
另在2023年9月,據上海市閔行區紀委監委消息,上海醫藥原副總裁、上海上柯醫藥有限公司原董事長潘德青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當時,潘德青已經在接受上海市閔行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據上海醫藥2023年度年報,潘德青在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間擔任上海信誼聯合醫藥藥材公司,也就是上海信誼的董事、董事長、總經理。
截至目前,上海信誼、河南潤弘、成都匯信也都領到了自家罰單。
其中,根據《反壟斷法》,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決定,責令信誼聯合立即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1.15億元;對信誼聯合處2023年銷售額10%的罰款并減輕80%的罰款,減輕后,實際處罰款5033.58萬元,以上罰沒款合計1.66億元。
不過,2024年前三季度,上海醫藥實現營收2096.29億元,同比增長6.14%;實現歸母凈利潤為40.54億元,同比增長6.78%??。從上海醫藥的千億體量來看,超1億元的罰沒對其也確實是“毛毛雨”。
另外,這三家藥企停合計的罰沒款為2.23億元。河南潤弘、成都匯信的罰沒分別約4271萬元、1447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起案件中,對達成壟斷協議負有個人責任的自然人還被處以了50萬元的罰款。他是時任上海信誼招商代理事業部總經理。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前述經理是代表上海信誼出面,與河南潤弘、成都匯信有關人員持續溝通、商議達成壟斷協議、落實壟斷協議的有關內容的直接任人員,因此,對達成壟斷協議負有個人責任。
而這也是2022年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增加規定壟斷協議案件的“個人責任”之后,國內首個適用該條款追究個人責任的案件。
目前,關于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的最新動態是,2024年11月,該產品已經成為第十批集采品種。中標企業包括仙琚制藥、億帆生物制藥等,上海信誼、河南潤弘、成都匯信均沒有出現。另在所有城市的中標價格中,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的單價均為幾毛錢。